轻、薄、透?古人夏季衣服有秘密:采葛制衣,丝绸流行

2017-08-25 10:46:00 来源: 山东商报 作者:

  龙袍

  竹编宽沿纱帽

  九缝皮弁

  线袍

  虽然现在已经立秋,但是气象意义上的夏天还没过去,此时人们的衣着打扮仍是以透气凉快为首要目的,那古人在天热时如何穿衣呢?尤其是看古装剧,古人们基本上都穿着宽袍大袖,里三层外三层的,果真如此吗?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文/记者熊小原图/记者王晓峰

  细葛含风软,丝绸很流行

  古人很早就学会了从葛、麻等植物皮中提取纤维制作衣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葛布。《韩非子·五蠹》里也有记载,尧“冬日麑裘,夏日葛布”。《诗经》写到了制作衣服的材料和过程。《葛覃》里说“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意思就是葛藤在谷中生长茂盛,在水里煮其藤条,就可织成细布和粗布,穿起来很舒服。诗人杜甫也曾描述过一个场景:“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当时的背景是,忍辱负重的勾践曾倾全国之力采葛,织成十万匹精细葛布献给夫差。越国的女工们一边织葛布一边唱:“令我采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号素兮将献之。”只见句子,就已能感受得到葛布的清软凉爽。

  据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中期,我国就开始养蚕、取丝、织绸。《诗经》中有不少描写衣服的诗句,比如,《出其东门》 这一首有“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就是白色丝绢做成的上衣。到了商代,丝绸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水平。由于纱薄而疏,重量轻,造型美观,透气性好,古时应用较广,是各个时期夏服的流行用料。文献中也曾有过“锦衣五重”的记载: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个穿着纱衣的唐朝官员,透过衣服还能看见其胸口黑痣,十分惊叹,没想到官员请他靠近再观察,原来他身上竟穿了五层之多。可见古人夏季服饰的轻、薄、透的特点。

  服饰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遗憾的是,今人对古人服饰的研究大多来自文字及画像等资料记载,因为衣物不易保存,目前在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最早的服饰也仅为明代服饰。

  不同等级的人穿不同的衣服

  据省博专家介绍,历朝历代对服饰都有严格规定,有专门的《舆服志》来规定不同等级的人穿不同的衣服,各等级人的衣服式样、衣服上的花纹以及鞋子等都有所不同。“明代服装以丝织品为主,百姓的衣服以麻制品为主,明代中后期开始有棉布做成的衣服,但主要是在社会中下层中穿着。到了清朝,因为游牧民族满族入关,衣服的材料来源更加广泛,皮毛制品明显增多。”

  记者了解到,在省博馆藏的明代服饰中,冬装和夏装在布料上基本是一样的,差别主要在于织的细密度。“冬装的材质会织得密一些。比如缎,摸上去明显能感觉到厚实,有些衣服还有夹层,里面放棉花;夏装的材质就织得稀疏一些,孔隙大,比如纱、绸、罗,这样透气性好,凉快。另外,人们在冬季衣服层数也会加多,而夏季衣服是单层的。”省博的工作人员介绍。

  明清的纺织业已经很发达,各种织法都已经掌握,所以明清服饰都很精美。“从明代龙袍上就能看到当时织金技法的高超。织金技法是将金子打成金箔,然后将金箔和丝线捻在一起,这样织成的袍服金光灿灿,颜色可以保持很久,到了清代,布料就更加多样了,据记载有一种衣服用孔雀毛和丝搓在一起制成的线来织,非常华美。”省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春秋文化发起人陈凯收藏了一件乾隆时期的夏季龙袍,这件龙袍是陈凯从英国拍卖所得。据陈凯介绍,这件龙袍从花纹等判断应为乾隆时期的,但是否为乾隆皇帝所穿并不确定。记者看到,陈凯收藏的这件龙袍质地为纱制,孔眼大,轻薄,有些透明。龙袍周身为蓝色,圆领、右衽、马蹄袖、左右开襟,衣服上的纹饰均用金线绣成,衣服正面当中绣有一条龙,龙为五爪,龙袍前襟处还有两条龙,侧身,昂首看着上面的龙。在这三条龙周围绣满花纹。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线条,线条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陈凯介绍。

  陈凯表示,这件衣服应为外面的罩袍,“清宫服饰,龙袍里面的服饰也很讲究,里面穿的衣服也绣有龙,面料是丝绸,我在英国见过此类衣服”。

  “乌纱帽”轻便又防晒

  除了衣服,帽子也是个很重要的配饰。在省博的明代鲁王展展厅中就展示了明代早期的官帽。

  鲁王朱檀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子。出生两月后即被封为鲁王,十五岁就藩兖州。朱檀自幼礼贤下士,博学多识,好诗书礼仪,甚得朱元璋喜爱,但因求长生不老服食丹药,十九岁时毒发伤目而亡,朱元璋钦赐谥号“荒”,“荒唐”的“荒”。作为首位鲁王,朱檀的陪葬品相当丰富。其中就有珍贵的九旒冕和九缝皮弁,九旒冕是目前我国现在唯一存世的明初冕冠实物,而九缝皮弁也是现今披露于世的唯一的明初亲王的皮弁实物。据悉,皮弁是我国最古老的朝冠之一,古时用白鹿皮制成,到明代也是用细竹丝制成,外面包裹以乌纱,轻便、透气。

  而现存的九旒冕和九缝皮弁意义非比寻常,它们除了能反映当时社会风俗的缩影,更能体现鲁王的亲王地位。

  据省博工作人员介绍,这件九旒冕用细竹丝编织而成的,外面罩以乌纱,冕冠顶部的薄木板叫做“綖”,这块木板前圆后方,象征着天圆地方,木板外面也包裹着乌纱,不过乌纱现在已经朽掉;木板的前面低于后约一寸,略呈前倾之势,是谦逊的象征。冕板的前后两端垂挂的玉珠,叫做“旒”,旒上挂着九颗珠子,旒的多少是辨别身份的标志,当时规定皇帝12旒12珠,太子与亲王是9旒9珠。这些垂旒寓意着不视非、不视邪。冕板两端各垂着一个青玉圆珠,垂下来正好在人耳朵附近,叫充耳,表示不听谗言。九旒冕中间贯一金簪。

  据省博工作人员介绍,皮弁属于常服冠,使用范围比九旒冕广泛,常用于鲁王在自己封地里出席活动时或者上朝时戴。

  展厅里还展示了鲁王的另外两款帽子——乌纱折上巾和宽沿帽,这两种帽子也都是用细竹丝制成,外面裹以乌纱,其中乌纱折上巾是常服冠,而宽沿帽则是一般生活中所戴。

  从中可见,明代的帽子中很多是由细竹丝所制,外面裹以乌纱,这种帽子透气性好,难怪明代没有专门的夏季官帽,这种乌纱帽戴上后想必一定非常凉快,更兼具了防晒功能。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一条路改变一个村,看“四好农村路”怎样改变村民生活

    1.jpg

    8月23日至24日,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现场会在我省临沂市召开。截至2016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达到23.83万公里,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达到99.995%,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详细]

    08-25 06-08新锐大众
  • 我省首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证在禹城颁出

    1363b66f-a388-43a7-8f66-283aae61e93d_jpg.jpg

    8月24日下午,作为我省唯一的全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县,我省第一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在禹城颁出。得到确权发证的这块土地,是禹城伦镇镇区的一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位于禹莒路以东,工业园路以南,面积40.38亩。[详细]

    08-25 06-08新锐大众
  • 高铁外卖济南销量全国第二

    3.jpg

    京沪高铁济南西站是首批开通“外卖”服务的27个站点之一。如果列车在配餐站晚点超过30分钟,车站的配送中心会根据有关文电、调度命令通过系统撤单并通知订餐人,餐食费会第一时间返回到旅客手中。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真功夫、吉野家、德克士、味千拉面、永和豆浆、...[详细]

    08-25 06-08山东商报
  • 日照港第一个海外码头运维项目正式投运

    4.jpg

    当地时间8月17日9:50,巴基斯坦卡西姆港卸煤码头迎来第一艘煤炭船靠泊。这意味着,由日照港集团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共同运维管理的卡西姆港卸煤码头正式投入使用。[详细]

    08-25 08-08新锐大众
  • 探秘青岛"共享停车":出租车位,有车主俩月赚了近300元

    8月23日,有媒体记者在青岛实地采访得知,有分享车位的青岛车主俩月赚了近300元。而租车位的车主也表示,停一天15元总好过被贴一张百元的罚单,并且还可以节省每天找车位的时间成本。对于共享平台本身而言,负责人表示虽然还未盈利,但是每天都有收益。不过,也有业...[详细]

    08-25 10-08大众网
  • 聊城“一校三馆”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

    聊城晚报记者从24日上午召开的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校三馆”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其中,三馆项目用地约86亩,总建筑面积约8.4万平方米;市委党校项目占地约174亩,总建筑面积约12.9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楼、综合科研楼、学术报告厅、文体中心等。[详细]

    08-25 10-08聊城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