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路小学学生上剪纸课。
学生现场剪纸受到市民关注。
学生和家长一起剪纸。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丁霞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剪纸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民间艺术的认知,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且陶冶情操。2007年起,正阳路小学开始注重剪纸艺术,先后从剪纸的历史、演变、发展、剪纸流程、剪纸工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和资料收集。2008年4月,申报了城阳区的学校课程。正阳路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剪纸》在山东省第二届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优秀课程资源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剪纸社团培育剪纸小达人
正阳路小学剪纸社团负责老师石玉告诉半岛记者,目前学校的剪纸社团有近40名学生,每个班级有3名左右学生参加社团。“我从三年级开始加入学校剪纸社团,剪纸让我很有成就感,现在我喜欢挑战那种有难度的作品,更加注重作品的精细度。”四年级一班的袁晓宇告诉半岛记者,据了解袁晓宇目前已经创作剪纸作品一百多幅。“四年级二班的庄子萱之前性格较内向,参加剪纸社团这一年下来,变得活泼、开朗很多,并且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石老师介绍道,“当我拿起剪刀的那一刻,心情便很愉悦。剪纸锻炼了我的耐心,自己作品得到认可,让我也越来越自信。”庄子萱告诉半岛记者。
多年来,正阳路小学的剪纸在诸多大赛中获得荣誉。在青岛市第三届创意剪纸大赛中,学校的曾清云、徐婷、王晓倩分别进入现场决赛,并分别获得“优秀奖”和“创意奖”;在2016年第四届青岛市剪纸大赛中,袁晓宇荣获“新苗奖”、庄子萱荣获“优秀奖”、正阳路小学荣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上,正阳路小学35名师生参加了青岛剪纸工作坊的部分展演活动,学校也被评为“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筹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在今年的城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展中,学生代表现场表演创意剪纸,深受好评。
选择“先学-后练-再教”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涉猎这门艺术的我们来说,拥有一批能熟练开设剪纸课程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我们街道小学来说,无论是人力、财力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正阳路小学相关负责老师告诉半岛记者,在困难面前,正阳路小学选择了“先学-后练-再教”的方法。据了解,2009年初,在上级教委和社区领导的帮助下,正阳路小学聘请到城阳区知名民间艺术家臧文杰老师,担任学校的剪纸顾问,引导教师深入了解剪纸的历史,理解剪纸的价值,手把手指导剪纸技巧,让学校老师在短短几个月内,熟练地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巧。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剪纸的基本技巧虽然学会了,但是要剪出精美的作品,却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每个参与教师牺牲大量休息的时间,进行大量练习。“别看剪刀飞舞忙,背后受伤谁能帮。由于没有经验,老师们被剪刀戳伤的事情经常发生。但是,什么也没有阻挡老师的热情,老师们一天比一天更加热爱剪纸,课间、饭后,都成了老师们交流和学习剪纸的有利时间,时间已久,总结出保护自己的方法。”为了使教师的剪纸水平能像平时的课堂教学一样轻车熟路,学校投入了专项资金购买剪纸工具和书籍,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练习的必须之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臧老师指导的两个月中,老师们都认真学习、勤奋练习,很快人人能剪出精美的作品,过硬的师资队伍诞生了。
设立评选活动,提高学生修养
打造剪纸师资团队,出版学校课程教材
据了解,正阳路小学成立以校长为负责人,美术、综合实践、班主任教师为核心的特色课程开发及实施领导小组。三年级开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剪纸,了解剪纸所需要的工具及用法,初步掌握用剪刀剪出简单图案的方法;四、五年级的学生可以继续运用剪纸技法临摹传统的剪纸图案。认识剪纸特点及应用知识、了解剪纸规律;到了六年级,就让学生了解剪纸的起源、历史和发展,进一步了解剪纸的意象、心象和吉祥艺术,掌握剪纸中较复杂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在临摹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作品创作。五年级设剪纸为必修课,学校每周安排一节剪纸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一下午一节课后剪纸社团进行活动。
学校正式印刷出版了正阳路小学《剪出多彩生活——有趣的剪纸》学校课程教材。在剪纸课中,引导学生先从剪直线、曲线开始,联系基本的线条剪裁,慢慢过渡到剪简单的圆形,再逐渐剪图案等,使学生有一个适应并接受的过程,逐渐爱上剪纸使剪纸课程真正常态化,如今学校3~6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熟练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012年3月,学校将近年来学生的作品整理成册——完成《金剪刀》的出版。据正阳路小学辛校长介绍,孩子们的剪纸作品,虽然稚嫩但很有个性和天性,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具有原创性特点。这些剪纸作品,虽然笨拙但这是孩子们探索民间文化,用剪纸的语言对话当代艺术的尝试。在这些作品中无不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小作者们对生活的赞美、对生活的讴歌和对未来的向往之情跃然纸上……学校把剪纸纳入校本课程,使学生不仅感受到剪纸课堂的快乐,更领略到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
辛校长告诉半岛记者,学校改革了学生在校课程中的评价方式,把以往只有“ABCD”的等级形式,变为各种明星、能手的评选。每学期设立“校园金剪刀”、“最佳创作设计能手”、“班级小巧手”、“最佳节材奖”等学生个人的评选,而且评选优秀的集体,如“最佳剪刻班级”、“最佳创意小组”等,让每个孩子在剪纸中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真正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丰富了课余生活,提升了素质。
据了解,正阳路小学利用艺术节,让教师、学生、家长同台现场表演剪纸;教师节、六一节,学生们把自己精心剪出的作品,和老师、同学、家长互赠,让剪纸成为交流的纽带。“让学生掌握剪纸的相关知识,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对剪纸创作的持久兴趣,给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辛校长讲道,学校每年还会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制作成纪念册,分发给毕业生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