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州:生态文明沐乡村

2017-06-13 18:5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6月13日讯(通讯员 姜建彬 王杨 梅多芬) 青石幽曲径、袅袅炊烟升、流水畔人家……走进山东莱州市驿道镇初家村,一幅优美和谐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初家村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整路治水,造林修房,打造景点,走出一条“生态旅游富民”的新路子,年游客超5万人次。2016年4月,该村被授予“烟台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初家村是莱州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莱州市按照“高标规划、全域综治、打造示范、彰显特色”的思路,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全力建设“点上有风情、线上有风景、面上有风光”的特色乡村,聚力打造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升级版”。

  该市开启了“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渔家风情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环境整治型”六种建设模式,按照“一村一韵”和规模绿化的要求,先后投资1亿多元,栽植绿化苗木170多万株,美化造景230多处,规划建设特色项目60多个。虎头崖镇东大宋的花卉、苗木产业远近闻名,该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主导特色产业协调发展,坚持环境整治与设施完善、土地流转与生态园区发展相结合,不断扩大生态种植绿色基地,村里的辰泉苗木专业合作社先后引进选育月季品种100多个,繁育面积达1000多亩,年出圃A级优质种苗350多万株。

  按照“体现田园风情、彰显特色亮点、固化乡村记忆、保护遗迹遗存”的要求,莱州市以13个特色村和两条乡村旅游路线为重点,在深入挖掘书法文化、长寿文化、山水文化、滨海文化、农耕文化等基础上,塑造特色建筑景观,盘活山水人文资源,融合特色产业发展,旅游风景线打造迈上新台阶。

  莱州市文昌路街道以打造城郊乡村旅游休憩带为目标,突出临城优势,选取了大岚张杏花村、崖上银杏村、后河古民居、傅家桥山水田园等生态景观相连、民俗文化内涵丰富、资源特色明显的四个村庄,深挖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连片全域化打造,全力创建“美丽乡村休闲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同时,出台了农家乐、特色采摘等多项扶持政策,推进产业支撑和百姓参与“双向互动”,实现村居和群众的“双赢共富”;夏邱镇卸甲庵村传承百年豆腐制作文化,打造了豆腐文化广场、豆腐坊等旅游配套设施,通过建设豆腐一条街、开办豆腐宴等,构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豆腐文化已成为该村的一张旅游名片。

  宽阔的水泥路,整洁的村容村貌,完善的公共卫生设施,别具一格的地砖设计,特别是白墙青瓦配上水墨壁画,既显典雅别致,又倡树了文明风尚。每个到过莱州市金仓街道仓南村的人,都会对这里的农村建设记忆犹新。通过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莱州市重点打造了17个示范片、140个示范村,将农村环境整治不断向全域拓展、向细节深入、向内涵渗透。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清理“四大堆”50多万吨,整治河道800多公里。投资9500万元,建设改造两处市级垃圾处理场,在11个镇街建起了垃圾压缩中转站,为各镇街配发各种垃圾清运、压缩车辆130余台套,配发生活垃圾桶2.4万个、小推车3000多辆。强化“互联网+”概念,升级了环卫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垃圾桶标签化管理、片区管理员手机定位、清运车辆定位全覆盖。

  为保障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长效运行,莱州市进行远景规划,突出保障机制,注重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绿化、农村硬化、农村河道整治、乡村旅游等专业规划,从市到镇、村形成了三级规划无缝覆盖。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要求,重点整治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省村级公路网化、造林绿化、传统村落保护等补助资金,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年调动镇村及社会投入2亿多元。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