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利区长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
A04~A05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许国辉 纪新慧 李晓哲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军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这句话被写进黄岛区第一次党代会的报告里。从区划调整到获批国家级新区,再到如今站上新的征程起点,新区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做到了这一点:让人人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让全世界资源向这里汇聚,让这里的每个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新区人。新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区之变,不仅在于外在经济发展、城市面貌、民生保障等诸多工作的提升,更在于内生动力和驱动机制的蝶变。
市党代会报告中,20多次提到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可见在未来五年里青岛对这片土地寄予了怎样的厚望,无论是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还是“三湾三城”的城市整体布局,无论是东方影都还是知名高校,这里都将在青岛未来五年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黄岛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奉利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区将落实好市党代会报告的精神,为西海岸所担负的重任而奋斗。
新区正在变
“我们都是新区人!”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从街头巷尾,到电视报纸网络,从市井百姓到政府企业,无论是老黄岛、老胶南的居民,还是远道而来扎根的外国人,从他们身上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军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这几句话并不是那么高大上,但做到不容易。”李奉利说,幸福源自于内心的一种自信,新区在变。
区长时刻不忘“打广告”
半岛全媒体对李奉利的专访在新区东部办公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举行,当天他从一个刚结束的会赶过来,一落座就开始为新区的企业“打广告”,“你们可以多采采我们的企业,像明月海藻的面膜很适合女士用,而且他们商城上便宜,能打六折。”
谈到辖区内的企业,他如数家珍,“亚马尔项目我每次去看都很感动,法国人接了俄罗斯一个极地的项目,请我们西海岸的企业来完成,做好的装备一片片运到北极拼装,这真叫大国重器。”
谈到文化旅游产品时他更是信手拈来:春天2万多亩映山红遍染大珠山,九上沟齐长城脚下开满了樱花,还有油菜花、薰衣草,200个大大小小的观光园、数不胜数的采摘园静候游人;好玩的还有海上嘉年华,来红树林能吃遍全世界;民俗的不用说,有琅琊祭海、藏马山庙会、泊里红席、塔桥全羊;国际化的也不缺,中德生态园里的集市卖的东西全是洋货,吃的都是“洋荤”,看的都是西洋景。
从这些“广告”来看,李奉利的心里装着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也体现出政府的服务意识。
做好服务,把项目当生命线
“活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与其争论,不如争取。”获批以来,新区的三集中活动“如火如荼”,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李奉利说,项目就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经济就是实实在在的项目。新区天天有项目,就是把项目当生命线,是真正在围绕项目提供服务。
就在专访前一天,新区开了一次企业座谈会,“我们把大企业都找来,问他们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说实话,摆到我们面前的问题都很棘手,但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据了解,在一次座谈会上,企业共提了12个问题,除个别涉及规划调整无法立即办理,其他全部得到解决。
而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要做到务实、要真正能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就要突破,要创新。比如新区为解决某项目资金的问题,派驻专门的指挥部,政府跟银行贷款参股项目,使得项目起死回生。而在项目走上正轨后,政府再全身而退。还有的项目,政府多方牵线为其拉来新一轮投资,让项目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为者给舞台,无为者靠边站
新黄岛,新开放,新梦想,这体现了新区之新,新区之变。李奉利认为,新区快速发展和勇于改革创新,跟区划调整和新区获批有很大的关系,这给了新区发展以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撸起袖子加油干。
获批国家级新区对于黄岛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西海岸新区以海洋经济立题,承接新战略,努力成为海洋强国战略的支点。
从青岛走隧道进入新区,出隧道口就能看到几个醒目的大字: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立美丽新区,夜晚同样璀璨美丽。承接新战略,建立新城区,探索新机制。“这种变化还是很深刻的,还是这片土地,从行政上合并,批复国家级新区,这个内生动力和驱动机制使得这片土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李奉利说,这是一种国家使命,它要求调动新区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每一寸土地的活力。为此,新区创新了激励和约束机制,“庸政懒政问责了不少人,不只是他们违反了廉政要求而问责,活干得不利索的也要问责,这种情况问责的有几十个。”有为者给舞台,无为者靠边站,在黄岛这已经是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心中紧绷的一根弦。
让每个人分享改革开放红利
不仅是政府服务的跟进,西海岸获批国家级新区,这片土地上的优势资源被盘活,全域发力。
新区的发展有先天优势,陆域面积2127平方公里,5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282公里的海岸线。青岛是一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城市,西海岸作为国家级新区的主题就很明显。“新区要发挥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的作用,需要先行先试。海洋经济发展此前没有一个成熟的、常规的路子可循,需要新区改革创新,为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的作用。”
开放是新区的巨大优势,“开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心态上的。一个包容开放的心态非常重要。”
新区大胆改革也是其变新变美的内生动力之一。新区推动综合执法改革,一个“大盖帽”把几乎所有事都管了,打破各种执法分开的局面,将执法集中在一起,海洋渔业、土地规划等等都包含在内,便于管理和统一施策。这种体制机制的创新,带来的是效率提升和统筹发展的社会治理模式,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更多地倾听百姓声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个很重要。否则经济发展太快,但百姓感受不到发展给自身能带来什么好处,这就成了大问题。要让大家都感觉到、分享到改革开放的红利。”
让百姓在改革发展中受益,这是最根本的目的。新区改革发展惠及百姓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营商环境的改善上。政府效率提高了,营商环境公平了,优惠政策增多了,商事活动就更加顺畅。
因为有作为才会有地位
手握一副好牌,新区这近5年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我们去年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入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这不容易。青岛GDP过万亿,新区是2871亿元,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的确,青岛去年首次GDP迈入万亿大关,在与国内其他城市竞争中又多了一个颇具分量的筹码,西海岸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功不可没;去年山东省六个县市区的财政收入过百亿,青岛占五席,西海岸以遥遥领先的姿态跃居榜首。
见微知著,新区过去几年的表现从多个
■新区天天有项目,就是把项目当生命线,是真正在围绕项目提供服务。
■西海岸新区以海洋经济立题,承接新战略,努力成为海洋强国战略的支点。
■我们不怕被模仿,别人在赶时髦的时候我们正在创造新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