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有个特殊幼儿园 5位“老师妈妈”守护32名残障儿

2017-05-21 11:12:4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李成兰指导孩子们绘画。

  “儿童之家”的五位老师。

  全天候照看32名智障儿

  “孩子们,花瓣是红色的,叶子是绿色的……”5月18日上午10点,在金乡县“儿童之家”幼儿园内,讲台上的李成兰腰间挂着便携式音响,一遍遍重复着如何为花朵上色。即使她将声音提到最高,教室内的20多名孩子却鲜有回应。9岁的婷婷把右手高高举起,大声喊着老师,课桌上是一堆被撕成碎片的白纸。11岁的一一突然从座位上站起,跑到教室外的走廊上,回到教室内又调皮地站到李成兰身后。

  “幼儿园的32名孩子都是智障儿,共有包括我在内的五名老师负责孩子们的学习、饮食和日常照料。”李成兰是这所幼儿园的园长,同时兼任着美术老师。中午11点30分,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一窝蜂地跑出教室到院子里玩耍。王新梅、白艳梅两位老师赶忙来到院子里,“孩子们行为控制能力较差,很容易摔倒或造成他人受伤,我们不能让他们脱离视线。”在幼儿园厨房,52岁的语文老师刘来青正在紧张忙碌着,“孩子们最喜欢吃我做的饭了。”

  “孩子们,开饭喽!”45岁的陈凤英将碗筷摆放好并盛好饭菜后,到院子里招呼孩子们吃饭。吃过午饭,已是中午12点10分,五位老师又将孩子们按照性别领到两个午休室,安抚好每个孩子睡下已经接近1点钟了。

  四名没有睡着的孩子跑出来玩耍,调皮的明明将玻璃门推得哐哐作响,刚吃过两口饭的李成兰赶忙跑过来,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她耐心地讲起了故事。“时间就这样紧张地过去了,有时感觉节奏比打仗还快。”李成兰笑着说,因为幼儿园只有五位老师,除了每天7节课外,老师们都练就了一专多能的本领。

  放弃舒坦日子创办特教园

  今年51岁的李成兰是一名有着近30年教龄的幼儿教师。1987年从济宁广播电视大学幼教专业毕业后,她进入金乡县西关小学幼儿园成为一名幼教老师。在做过10年老师后,李成兰于1997年辞职创办了一家私立幼儿园。

  李成兰清晰记得,2002年秋天,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3岁的女儿小雨找到了她,“李园长,求您的幼儿园接收我的孩子吧。”李成兰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小雨目光呆滞,一直在不停地大声吵闹。“我找过四家幼儿园了,孩子有智力障碍都不接收,如果您同意我多交钱……”看到李成兰有些犹豫,这位母亲竟然哭着跪在李成兰面前。“学费不用多交,孩子我收了。”李成兰说。

  小雨入园后被编入正常孩子的班级,但因有智力问题加之性格孤僻,并不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有些孩子想和她一起玩,小雨却烦躁地大喊大叫,慢慢孩子们便有些躲着她。”李成兰看到小雨的情况很着急,但由于不了解特教知识,也苦于无法对她进行专业的指导。大约半年后,小雨的母亲主动将孩子接回了家中。临走前,这位母亲流着眼泪问李成兰,“李园长,我们该怎么办啊?怎么办啊?”

  同样作为一名母亲,李成兰能够理解这位妈妈的无助。“小雨走后,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在正常幼儿园内这些孩子显然是不适应的,他们需要一个特别的学习环境。”那位母亲的话一遍遍在李成兰 耳边浮现,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李成兰真心希望能够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2008年初,李成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创办一家残障儿童的幼儿园。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和朋友后,得到的是一致反对,“大家都说我脑子不正常,放着舒坦的日子不过,为啥要啃这个硬骨头。”但是,性格倔强的李成兰却认定了这条路,她关掉了经营多年的幼儿园,只身到上海一家儿童康复中心学起了特教课程。

  为了残障孩子不能一走了之

  学习结束回到金乡后,她在县城边租下了一座小院子,并挂起了“儿童之家”特教幼儿园的牌匾。包括小雨妈妈在内的8名家长闻讯后,陆续将孩子送来。

  一年后,因资金入不敷出,幼儿园面临关门的境地。家人多次劝李成兰放弃,但看到孩子们,李成兰实在是不忍心,“我一走了之,这些孩子怎么办?”无奈之下,李成兰向金乡县政府求助,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地教育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免费提供了幼儿园场所。2010年春天,李成兰和孩子们搬进了位于金乡县金城路的新园。

  短短9年的时间里,幼儿园学生数量达到了32人。“从实际意义上来说,我们这里叫幼儿园已经不大合适了。”李成兰笑着告诉记者,32名孩子中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7岁,平均年龄达到了13岁。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学,综合年龄和智力情况,孩子们被分成了大、小班。让李成兰倍感欣慰的是,9年来陆续有四名爱心成员加入这一团队中来。

  孩子们进步老师感到骄傲

  后加入的四位老师都不是幼教科班出身,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李成兰常利用业余时间为老师们进行培训。在保证教学业务水平的同时,老师们最需要付出的就是耐心,一个汉字正常孩子教三五遍就会了,但这些孩子可能学习几十遍上百遍才能记住,“正是基于这些,看到孩子们有丝毫的进步,我们更感到骄傲。” 16岁的波波是一名心理发育迟缓患者,智力水平至今保持在5岁。在上音乐课时,李成兰发现波波在唱歌上有一定天赋。为了教波波唱歌,李成兰请求一位音乐老师为他进行专业训练。大约半年后,波波不仅学会了30多首歌曲,还在去年举行的济宁市残疾儿童文艺汇演中获得了优秀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济南2017科技活动周启动 25处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开放

    QQ截图20170521064851.jpg

    5月20日上午,2017年济南市暨历下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泉城广场举行。据悉,本届科技活动由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和历下区政府联合举办,以“科技强市创新圆梦”为主题。[详细]

    05-21 06-05舜网
  • 70位海内外画家绘青岛美景 创作30米水彩长卷

    IMG2c4d545714284452672691.jpg

    20日下午,“为青岛喝彩”海内外画家共绘青岛长卷活动在五四广场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画家现场共绘青岛之美,共同完成30米水彩长卷。[详细]

    05-21 07-05青岛新闻网
  • 潍坊鞋城灯具城特大火灾:为逆行的英雄们祈祷

    20170521072148523.jpg

    潍坊鞋城灯具城“520”特大火灾牵动人心,除了祈祷无人员伤亡、寻责外,这一批批逆行的英雄们更值得关注。事故发生后,潍城区消防、卫计等相关部门立即前往现场,组织开展现场灭火,维持现场秩序。[详细]

    05-21 07-05大众网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 将设青岛分校

    QQ截图20170521094546.jpg

    近日,教育部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关于申请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相关事项的请示和关于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论证报告,同意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中国青年政治学...[详细]

    05-21 09-05济南时报
  • 西安一大学生借校园贷2万滚成20万,父母掏空家底还钱

    觉得请同学吃饭很有面子,西安大学生小飞先后在借款平台借了2万元消费,结果深陷借贷泥潭,贷款总额“滚雪球”至20万,父母掏空家底还借了10万元才还清贷款。接到催债电话母亲被气得三天没吃饭王女士的儿子小飞在西安某高校读大四,今年3月,王女士接到多个催债电话...[详细]

    05-21 13-05华商报
  • 鲁能预备队2-1延边 王彤登场李微出任队长

    今天上午,山东鲁能与延边富德的预备队比赛在延边队龙井基地进行,最终依靠成源的梅开二度,鲁能2-1战胜对手。本场比赛,鲁能预备队首发阵容是:韩镕泽、刘军帅、王彤、李微、齐天羽、成源、宋龙、刘彬彬、姜嘉俊、曹盛和田鑫。[详细]

    05-21 13-05闪电体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