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中国山东网威海5月18日讯 (记者卢伟霞) 18日,记者从威海2017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威海市生产总值(GDP)780.64亿元,同比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2.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7.35亿元。
供给侧新动能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威海市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精致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20亿元。渔业是威海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产值占整个农林牧渔业产值的57.3%,近年,威海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和远洋渔业,建设“海上粮仓”。一季度,全市水产品总产量51.9万吨,增长3.6%,其中,远洋捕捞产量9.1万吨,增长16.0%。
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近年来,威海市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组织实施产业集群“3+4+3”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市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运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一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75.99亿元。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累计上涨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48.48亿元,利润总额106.78亿元。
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今年以来,威海市按照“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强化措施,统筹推进,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9%,占GDP的比重达到50.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中主导行业。
需求侧拉动力不断提升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1.57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仍然保持较高增速,与此同时,投资结构逐步优化,民间投资活力增强。一季度,全市完成民间投资277.06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2.6%,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继续回暖。今年以来,全市房地产新开工面积209.27万平方米,增长182.6%,在新开工项目开局良好的带动下,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45.95亿元,增长22.5%,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3.0、13.4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2位。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一季度,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假日消费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65亿元,同比增长10.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8、0.5个百分点。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2.23亿元,同比增长10.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41亿元,同比增长10.1%,城乡市场社零增长速度差距较上年同期缩小0.4个百分点,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正逐渐转化为现实的内需推动力。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增势较好,一季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3%,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2%,通讯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7%,分别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8、7.7和5.2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增势迅猛。一季度,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341.99亿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出口199.21亿元,同比增长32.9%;进口142.78亿元,同比增长85.1%。服装、船舶、轮胎等传统优势产业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服装出口32.1亿元,同比增加13.3亿元,增长71.2%,带动全市出口增长8.9个百分点;船舶出口16.9亿元,同比增加4.2亿元,增长32.5%,带动全市出口增长2.8个百分点;轮胎出口15.5亿元,同比增加3.6亿元,增长30.2%,带动全市出口增长2.4个百分点。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一季度,全市外贸新业态合计出口7.5亿元,其中跨境电商出口2.7亿元,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合计出口1.4亿元,旅游购物出口3.4亿元。
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
财税金融稳健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21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54.84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占比达到75.9%,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综合实力持续增强。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288.78亿元,比年初增长5.7%;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96.37亿元,比年初增长4.9%。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威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的重要目标,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全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7.51亿元,增长19.2%,其中节能环保、城乡社区、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增长加快,增幅分别达到141.7%、37.1%、24.9%、17.6%。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1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7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4元,同比增长8.0%。
消费价格小幅回落。受天气回暖,蔬菜水果供应充足影响,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2%,涨幅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下降0.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尽管一季度CPI同比涨幅收窄,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走势较为平稳,基本延续了上年的温和上涨态势。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2015年初总理的一场喊话,开启了通信运营商提速降费的集体行动;如今两年多过去,一系列方案相继落地。依据近日以山东移动为代表的三大运营商发布的公开资料,党报君对过往两年山东地区在提速降费方面的“获得感”进行了梳理。 [详细]
18日,济南市建委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对“420”限购政策进行解释和补充。对于外地人来说,如果具有全日制本科生及以上学历,在济南连缴半年以上社保便可购房,且首付仅需三成。“420”之前网签或者付了首付款的购房者,按照限购前的贷款政策买房。 [详细]
随着山东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全面发展,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目前山东出现的新就业形态有哪些?新就业形态的出现又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如何制定扶持政策更好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详细]
山东已经启动对全省400家重大工业企业节能专项监察,第一阶段优先对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能耗进行专项监察,第二阶段则是电机及工业锅炉能效提升,整个专项监察将持续至10月份。[详细]
5月18日,市政府与三一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签约仪式上,张传忠代表市政府与三一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临邑县政府与三一集团签订三一临邑风电总装及30万千瓦风电项目;东海集团与三一集团就股权合作签订协议。[详细]
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今年5-11月,青岛将举办2017年“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据了解,自2014年起,青岛连续三年举办“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引进了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发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