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62岁的贫困户侯尚孔在养殖大户李凤华的帮扶下,通过养殖獭兔告别了以前穷困潦倒的日子,实现了脱贫致富———老侯喝上了“小酒”
每天天刚亮,钢城区辛庄镇侯家台村的侯尚孔就准时起床,按照惯例,老侯起床后就直奔兔窝给獭兔们喂食、喂水,打扫卫生。对老侯而言,这上百只兔子可是他的宝贝疙瘩。不一会儿,嘴里哼着小曲的侯尚孔,已经把兔舍清扫了一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作,伺候完兔子的老侯才走出家门去给自己买早饭。
半斤油条、一份豆腐脑。老侯告诉记者,要搁以前,能吃一顿这样的早饭,就跟过年差不多。“这不是手里没钱吗,俺可是穷怕了。”今年62岁的侯尚孔,从年轻时就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打了一辈子光棍。年老后,一年到头也没啥收入。用他的话说,靠着村里的救济,每天只要能吃饱饭就不错了。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种穷困潦倒的日子从去年底有了改变。
“去年12月,凤华农场的养殖大户李凤华给俺建起了兔窝、送来了兔种和饲料,这不俺才养起了獭兔。”侯尚孔没上过学不识字,也没学过啥技术。为了让他掌握獭兔的养殖技术,李凤华可没少费心。那段时间,前前后后往他家里跑了20多次,手把手教他如何给兔子喂饲料、观察兔子的粪便、给病兔打针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侯尚孔已经能得心应手了。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啥都不用操心,兔子养大了后,李凤华还负责给销售。“俺就光专心喂养,这也不是啥重体力活,俺能干好。”在侯尚孔的精心喂养下,獭兔一天天长大,并迅速繁殖。如今,老侯的獭兔养殖规模已经发展到了100多只,并卖出了两栏出笼的獭兔,一下子就收入了4000多元。“大半辈子了,俺还真没挣过这么多钱呢。”手里有了钱,侯尚孔喂獭兔更带劲儿了。不仅看病吃药有了钱,他的日常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从年轻时,侯尚孔一天到晚就爱喝两口小酒。那时候,日子穷,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提买酒喝了。自打喂獭兔赚了钱后,如今,老侯也能隔三差五地喝上一顿小酒了。“现在每逢大集,俺还割上半斤肴肉当下酒菜呢。”对现在的生活,老侯心满意足。通过自己的劳动有了收入,吃、穿、用都能负担起了,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了。“随养随卖,一年到头都有收入呢。”侯尚孔逢人便感慨多亏了政府扶贫政策,让他老了还能享福。
侯家台村是省级贫困村,凤华农场的养殖大户李凤华告诉记者,她第一次来到侯尚孔家时,心头像塞了一块儿石头,“我没想到大家生活都好了,他家还穷得只有一口锈锅。”随后,她就与辛庄镇扶贫办积极对接,希望能通过自己带领贫困户养兔脱贫致富。而侯尚孔仅仅是这些贫困户中的一户,目前,李凤华已经承担了侯家台、吕家峪、北咀红等210户、335人的脱贫任务,通过养殖獭兔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记者点评: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了大批产业,种养殖、农家乐、光伏产业等等。不可否认的是,依靠种养殖依然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在此,我们也呼吁有更多的种养殖大户能积极承担起精准扶贫的社会责任,以成熟的技术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2017年,山东将支持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链条学生资助制度,其中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从小学到大学全程免学费,并享受助学金政策。其中,2016年民生支出为为6904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2456亿元,增长55.2%,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详细]
2017年6月10日17时04分,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华山,两名游客在半山腰迷路,其中包括一名6岁小男孩。在判断大概位置后,救援人员终于在华山东北方向的半山腰上看到两名被困人员(父子关系)。[详细]
昨天,在第三海水浴场,市环保局、市体育总会、市潜水协会联合组织第三届 “让岛城的大海更加蔚蓝——保护环境 清洁海洋”主题宣传活动,来自市潜水协会的8家潜水俱乐部的数十名潜水志愿者下海打捞垃圾。来自企业、高校、中小学校和“绿飘带”“青岛在行动”等公益...[详细]
6月10日,济宁中考首日,恰逢阴雨天气。在济宁市育才中学考点,临近上午场考试结束前半小时突然下起大雨,8名特警队员冒雨在考点外站岗维持现场秩序。雨越下越大,看到被雨水淋透的特警队员,等候孩子的考生家长们自发轮流为他们撑伞挡雨。考试结束后,一些家长们依然撑着...[详细]
今年以来,威海市国税局实行四项措施,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梳理制度办法排查风险 梳理了2000年以来制定的19项纪检监察方面制度办法,修订完善制度办法2个,新增4个,不断提高制度适用性、可操作性,有效防范管理风险。[详细]
成立威海市2017年增殖放流监督领导小组,加强对增殖放流苗种投放验收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增殖放流苗种投放工作公开、透明。放流期间,积极邀请媒体参加放流工作,大规模宣传苗种放流及渔业资源修复工作开展情况,提升全社会对增殖放流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