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报6月28日讯 今天,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草案)》的说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该法规草案进行首次审议。该法规草案是为加强烟花爆竹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减少大气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的。
据了解,早在1994年济南市就曾施行过《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一直到2005年才从禁放改为限放。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我市城区因燃放烟花爆竹致169人被炸伤,引起火灾280起。因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噪声,每年公安机关接到群众相关报警、投诉都在600起以上。因此,实施全面“禁放”,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公共安全风险,优化生活环境。
哪些区域今后将禁放烟花爆竹,是市民关注的焦点话题。据了解,草案把禁放区域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绕城高速公路区域范围内;二是长清区、章丘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的城区范围内;三是根据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授权县、区人民政府(含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可在上述区域之外划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范围,并向社会公布。在处罚问题上,增加了对个人和单位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场所或在重污染天气期间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处罚条款,拟对个人燃放行为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处罚,对责任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此外,草案中还拟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本规定并受到处罚的,相关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关于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一次审议的《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草案)》,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法规草案中的适用范围、执法主体、禁止场所的边界确定等具体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即日起将通过市人大公众信息网(http://www.jnrd.gov.cn)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山东-中亚五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国际合作交流会6月28日在济南举行。首次到访山东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副院长托克托拉里耶夫比穆扎·艾基耶维奇表示,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土地资源丰富,但农业发展薄弱,与山东进行合作是推动中亚国家农业发展的机遇。山东与中...[详细]
近日,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通过开展短缺药品市场撮合,两种短缺的“救命药”将在我省实现足量供应。此次所涉及的两种药品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青霉胺片均是货真价实的“救命药”。[详细]
“山东大学-哈佛医学教育中心”28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举行揭牌仪式。哈佛大学医学院副院长AjayK.Singh表示,山东在医学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该中心的功能包括中方青年医学人才进修培训、互派学者开展定期学术交流、哈佛大学知名医学专家到山东大学讲学、共同举办...[详细]
7号电单车与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类似:随用随取、可用App扫码开锁付费。为了避免乱停乱放,7号电单车设计了指定停车点,引导用户集中规范停车。7号电单车的核心硬件装置车用智能芯片,有防盗报警的功能,可以分辨车辆的非正常使用。[详细]
28日,济南市城管局发布《全市拆违拆临行动第三期(第三部分)拆除任务台账》,经十路至张庄路之间的兴济河商城8座楼列入名单,该商城建设在兴济河河道之上。梳理近期公布的名单发现,此次上报的拆违任务较第三期第一部分任务台账,处数减少593处,面积减少57万平方米...[详细]
项目建设是济南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是“四个中心”建设的“牛鼻子”,承担着奠基石、顶梁柱的重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