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面孔|这些山东人,世世代代在香港做警察

2017-07-01 08:00:0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原标题:这些山东人,世世代代在香港做警察

  香港,中环。

  荷李活道鸭巴甸街35号。

  60年前的1957年,梁绍庄出生在这个充斥着山东口音的警察宿舍里。

  94年前的1923年,他父亲和进入这幢“已婚警察宿舍”的大多数人一样,从两千多公里外的山东威海,漂洋过海来到开埠不久的香港,成为了警察队伍中的一员。

  近百年来,这些“山东差”和他们的子辈、孙辈们,以山东人勤劳、勇敢、忠厚、侠义的品质,守护着港岛的稳定和繁荣,赢得了香港人民的喜爱。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鲁警。

  漂洋过海到两千公里外当警察

  连接了中环兰桂坊至上环嚤啰街的荷李活道,留下了梁绍庄难忘的童年时光。

  梁绍庄把它比作一条“时光隧道”——1841年,强占香港岛的英军从这里登陆。如今,这条还在生长的曲折巷子,串起了众多地标建筑。镌刻进砖瓦里的岁月,记载了香港百年来的兴衰荣辱。

  荷里活道鸭巴甸街35号的前身,是始建于1889年的中央书院,这是香港第一所为公众提供高小及中学程度教育的西式官立学校。这里人才辈出,杰出校友就包括孙中山先生。

  1951年,中央书院改建为香港第一所华籍已婚警察宿舍,两栋不到十层的建筑,提供140个一房和28个两房单位。

  梁绍庄就出生在北栋四楼西首的房间,而他的堂弟,后来担任特首的梁振英,出生在六层东首的房间。

  在加起来不足两百户的警察宿舍里,梁绍庄有过统计,“百分之七十都是山东人、威海人,整个香港‘老警’到今天,精英都是从这里出去的。”

  来到艰苦的异乡,七成山东老乡营造了一种“竖立的精神”——四层西首这间不足四十平米的单元,生活着梁绍庄父母和七个兄弟——在艰苦的环境下拼搏向上。

  这一家人的命运,与大时代的背景休戚与共。1898年,根据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和《订租威海卫专条》,位于位于香港的新界与山东的威海卫,一同成为英国的租借地。随着香港人口剧涨,警队需要扩充人手,港英政府在1923年首次从威海卫引入警员。

  第一代“山东差”“身材高大、不懂英语”,基本被安置在冲锋队或交通队。按照彼时警队的编制,A组是欧洲及葡国警员,B组是俗称“大头绿衣”的印度警员,C组是本地警员,E组是反海盗的白俄罗斯警察,山东鲁警则属于D组。

  “在那个时候,香港警队贪污风气很厉害,只有山东人是一股清流,他们上班只有一个目标,把工作做好,发工资后养大、教育好小孩。”梁绍庄告诉齐鲁网-闪电新闻记者,“他们最简单的思维如此”。

  所以,对从小“野生”的梁绍庄们来说,两件事情印象深刻:老爸们晚上进修英文、老妈们年节包起水饺。

  1959年出生,后来成为鲁警一员的丛培胜,对这样的细节印象深刻:“山东人聚在一起很团结的,我婆婆经常带着我去每一家串门。家里都吃面食,还有一些水煮花生、花生米拌小黄瓜。大葱、蒜头,肯定都是要的,切了一段一段就着面吃了。”

  和梁绍庄一样,今年61岁的毕成德同样在警察宿舍里长大。吃过面后的绝大部分时光,就是待在阳台,看父辈们出勤、跑操。

  警察宿舍里的时光日复一日,操着威海话的“山东差”们,警衔越来越高。听着父辈们励志故事上大的男孩子们,有八成第一志愿就是当警察。

  我在警察宿舍长大,所以我就想当警察

  毕成德出生的五、六十年代,经历了香港社会的多次动荡。年幼的他,常常要拎着午餐,突破重重关卡来到父亲所在的湾仔警署,跟一个多月回不了家的父亲见上一面。

  “我跟弟弟上学包一个车,中午吃饭的时候,在我们等车的地方就被人放上了炸弹,开车前半小时被人发现了。”经历过动荡年代的父亲没让毕成德当警察,但对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来说,父亲已经成为了心中的英雄和偶像。

  1978年,高中毕业的毕成德没有丝毫犹豫,放弃读大学进入了警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获得晋升。

  从五十年代开始,依靠自己忠诚、厚道、不计较的付出,第一代鲁警已经在香港扎根,奠定了在香港警界的地位。

  此后,他们的后代,开始不断加入警队。随着和香港社会的融合,无论是丛培胜还是毕成德,他们已经不会讲父辈口中的山东话,但山东人的品质在他们身上得以延续和继承。

  相较于父辈,服务警队的第二代山东警察,从七十年代到千禧年代,经历更加波澜壮阔的人生:经济起飞、定期返乡、回归祖国、去留抉择……

  在熬过了七十年代的艰苦生活后,从警第六年的毕成德,迎来了他们家族的重要时刻——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这意味着往威海发了几十年的邮件后,警察父亲将被批准回到山东老家探亲。

  “我就看到他一年到头往回跑,从一年一次到两年三次,很快很快往老家跑。”除了香港饭桌上的水饺,毕成德告诉齐鲁网-闪电新闻记者,他开始对遥远的家乡产生新的兴趣。1988年,毕成德终于跟着父亲回到了祖籍威海。

  与西化的香港不同,威海平房的土炕、房顶的鱼干,这一切都让毕成德感受到了浓郁的乡情,“我喜欢威海,只能是因为乡情。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学生手册里问你的名字源自什么地方,我一定是源自山东威海。”

  “我们从小就知道我们老家在什么地方,但不知道是什么样子。”32岁,已过而立之年的毕成德,以家族长孙的身份回到故乡,他一个劲的跟着父亲“激动”——“爸爸的兄弟姊妹有几十年没有见,再见一定很激动,我就也跟着激动。”

  退休后的毕成德依然经常往返鲁港两地,他成为了为数不多能听懂威海话“家去”就是“回家”意思的同龄人。

  97回归前,港英政府给服务于香港警队的警察提供了一个选择权——去英国或留香港,但无论是毕成德还是丛培胜,都选择留在了香港——“因为这里是中国”。

  做警察一百年他们正在创造一个纪录

  毕成德内心正在创造一个记录——父亲当警察36年,自己当警察34年,儿子当警察也已经有10年,“所以现在我们三代当警察有80年。到我儿子退休可能最少得100年。这会个是一个纪录。”

  从第一代山东警察到港的1923年开始算起,山东人在港从警100年的纪录,很快就会被创造。而创造这个纪录的,一定不止毕成德一个家族。在今天的香港警队里,依然活跃着不少山东警察的后代。

  1971年,谷家的长辈来到香港做警察42年后,迎来了长孙的降临——名字寄托了这个家族的理想——谷祖耀。只不过,相隔42年,在香港土生土长的谷祖耀,已经完全听不懂爷爷固执的山东话。

  父亲对谷祖耀的管教相当严格,“什么时候回家、什么地方不可以去、什么朋友不可以交、不可以抽烟、不可以喝酒……很多很多。如果我跟同学去玩,不在他规定的时间回来,他会打我,他会骂我。我一个月都不能再跟那个同学去玩等等。”

  17岁,在严厉管教下成长的谷祖耀进入警校,同年,父亲因病去世。第二年,谷祖耀进入警队,成为了第三代警察。在进入警队后,随着对父亲的理解,没能和父亲有更多的情感交流,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在童年的记忆力,过节包饺子的场景,成为他脑海中为数不多的父慈子孝的难忘时光。

  “小时候就常凑到一个家里吃饭,我爸爸那年代、爷爷那年代,他们过节都去家里包饺子,我的叔叔、我的爸爸每个人能吃六七十个,他们包很多很多才足够。”谷祖耀很小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包饺子,而且把这个习惯延续至今。

  于是,水饺成为了谷祖耀内心的情感符号。同样对远离故土、漂泊异乡的山东警察群体来说,水饺也成为了维系乡情和思念的感情纽带。

  梁绍庄用“山东人的太庙”形容位于港岛骆克道20号的“美利坚京菜馆”,这家由威海老板经营的老饭馆,主打山东烧鸡、胶东打卤面、鲅鱼水饺等地道山东菜。香港没有“鲁菜”馆,京菜做的往往就是山东菜。“所有的山东老警,都知道这家店,想家的时候,就会来这里吃水饺吃炸酱面,这里是山东人的‘太庙’。”

  对这些一代、二代的老警来说,每年3月14号和9月7号在“太庙”举行的聚餐,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毕成德听老人说,这两天,是第一代山东人从威海来到香港的日子。

  他记不清自己是从哪年开始参加了“老警们”的聚餐,但他能感受到,这两年越来越多的警察开始加入,大家AA制,吃饭、谈天、唱歌,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

  5月底,得知齐鲁网-闪电新闻记者赴港采访的来意后,在山东省政协常委、港区召集人朱铭泉先生的组织下,梁绍庄、毕成德、丛培胜、谷祖耀等等第一次坐在了一起。席间,朱先生夫人朱吴妮娜创作的一曲《我爱山东》,唱哭了众人:

  这是一个儒家文化之都

  它陪伴我们成长拥抱梦想

  ……

  海外游子心连心

  担当窗口纽带桥梁

  ……

  你我如同血脉来相连

  昂首向前

  席间,毕成德说,除了希望儿子能打破山东警察在港从警100年的记录,他更希望能接过班,把“太庙”的传统继承下去,“我想家,老家也是我的家。”

  (闪电新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春暖

推荐阅读
  • 食品安全周来了!千所食堂对外开放,万批次食品免费快检

    c32517bf-57c9-4f1e-a10a-eb15586f0f56_jpg.jpg

    6月29日,由山东省食安办、省文明办、省卫生计生委、省农业厅、省食药监局等23部门联合开展的山东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据介绍,即日起至7月13日,公众可体验百家“透明工厂”,参观千所学校食堂,免费检测万批食品等,同时,上百场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食安周...[详细]

    06-30 07-06新锐大众
  • 厉害了!山东5市获“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

    IMG_0143.jpg

    29日,记者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获悉,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授予河北省石家庄市、山东省济南市等15个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于2014年正式启动。[详细]

    06-30 07-06大众日报
  • 说走就走 青岛6旬老顽童瞒着家人骑行去拉萨

    20170630070404991.png

    美国作家安迪·安德鲁斯总结过一生中至少要有的两次冲动,其中一次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从四川往西藏走的路上,极端的天气和突然的高原反映让李秉进的进藏之旅有了阻碍。任性的李秉进,在工作方面可一点都不任性,认真、负责是每个相熟的人对他的评价。[详细]

    06-30 07-06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震惊!临朐破案会战发现25件千年国宝级文物

    IMG_0144.jpg

    山东省临朐县西朱封遗址位于县城南5公里的西朱封村,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好历史文物,维系文化血脉,临朐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发挥职能作用,对涉文物犯罪严厉打击。[详细]

    06-30 08-06法制日报
  • 中国体育彩票“德美山东”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二等奖 摄影:孙东 简介:金婚 二等奖 摄影:王旭晖 简介:低碳环保新婚俗 二等奖 摄影:杨光远 简介:铁杆彩迷 二等奖 摄影:姚南通 简介:幸福一起走 二等奖 摄影:张华先 简介:奋战 [详细]

    06-30 16-06大众网
  • 山东人在香港:八成到港求学者选择回内地发展

    张晗蓉和老公一个研究纳米技术,一个从事IT技术,在香港都属于高科技人才,两人的收入加起来有4万块钱左右。张晗蓉说,香港作为相对发达的城市,多年来一直比较平稳地发展,而内地日新月异。作为越洋亿科奇有限公司董事长,付与远依然认为在香港创业门槛比较低。[详细]

    07-01 07-07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