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志愿者上街劝导施压 大桶客“心虚”开始改变

2017-06-07 08:06: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许建立

  有人将桶藏在手提袋里。

  自泉水直饮点启用以来,一直有人用大桶接水,大桶客这种取水行为严重影响了济南的文明形象。在相关部门和众多社会志愿者的积极行动下,目前泉水直饮点的情况怎么样了呢?本报记者跟随齐鲁主办单位志愿者,一起到直饮点看看。

  文/片齐鲁晚报记者许建立

  从“接点水怎么了”

  到“这就走,这就走”

  6月4日和5日,齐鲁晚报记者穿上“齐鲁志愿者”的红色马甲,跟随两名志愿者,在泉城路和大明湖路,针对泉水直饮点不文明的取水行为进行志愿劝导,劝阻不文明取水行为三十余次。

  “现在虽然还有一些人拿着大桶、管子直接取水,但这种情况比去年少多了。”齐鲁志愿者张秀华介绍说,去年他们来直饮点进行文明劝导时,大桶客看到志愿者都觉得很奇怪,“我接点水怎么了”,这是志愿者们听到最多的话。现在不同了,很多大桶客见到志愿者,说得最多的是“这就走,这就走”。

  “阿姨,来接水呢,给您说一下,接直饮水没事,但不能这么个接法儿,您和大爷拿着管子、皮筋、大桶,在这泉城路上多不文明啊!”见有志愿者劝说,三位老人顿时面有愧色,可能是为给自己找台阶下,一人连忙解释道:“小伙子,我就偶尔来一次,这是第二回,我知道,接完这桶就不接了,这就走,这就走。”

  桶变小了

  接管子的少了

  虽然有志愿者的劝阻,但想让大桶客立即停止不文明取水行为并非易事。往往是大桶客嘴上说着要走,可手里依然舍不得,脚下的动作更慢。这种情况下,志愿者们只能在直饮点文明地围观。“其实我们志愿者在他们身边站着围观也挺无奈的,不过我们的围观也是给大桶客们点儿心理压力,让他们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齐鲁志愿者张秀华说。记者注意到,如今的大桶客也变“聪明”了,具体体现为“三多三少”:改用小桶的多了,直接用大桶的人少了;把桶藏包里的多了,直接露在外面的少了;用小瓶接水的多了,直接上管子的少了。

  之前大桶客一般用的是能装几十升水的桶,可能是迫于压力,虽然还有人在使用,但已经明显减少了,现在最常见的是五六升的小桶。

  之前直饮水点边上,一个个的大桶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现在一些大桶客开始刻意把桶藏起来,有的利用水台和双腿打掩护,远远地看只能看见一根管子,或者将桶放在大包、大袋子里,让人看不见。

  之前大桶客们一根管子长时间霸占饮水点,别人根本没法接水。现在很多人开始先用小的矿泉水瓶接水,然后再灌到桶里。有人见到志愿者还说:“有人来接水,我就让给他,咱不长期占着。”

  记者手记

  别给不文明找借口

  自泉水直饮点启用以来,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但原本彰显泉城特色的便民设施,因为大桶客的存在,竟成了检验市民文明素质的选择题。在劝阻大桶客的两天里,有些人对不文明的取水行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甚至这些借口成了大桶客们的安慰剂和挡箭牌,可是不文明就是不文明,怎么辩解都改变不了。有些人还“五十步笑百步”,认为自己换成小桶、小瓶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占据直饮点,这其实是自欺欺人罢了。在劝导中,很多大桶客在明知不对的情况下继续接水,在闪躲的眼神和话语里,透出的是一种心虚。

  志愿劝导,是一种外在的方式,拒做大桶客更需要全社会的监督和个人自律。只有自律跟上了,泉水直饮点才能成为济南的亮点和文明点。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