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7月9日,在龙潭东大街,市民正在阅报栏阅读《莱芜日报》。
打开7月1日的《莱芜日报》,人们发现,这份报纸从版式到内容都已悄然嬗变。
办一份读者喜爱、受众满意的新党报,是我们执著的追求。这次改版,引起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来电来信,给予肯定和赞扬。现撷取几例,与大家共享。
新版《莱芜日报》引起了省委宣传部领导的关注。一位领导阅报后评价:“大气雅致的版面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安排,图文并茂的整体效果,彰显出了莱芜市报人的担当精神和文化品位。大赞!”
“改版后的《莱芜日报》,清新大气,让人耳目一新。”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韩冰,长期与新闻媒体打交道。他认为:“改版后的《莱芜日报》清新悦目,内容也更加厚重。通过读报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党报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得更紧密了。”
我市退休机关干部鹿德富说:“看了近30年的《莱芜日报》,这份报纸是我的人生诤友。我通过读报了解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并能及时获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他希望,本报继续巩固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持好的文章品位和理论品质,以打造更大的影响力。
对于全新改版的《莱芜日报》,也有读者认为最大的亮点是报纸“深度”的回归,进一步把莱芜本地新闻做精做深了。市委党校的王端军教授认为:“改版后的《莱芜日报》聚焦深度报道,很接地气。尤其是三版的内容很有深度,一眼能看出是经过采编人员精心策划的成果。”
市文联副主席、新闻月评员陈文中是《莱芜日报》的资深读者。他说:“改版后的《莱芜日报》更加大气厚重,富有色彩,看起来赏心悦目。”
广大基层也关心关注着《莱芜日报》的改版。莱城区凤城街道戴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庆仁说:“我一直关注2版的文明城市创建栏目。栏目图文并茂,既有亮点展示,也有创城曝光台。记者的报道很及时,很有力,为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阅报栏,是广大读者品鉴新闻福地。在青草河广场,市民们聚在阅报栏下读报,看得津津有味。吕花园社区居民王新春说:“《莱芜日报》像换了一个样,更加年轻、有活力了。”
从事户外传媒业的王密莹认为,改版后的《莱芜日报》展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她说:“报头醒目位置有客户端和公众号二维码,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整个版面看起来很舒服,做到了视觉上的协调、统一。”
读者的鼓励,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感谢广大读者对《莱芜日报》的关注和关爱,我们将不断改进工作,砥砺前行,让党报更好看,让读者更满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一届世界华裔杰出青年“华夏行”山东线9日从泰山脚下始发。9日上午,作为山东线的第一站,被誉为五岳独尊的泰山虽雾气萦绕,但其巍峨却引得初见泰山的华裔青年们赞叹不已。[详细]
随着各大院校的陆续放假,从7月8日开始,济南火车站迎来了暑运以来的第一个客流高峰。车站成立61人次组成的帮班队伍,在售票、进站大厅外侧对旅客进行引导分流,维持进站顺序;并在候车及站台组织旅客乘降。[详细]
7月7日小暑节气过后,济南“热力四射”,接下来“烧烤天”和“蒸煮天”轮番上阵的频次更高了,因为传说中“热在三伏”的“三伏”就要来到,就在本周三(7月12日),请诸位捂着耳朵看一下天气预报……下面播报一条很热的天气预报。 [详细]
9日早上8点多,来自赞比亚的Lorreen Chibbonta带着一箱珠宝和行李箱,从济南市六里山南路附近的一家酒店乘坐出租车,赶到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北方文化产品交易会。[详细]
“公务员平时考核周期短,一月一总结,有利于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回顾、查缺补漏。今年山东将进一步扩大省直机关招录残疾人公务员范围,编制(人员控制总量)100名以上零安排残疾人就业或未达到规定比例的部门单位,要确保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详细]
日前,临沂市2017年“3+4”高等师范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录取工作结束,7月10日—12日,将填报五年制师范、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志愿。五年制师范、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填报志愿录取结果7月15日前公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