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月德州已发生溺水事故30余起 预防知识一定要看

2017-07-15 10:09:32 来源: 德州广播电视台 作者:

  进入夏季以来,很多群众选择到河塘边玩耍或游泳,然而在这种清凉的消暑方式背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据德州市120急救中心统计,自5月1日至7月初,全市已发生溺水事故34起。尤为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暑期的到来,因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和自救知识缺乏,儿童溺水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避免儿童溺水事故发生,民警建议家长一定要对孩子们多开展预防溺水和暑期游泳安全的教育,加强监管,引导孩子们到正规游泳馆或安全水域游泳消暑。

  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8.情况严重的,应在救人前就拨打110报警或者120急救电话,请医生来现场救护。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