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7月12日,省卫计委对外发布了短缺药品监测预警,17种药物亮起了“红灯”。据了解,这是国家卫计委要求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后,我省发布的首个短缺药品预警。
这17种预警短缺药品品种分别为:司莫司汀、巯嘌呤、丝裂霉素、高三尖杉酯碱、硫酸钡、鱼石脂、阿托品眼膏、阿托品眼用凝胶、生血宝合剂、生血宝颗粒、京万红、辛芩颗粒、口腔溃疡散、冰硼散、林可霉素滴耳液、抗狂犬病血清和醋酸可的松滴眼液,其中4种为治疗肿瘤的“救命药”。目前,司莫司汀、巯嘌呤、林可霉素滴耳液、抗狂犬病血清和醋酸可的松滴眼液5种药物已显示无库存。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短缺药品预警的意义在于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双向引导,初步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根据预警信息,生产企业可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加大短缺药品尤其是暂无库存药品的市场投放,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对于医疗机构来说,预警机制的建立还有助于缓解“假性缺药”。“一些药品并非真正短缺,只是部分经营企业无库存的‘假性缺药’,通过这一机制供需双方可以互通信息,实现药品资源的合理配置。”上述负责人表示。此次与缺药信息同时公布的,就有尚存库存的5家经营企业的联系方式。
6月底,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意在破解药品短缺难题。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和短缺监测预警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建立成熟稳定的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形成完善。
据了解,我省于去年6月制定完成短缺药品清单并启动短缺药品监测。全省33家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监测点上报短缺药品信息,省卫计委每半年向社会公开发布短缺药品清单,包括短缺药品类别、通用名、剂型、规格、生产企业、采购方式、短缺原因等信息。下一步,我省将探索建立医药公司定点商业储备等方式,对市场需求量小又难以替代的少数药品,本省能生产的,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省级定点生产;本省不能生产的,探索开展省际联合采购。(记者 李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7月12日14:41分,山东电网全网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峰值,达7129.9万千瓦。而去年的7月13日,全网最高用电负荷只有5921.3万千瓦,去年山东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是在2016年8月12日,今年的第一次用电新高比去年整整早了一个月。[详细]
山东省为打造营商环境“高地”不断强化企业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截至目前,该省共有18.38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冻结股权3.91万户次,2515名失信被执行人已被依法限制任职。[详细]
7月13日,济南市物价局通过其官方网站,就进一步规范停车收费等问题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意见反馈途径:济南市历下区、市中区、历城区、槐荫区、天桥区、长清区、章丘区及高新区居民可通过邮箱、信函等方式将您的意见和建议于2017年7月20日17:00前反馈至济南市物...[详细]
“青岛政府投入很多资源来创建有利的创新创业环境,青岛政府作出的一系列明确承诺。”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青年院士朱晓香将与青岛国际院士港在对地观测和智慧城市方面开展合作。[详细]
12日上午,莱山区烟台大学北门公厕的环卫工人休息点,57岁的环卫工人孙师傅正在接饮用水。现在全市共有环卫休息点540个,各县市区环卫部门已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让一线人员定时进入休息点轮休。[详细]
7月14日,高温天气仍在持续,受此影响,空调、风扇的销量持续走高。从事空调安装十几年的刘永华告诉记者,从当天早上6时出门,这是他和搭档安装的第5台空调。” 就是这样加班加点地赶工,刘永华手上仍积压着35单安装任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