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图为:扩建工程外景。 (记者 寻文波 摄)
枣庄新闻网讯 据枣庄日报报道 昨日19时16分,十里泉电厂9号机组一次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华电集团首个高效超超临界抽凝供热项目顺利竣工投产,也是全国首例。
本机组为十电“上大压小”扩建项目第二台66万千瓦机组,第一台8号机组已于去年11月投入运行。该扩建项目是华电集团公司第一个超超临界620℃高效、高参数工程,8号机组为全国第一台高效超超临界抽凝供热机组,其再热汽温620℃的应用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属首次。
据了解,该项目同步建设了脱硫、脱硝、脱汞等环保设施,在实现超低排放的同时消除了排烟的视觉污染,各项环保指标大大优于国家标准和山东省标准;化学污水再生利用实现了水生态的良性循环,降低了发电成本;建设的条形全封闭煤场,减少征地2.65公顷;闭式循环水泵和密封风机均配置永磁调速装置,每年节能42%;新增2台节能型高效保压真空泵,正常运行中节电率达到70%;采用纯氧微油点火技术,煤粉燃尽率达98%,降低了燃油投用量。两台机组实现了“高参数、低能耗、低排放”一高两低特点,整个扩建工程实现了“技术先进、绿色环保、节水省地、循环经济”等目标。
首台8号机组运行后,今年上半年累计发电20.88亿千瓦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处于领先水平。第二台9号机组试运期间,主、辅机运行稳定,运行指标、技术经济指标优良,保护、自动、仪表投入率均达到10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浓度等均优于国家最新标准。两台机组投产后,按年利用5500小时测算,每年可发电72.6亿千瓦时,供热能力达到2300万平方米,可有效改善我省南部电网电源结构,满足日趋增长的供热需求。
十里泉电厂是上市企业华电国际的全资电厂,始建于1977年12月,曾经是我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2005年率先建成全国第一台秸秆煤粉混燃发电机组。自建厂以来,已累计发电1800多亿千瓦时,创造工业总产值350多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初步形成了火电为基础、供热为助力、新能源为方向、多元并举立体推进的科学发展格局。近年来,他们积极响应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推进新能源建设,关停4台14万千瓦机组,实施“上大压小”扩建项目。该项目竣工后,初步估算,年可节约标准煤77.46万吨,分别减排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485.6吨、1.24万吨、1080吨,替代地方供热小锅炉100余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记者 张孝平)
新闻录入:马园亮 责任编辑: 马园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7月12日14:41分,山东电网全网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峰值,达7129.9万千瓦。而去年的7月13日,全网最高用电负荷只有5921.3万千瓦,去年山东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是在2016年8月12日,今年的第一次用电新高比去年整整早了一个月。[详细]
山东省为打造营商环境“高地”不断强化企业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截至目前,该省共有18.38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冻结股权3.91万户次,2515名失信被执行人已被依法限制任职。[详细]
7月13日,济南市物价局通过其官方网站,就进一步规范停车收费等问题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意见反馈途径:济南市历下区、市中区、历城区、槐荫区、天桥区、长清区、章丘区及高新区居民可通过邮箱、信函等方式将您的意见和建议于2017年7月20日17:00前反馈至济南市物...[详细]
“青岛政府投入很多资源来创建有利的创新创业环境,青岛政府作出的一系列明确承诺。”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青年院士朱晓香将与青岛国际院士港在对地观测和智慧城市方面开展合作。[详细]
济宁新闻网讯因东外环路(北外环路口以北路段)道路施工,车辆无法正常通行,经主管部门同意,自2017年7月15日,28路临时变更线路走向。线路调整情况如下:从骆楼发车,沿长虹路—原线路至火车站。[详细]
科技部近日公布2016年度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潍坊市的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李兴盛、山东宝龙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曾庆铭、山东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严希海3人入选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王书翰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据统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