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开源节流 打响保供水攻坚战
——威海市全力保障城乡供水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聂宗玉 通讯员 张鹏飞
编者按
今年以来,威海市干旱少雨,威海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积极应对旱情,提出保证城乡群众饮水安全是做好抗旱工作的底线,要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统筹地表水、地下水、客水,真正实现全市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合理有效配置、科学高效利用。威海市上下积极响应,奏响广泛开源节流、确保城乡饮用水水质安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三部曲”,千方百计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6月12日起,本网推出全力保障城乡供水系列报道,生动展示全市上下不等不靠、科学保供水的实际行动。
水是生命线。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日趋严峻的供水形势,威海市千方百计开源节流,通过抗旱打井、规模化供水、积极调引客水等多项举措,掀起了一场抗击干旱、保障供水大会战,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日均调引客水30万方
千方百计保证城区供水
“3月份以来,威海市日均调水量基本稳定在30万立方米,客水已成为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威海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威海市干旱少雨。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威海市累计降水65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60.7%。受降雨持续偏少影响,全市15座大中型水库蓄水6371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偏少39.2%,城乡供水面临严峻考验。
为了保障城区供水安全,客水调引顺利,威海市加强外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组建了18人的专业管护队伍,24小时值班巡逻,调流站、闸阀井、排气井、出水口等重点部位监控设备全天候运行。
自2015年12月22日启动胶东调水以来,威海市累计调引黄河水、长江水1亿多立方米,极大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客水已成为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
据悉,胶东调水工程基本保持满负荷向我市调水,实际入库流量为每天30万方左右,可以保证城区正常供水。“省水利厅批复我市的外调水计划执行到6月30日。我们将继续向省水利厅争取,在我市旱情未解除之前,加大调水量到4个流量,达到日调水34万至35万立方米。”威海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农村相比,在城区生活的居民缺少对干旱缺水直接感性的认识,虽然目前城区供水一切正常,但这是在采取了很多特殊措施、政府投入大量物力、财力情况下才有的局面。保供水是水利部门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针对目前这种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我们呼吁所有市民珍惜水源、节约用水,切实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尽可能少用水,坚决杜绝浪费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迅速下拨400万补助资金
扶持181个村应急打井
6月9日12时,冲击钻轰隆轰隆的施工声音,在荣成市夏庄镇小夏庄村响起。
几天前,夏庄镇在调度镇域村庄用水情况时发现,原本接入镇区供水管网的小夏庄村,受持续干旱影响,无法正常供水。为了解决村内水源水量不足问题,夏庄镇迅速向上级水利部门汇报,第二天,便有打井施工队进村勘测。
“已经打了80米,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再过三四天就能打好。”打井施工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小夏庄村是荣成市开展抗旱应急打井一期工程的受益村之一。今年以来,荣成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开展抗旱应急打井一期工程,计划新建机井20眼,目前已完工15眼,预计6月中旬全部完工。在此基础上,荣成市水利局已完成抗旱应急打井工程二期规划,将根据旱情发展情况,适时启动。
不仅荣成,其他各区市也纷纷展开行动——
今年2月,经区桥头镇方吉村筹资13万元,实施抗旱应急工程,新打1眼270米深水井,解决了水源水量不足问题;
3月,文登区大水泊镇岭上王家村筹资5万元,用于应急打井工程,新打1眼150米深水井,缓解供水压力;
6月,乳山市下初镇上初村、崖子镇大崮头村分别筹资15万元、12万元应急打井,新打210米和140米深井,提高供水保障率。
据了解,在年初安排2000万元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市级奖补资金基础上,市级财政下拨两批共400万元抗旱应急补助资金,对181个村实施抗旱应急打井工程,且落实了特殊情况下远距离输水、拉水应急方案,保证不让一户群众因旱吃不上水。
“我们对供水设施完好、但因持续干旱导致缺水的村庄,把解决临时性缺水问题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抗旱应急打井等措施限时解决;对工程运行年限较长、设施老化失修、需要大规模改造提升的村庄,分批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计划及国家、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盘子统筹推进。”威海市水利局水利工作站负责人说。
实施规模化集中供水
让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高品质的自来水,这对于文登区高村镇汤东村的鞠清湖来说,一年前还是奢望。然而,随着高村镇规模化供水工程投入使用,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
文登区高村镇镇域面积96.36平方公里,全镇下辖46个行政村,总人口3.1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25万人。此前,全镇只有一处小型水处理厂,远远满足不了用水需求。而且,全镇的生活生产用水基本靠自采地下水,水源、水质均没有安全保障,不仅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又浪费了地下水源,破坏了地下水环境。
去年,高村镇借助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威海市规模化供水高位水池补助资金项目实施了高村镇规模化供水工程。同年7月,威海市高村自来水有限公司正式运营,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供水模式,日供水能力达到5000吨,能够满足全镇所有农村用水需求,水质更是大大改善。
“目前,高村镇所辖的37个村已经顺利接入自来水厂的管网,其他8个村的联网工作我们已经全面启动。”威海市高村自来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慈勤方告诉记者。
抗旱应急打井工程治标,规模化集中供水方为治本之策。根据市政府部署,威海市将利用5年时间大力推动农村规模化供水,通过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化供水工程、城区供水管网延伸、单村供水改造等四大类工程,新增受益村庄1885个,其中规模化集中供水村庄1299个,通过开展同源、同网、同质供水,切实提高规模化集中供水村庄比例,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彻底解决单村供水水量不充足、水质不稳定问题。
“今年,我们结合争取的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和市级规模化供水奖补政策,计划投资2025万元在文登、乳山等区市修建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3处,新增规模化集中供水村庄113个。”威海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威海累计投入4亿多元,市级启动并实施了崮山水库、所前泊水库应急供水工程,龙山湖库区打井应急工程,米山水库取水口临时倒水工程、崮山水库清淤扩容工程,荣成市实施纸坊水库、八河水库输配水等8大应急工程,乳山市实施花家疃水库、院里水库、乳山河应急供水工程,挖掘潜力保供水,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2017年,山东将支持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链条学生资助制度,其中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从小学到大学全程免学费,并享受助学金政策。其中,2016年民生支出为为6904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2456亿元,增长55.2%,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详细]
2017年6月10日17时04分,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华山,两名游客在半山腰迷路,其中包括一名6岁小男孩。在判断大概位置后,救援人员终于在华山东北方向的半山腰上看到两名被困人员(父子关系)。[详细]
昨天,在第三海水浴场,市环保局、市体育总会、市潜水协会联合组织第三届 “让岛城的大海更加蔚蓝——保护环境 清洁海洋”主题宣传活动,来自市潜水协会的8家潜水俱乐部的数十名潜水志愿者下海打捞垃圾。来自企业、高校、中小学校和“绿飘带”“青岛在行动”等公益...[详细]
6月10日,济宁中考首日,恰逢阴雨天气。在济宁市育才中学考点,临近上午场考试结束前半小时突然下起大雨,8名特警队员冒雨在考点外站岗维持现场秩序。雨越下越大,看到被雨水淋透的特警队员,等候孩子的考生家长们自发轮流为他们撑伞挡雨。考试结束后,一些家长们依然撑着...[详细]
杜玉亭,男,1975年4月出生,乳山市海阳所镇杜家岛村村民。资料片 乳山市海阳所镇三面环海,生产各种海产品,不少沿海村村民多以出海捕鱼或海产品养殖为生。3月25日上午8点,杜玉亭像往常一样在海里重复着撒网、收网的动作,突然听到对面船有喊叫声。[详细]
当日上午,活动首先为威海市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志愿服务奖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据统计,6月11日上午,共有180余位爱心市民在现场参与无偿献血活动,献血总量达65600毫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