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7月14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人们坐在树荫下都会出汗。然而,在临清市唐园镇李官寨村,人们却在紧张地忙碌着:村边搅拌机轰鸣,一车车的搅拌好的水泥被机动三轮运到村内胡同内,随着“嗡嗡嗡”振动棒的运作,一条崭新的水呢路面一尺一尺地慢慢向前延伸。
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徐玉生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村整修村内大路10多公里,村内胡同铺设水泥路面10多公里,预计投入130多万,虽说有上级‘户户通’补贴,可如果没有强大的村集体收入,配套资金都配不起,这些事情连想都不敢想。”
徐玉生说的话一点也不夸张。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不少村集体增收渠道萎缩,来源单一,村级组织运转都困难,更别说为村里改善基础设施,为村民谋福利了。村集体经济的薄弱,削弱了党在群众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值得欣慰的是,临清市始终清醒地认识到,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引导鼓励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成功探索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4+3”模式。
唐园镇李官寨村就是临清市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典范,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可谓是用尽了十八般武艺。
徐玉生告诉记者,李官寨村集体收入不菲,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李官寨村从2001年开始种植黄金梨,距今已有十几年历史,随着果园的扩大和知名度的提高,李官寨村委会成立了“临清康园进出口贸易中心”,并申请注册了“康苑”牌绿色食品商标。黄金梨种植户本着自愿的原则,可以把黄金梨以市场价卖给贸易中心,贸易中心再负责销售到全国各地,其中的差价每斤在0.15元左右,比如农户的市场价是每斤2元,公司可以卖到每斤2.15元左右,除去相关费用,每斤大约有0.05元的利润,这个差价利润就归村集体所有,这一项,每年收入3万元左右。
而且这一做法使农户和村集体双受益。村民陈百林告诉记者,以前黄金梨收获季节,还要到集市上销售,占用两三个人,还不见得好卖。现在好了,按市场价格给贸易中心,省心省力,自己可以做点小生意。
徐玉生介绍,另一个增收途径就是当时村内有110亩集体土地,种植小麦、玉米普通作物已经无钱可赚,为了增加收入,村集体决定利用这110亩地进行小麦育种,麦种比普通小麦每斤要贵0.4元钱,收获麦种后可种大豆等经济作物,这一项村集体每年收入20多万元;第三个增收途径是村集体利用当时空闲的120亩沙荒地建起了标准厂房对外出租,每年的租金有24万元,全部归村集体;第四个增收途径是村集体用村集体的资金和当地的一名企业家建起了一家股份制公司——李官寨退火股份公司,每年可得分红5万元左右,也归村集体所有。
多渠道增收,多条路发展,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李官寨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有了钱,村内的道路,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有了极大改善,村民的福利有了很大提高。如今李官寨村村民新农合村集体负担50%——80%,19户贫困户新农合费用全部由村集体负担,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有奖励……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声望也日益提高。
在临清市,李官寨村并不是不可复制的个案。临清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临清市在有资产的村居推广4种模式:集体土地经营增收模式,通过流转、租赁、承包等方式,把集体土地有偿承包给种植大户、致富能人或个体企业。如八岔路镇杨二庄村将76亩集体土地流转给村民,每亩租金810元,三年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
闲置土地挖潜增收模式,充分整合坑塘、窑厂及沟边、坑沿、河岸土地等闲置资源,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种养殖大户、外来投资者等进行有偿转让、承包、租赁。如尚店镇前宅科村将29亩集体空闲地租赁给农户种植苗木,2600米沟边坑沿土地进行分段承包,年可收取承包费5.2万元。
村居开发建设增收模式,在城中村、城郊村、紧邻市场的村等地理区位较好的村居,通过征迁改造进行村集体经营开发,增加村集体收入。最典型要数新华办事处古楼居委会。新华街道古楼居通过拆迁改造,筹资建设4万多平方米的商住楼群对外租赁,吸引了建材、家居、服饰等经销商入驻,2016年居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40万元。
集体资产管理增收模式,抓好机井、水泵、变压器、自来水管道等各项集体财产的管理,开源节流、保值增效,这也是大多数村居采用的形式。在没有资产的村居推广3种模式:村民土地流转增收模式,以村集体名义把农户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每年给农户一定的承包费。村集体再把流转过来的土地租给种植大户或外来投资者,收取一定费用,流转出来的差价收益作为村集体收入。
特色产业带动增收模式,围绕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村集体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村集体企业,开展农产品销售中介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如康庄镇肖庄村依托周边农民种蒜的传统,建起了大蒜市场和大蒜销售合作社,每年的管理费用和利润有3万元左右,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
旅游发展增收模式,在拥有丰富生态文化资源的村居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大辛庄办事处近古居以“古井、官道、名人,生态、循环、记忆”为主题,建设农家乐、农家咖啡屋、名人文化馆等,围村全部种植核桃树、沾化冬枣,提升了村庄魅力,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截至2016年底,该市600个行政村中有集体收入的村共350个,总收入近4600万元,其中,3万元以上的村173个,占村居总数的28.8%,村级经济“造血”功能显著增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8月14日,记者从省食药监局获悉,2017年全省“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各市、各部门按照省食安办的部署安排,深入开展农药使用、畜禽水产品、集体用餐、“三小”食品、农村食品安全等五个方面的专项整治,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取得阶段性成效。[详细]
近日,我省省本级社保电子档案系统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省本级社保电子档案系统的上线运行,实现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的一体化融合,优化了经办流程、提高了经办效率,省本级的档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详细]
“贷款房”关系里,银行握着开发商的“担保金”,开发商握着业主资料,强迫业主约着银行一同前去办理抵押权证明,业主约不到银行,最终不得不放弃自行办证,依旧交给代理公司。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建商品房国家法定办证时间是30个工作日,济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承诺10...[详细]
数据显示,除省内游客外,其他游客多来自黑龙江、江苏、广东、辽宁、浙江等省份,主要客源市为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哈尔滨等城市。除了美景之外,袋装青啤、辣炒蛤蜊、鲅鱼水饺、烤鱿鱼等青岛特色美食也深受游客的喜爱。[详细]
兜兜转转两三年,济南姑娘郭婧婕最终还是回来了。2014年初,她从英国硕士毕业回国,先在老家济南干了一年的HR,后又不甘心、去了上海两年多,直至今年5月,她又回来了。近日最新发布的《2017届毕业生最向往的就业城市TOP50》显示,北上广之外,杭州、深圳、成都成为...[详细]
昨天,腊山北路西半幅快车道沥青已铺设完成,对市民开放通行。作为槐荫区今年计划打通4条丁字路、瓶颈路之一的腊山北路南段,全长约1.2公里,改造完成后,安澜北路至经十路段拓宽为双向六车道,将进一步提高区域交通通行能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