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吴兴人
曾经大刀阔斧的“限塑令”,在推行9年后,却面临名存实亡之势。媒体近日报道,一度有所遏制的塑料袋使用量,近年重新开始反弹。在菜场、超市、商场等消费场所,以及快递、外卖等消费服务环节中,塑料袋使用几乎无所不在,“限塑令”早已变为有偿使用塑料袋的“卖塑生意”;而一度受到提倡的“纸袋替代塑料袋”,也因成本高而被商家弃用,成为天方夜谭。
时间推回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限塑令”推出后的头几年,曾经取得过相当的成效。2013年,国家发改委曾公布过一组数据:超市和市场供应塑料袋普遍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累计减少670亿个。这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00万吨。
只可惜,严格的新规终究难敌人们的积习。如今,非但骤减六七成使用量的情况不复存在,塑料袋用量甚至比以前更大。这里面有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你不用,我不用,大家都不用;你用了,我不用,我就亏了。对于不用塑料袋的店家来说,如果其他卖家有偿提供塑料袋,甚至提供免费塑料袋,顾客自然会流向后者,这对做生意无疑是大影响。当塑料袋成为生意的“好帮手”,久而久之便难免形成恶性循环,拒绝使用塑料袋的链条很容易断裂。
“限塑令”名存实亡,某种程度上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而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滥用塑料袋,就是在间接地危害社会、污染地球、遗祸于子孙后代。天空中含有一些看不见的有毒气体,正是引发疾病的因素之一。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有毒气体的来源之一,就是我们天天都在用的塑料袋。大量使用塑料袋,自然界已经无情地报复人类。如果不花大力气限制使用塑料袋,自然界将日甚一日地、进一步地报复人类。
认识到这些,就不难理解“限塑令”的紧迫性。而要让一条规矩不至于堕入名存实亡的境地,最要紧的是令出必行,令行禁止。与许多方面的“限令”一样,“限塑令”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当然,更不能连纸面都不留,就这么被轻轻忘记。如果我们将“限塑令”视作一条刚性的规矩,就应当以刚性的方式来执行。这样看来,能否将“限塑令”从名存实亡的境地中拉出来,不啻为依法治理的一个样板——燃放几十年的烟花爆竹可以禁放,存在很久的交通乱象可以整顿,小小一个塑料袋就奈何不了了?
显然不是。说实话,对于让“限塑令”真正奏效,今天的我们“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往细节里说,商店、菜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是不是能够重新张贴“限塑令”?往规定里说,我们既然要求“有令必从”,那么敢不敢立下严规,规定所有超市、商场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往源头上说,塑料袋生产企业这个“源头”,有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对生产塑料袋的企业,能否以税收等手段予以调节,进而倒逼其转型?对纸袋或环保袋的生产,又是否能够有效扶持?往技术上说,对塑料袋的有效回收,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往全局里说,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否增强了?是否能用更有效的宣传和相关方式,引导公众改变不环保的消费习惯?
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实践和探索来作答。而答不答得出这些问题,或许决定了我们答不答得好“精准治理”这道大考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最有钱城市排行榜出炉,除了北上深广这些超一线大城市,今年杭州、成都、南京等中西部省城的增速表现亮眼,名列前茅。未来,山东将乘着济南、青岛“双核”驱动的春风,实现经济复苏,最终恢复20年前山东真正“双中心”的格局,从而助力京津,实现北方经济的崛起...[详细]
在“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美好泉城”的跨越式发展中,在打造强省强省会的机遇之下,一块全国文明城市的招牌,拥有提升城市形象和气质的面子作用。而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高度的维度来看,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显然又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而长远来看,这座城...[详细]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将加大惩治力度,对隐匿财产、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该曝光的曝光,该拘留的拘留,该罚款的罚款,对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打击。 [详细]
这个高颜值的机器已经稳稳的站在济南政务中心不动产服务大厅四楼,目前正在调试中,请市民耐心等待。对于不动产登记中心发证窗口的工作人员来说,自动取证机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详细]
日前,市人社局印发《济宁市进城务工人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在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低于最低标准且逾期不支付,将被人社部门责令加付赔偿金。[详细]
淄博新闻网讯昨日获悉,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经市政府研究决定,2017年继续为全市妇女儿童办实事,确保实事项目在年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017年为全市妇女儿童办的实事包括十个方面:一是加强基层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张店区妇幼保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