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高发

2017-08-24 15:10:23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疱疹性咽峡炎科普讲座。 本报记者 吕增霞 摄

  本报8月23日讯(记者 吕增霞) 夏秋季节交替,近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高发,能占到儿童医院门诊量的三分之一,多见于3—10岁儿童。医生介绍,如患上这种疾病,建议患儿在家休息,暂时不要上学。

  23日,东营市立儿童医院三病区主任锡霞走进金苹果幼儿园,针对近期多发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进行科普,现场很多孩子及家长都听得非常认真。据锡主任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

  锡主任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一个季节流行性疾病,流行于夏秋季节,尤其是夏秋交替时候,患儿就增加,“现在门诊量一共四五百人左右,患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非常多,能占到全儿童医院门诊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家长不要担心,这个病很少有重型病例。”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属于同源性疾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只是在临床上表现有所不同,发病部位也有所区别。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大多表现为急性发热、喉咙痛,早期伴有流涕症状,与普通感冒表现类似,但医生检查时能发现口腔咽峡部黏膜有米粒大小的疱疹或溃疡,手脚和臀部则没有疱疹。

  锡主任告诉记者,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宝宝在三四天后就会有所好转,一个星期左右就会自愈。她建议,孩子得病后口咽部会长疱疹甚至溃疡,要给孩子准备流质、好吞咽的食物,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但如果孩子持续高烧不退,精神非常差,昏睡,持续呕吐、头痛、无力或者出现呼吸、心跳加快等情况,就要尽快送诊就医,防止高温惊厥和出现并发症。

  “有些家长本身就是病毒携带者,只是因为家长的抵抗力强,没有引起症状。如果这类家长和孩子亲密接触了,就极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孩子。”锡主任告诉记者,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她认为,在病毒流行期间,家长不要等和靠,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孩子之间传播特别快,如果孩子确诊患病了,要让孩子在家隔离休息。等到嘴巴里的疱疹都消失了,再回到幼儿园上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