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有个现实版“陈岩石“,10年义务帮农民工讨薪300万

2017-05-13 07:57:05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今年76岁的韩荣华每天除了参加公益活动外,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了东营市河口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宣传工作中,经常跟“清欠办”工作人员到工地调查情况,帮农民工讨薪成了这位老人近十多年生活的重要部分。

  韩荣华每次去工地,都会向农民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农民工见了他

  就像见了救星

  “工资能发下来吗?老板拖不拖欠工资?”韩荣华看到农民工就会主动上去聊天,他时常想着帮农民工维权,像极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的陈岩石。

  76岁的韩荣华十多年前从河口区广播电视局退休后,受聘于河口区住建局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每天都随身带着十多斤重的照相机和摄像机。“背着相机,有什么新闻就能随时拍下来。”韩荣华说着去推一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这辆跟随他十多年的自行车几乎跑遍了河口区近几年新建的工地,因此大部分农民工都认识这位老人。

  至今,河口区河口街道西五村的邢月迎仍记得五年前韩荣华帮他讨薪的过程。“那是2012年2月8日,我们20多个人干了活,老板拖欠着工资一直不给,我们就来找‘清欠办’帮忙。‘清欠办’的工作人员都外出开会不在,我们都不愿走就坐在楼前台阶上等。过来过去的人看见我们一群人浑身是土,脏兮兮的,都不理我们,只有韩荣华路过的时候,把我们领到了他的办公室。”邢月迎回忆说,韩荣华当时给他们倒了茶,坐到他们对面了解他们的情况。“没想到他那么客气地接待我们,我们就像找到了‘救星’。他了解了我们的情况,转告给了‘清欠办’,给我们讨回了近5万元的欠款。”

  为感谢韩荣华和“清欠办”,邢月迎等20多名农民工给“清欠办”送来了锦旗,还给韩荣华送来了感谢信。十多年来,韩荣华和“清欠办”收到的锦旗、感谢信不计其数,“回想起这些农民工拿到工资时的那种高兴劲儿,就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很值。”

  摄像机拍下民工困境

  给欠薪老板看

  在住建局“清欠办”工作人员李清瑞的记忆里,每次为农民工讨薪,韩荣华都带着摄像机、照相机,“韩老用照相机、摄像机记录的内容不只用来报道,还是‘证据’,有时候这些照片或影像给欠钱的老板看,老板没话说就赶紧给农民工发工资了。”

  近十多年来,韩荣华发表帮农民工讨薪的文章及电视作品有120余篇,协助“清欠办”为1000余名农民工讨薪300多万元,名声越来越大,不断有讨薪的农民工主动找上门来。“大部分讨薪的农民工都是干了一年的活儿等着拿钱回家过春节的,家里老人、孩子都等着呢,我不帮他们心里过意不去。”韩荣华说。

  有一年冬天,韩荣华到工地上采访,12名农民工哭着跟他说起一个包工头带着工程款跑路的消息,他们每人3000多元的血汗钱都不知道该找谁帮忙要。他听后很生气,就及时跟“清欠办”汇报,并带着照相机、摄像机随同领导和工作人员日夜兼程跑到了桓台县。“在当地‘清欠办’协助下,我们找到了包工头,刚开始包工头不承认,说工程款还没结下来,我就给他看我摄像机里我拍的画面,那个包工头终于认错,如数给12名农民工支付了4万元的工资,他们很感谢。”

  记者问韩荣华在讨薪过程中有没有考虑过自身安全,他的回答是:“邪不压正!”有一次,在帮农民工讨薪的过程中,他去找包工头了解情况时,包工头对他恶狠狠地说:“你要是再想帮干活的这些人说话,我就把你的摄像机砸了。”“包工头看我可能是个老头,好欺负,可是我不怕他,理直气壮地对他说,‘那都是这些人的血汗钱,你要是不还钱,我就给你把录下的内容报道出去。你再发狠,我就打110’。我边说边掏手机,他害怕了,他也担心我报道出去,他会被赶出河口区的建筑市场。”韩荣华说,他相信“正义的力量”。

  他还是个孝子

  每天睡母亲身边

  韩荣华的老伴崔占玉,今年也76岁。她告诉记者,韩荣华从年轻时工作到现在每天都早出晚归,“现在因为97岁的老母亲在家,他才顾得上回来看看。有时候我说他,七八十岁的人在家干点啥不好,一天到晚不着家,有时候灰头土脸地回来,跟‘泥猴子’似的。”考虑到老伴的身体状况,崔占玉虽不愿韩荣华“多管闲事”,但从来没有阻止过他外出。“他就那点爱好,能帮别人干点事,他就很有成就感。”

  “他每天提前半个小时上班,延迟半个小时下班,周六、周日也不休息,有活动就外出参加,没活动就在办公室上班。”在李清瑞及同事的眼里,韩荣华总是这样不辞辛苦。有一次,韩荣华扛着摄像机在城乡建筑工地高楼上采访时突然大口吐血,医生都让他住院静养治疗,儿孙们也都劝他休息,可他第二天还是去工地采访了,坚持完成任务后才回家。

  为了方便照顾97岁的小脚母亲,韩荣华每晚都睡在母亲的身边,每天给母亲擦脸、梳头,临上班前给母亲倒上热水。“乌龟最有孝心,宁可游进母亲嘴中为其充饥,这是‘孝’的典范。”韩荣华经常用这句话来教育子女,子女们也轮流回家照顾97岁的奶奶,给奶奶买这买那,给奶奶按摩。这个20多口人的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传承着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

  拿起刚获得的“山东省文明家庭”荣誉证书,韩荣华跟老伴说,他希望家里“感恩是责,奉献是福”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十万山东村落,村名都是咋来的?

    11.jpg

    党报君了解到,根据1990年的统计,那时全省共有自然村 107387个。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建村年代各异,其村名的渊源和演化过程也多彩缤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姓氏得名。[详细]

    05-13 06-05新锐大众
  • 再见了我的青春!开张十余年的济南洪楼夜市要关张了

    11.jpg

    因地处黄金地段,十余年间,济南洪楼夜市熙熙攘攘,历尽了繁华。可也因地处黄金地段,吵闹脏乱的夜市又将步入它的尾声。12日,记者从历城区洪楼街道办事处获悉,洪楼夜市将于5月26日全面取缔,取缔后引导业主转移至祝舜路环联商贸城。 [详细]

    05-13 07-05齐鲁晚报
  • 张店交警张贴违停提示单 大力整治夜间交通秩序

    近期,针对部分居民反映,联通路与重庆路路口以北路段,每到傍晚有大量车辆停放在机动车道上,妨碍经该路段进出小区及公交站点车辆通行的情况,张店交警及时组织安排警力,采取严厉管控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应该在规定地点...[详细]

    05-13 08-05新锐大众
  • 油价下调 民营加油站92号汽油将跌破6元

    00起,2017年第九次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汽油每吨将下调250元,柴油每吨将下调235元,创年内最大降幅。记者从中国石化山东石油的官方微信上了解到,92号汽油调整后油价为6.22元每升,下调0.20元每升,普通私家车按50升油箱计算,加满...[详细]

    05-13 08-05鲁中网-鲁中晨报
  • 好消息!张店划四条红线拟禁代步车进城 全天24小时禁行

    》。根据《通告(征求意见稿)》,禁行区域为东至东四路(包括东四路),南至昌国路(包括昌国路),西至上海路(包括上海路),北至鲁泰大道(世纪路以西段、包括鲁泰大道)、高新区界(世纪路以东段)。[详细]

    05-13 08-05新锐大众
  • 服务差回收价格低 小区收废品垄断真坑人

    “每次卖废品的时候,在小区里只能找到这家收废品的,从来没有见过其他收废品的人来过我们小区。”近日,家住市中区建设南路附近一小区的居民赵女士向记者反映,小区收废品都有人承包,并且形成垄断,很多价格压得很低。[详细]

    05-13 08-05枣庄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