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纸”纷纷,绿色祭扫面临着啥难题?

2017-03-31 11:18:00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齐静

新锐大众 记者 齐静

  烟雾缭绕,纸灰升腾,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异味……每逢清明时节,在城市街道烧纸祭拜的人明显增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承载着人们祭奠祖先、追思故人的情感诉求。而这其中,“为逝者烧纸祭奠”的习俗最让人感到尴尬纠结。一方面是清明烧纸放炮的传统习俗早已深入人心,一方面却是焚烧纸张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火灾隐患。据中消协统计,全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更是高达百亿元。

  3月30日,在青岛工作的刘向武带着一家三口回老家高青县唐坊镇和店村,给逝去的亲人扫墓。他告诉记者,今年回家扫墓本来准备着黄纸和贡品,不过红白理事会通知今年村里不提倡烧黄纸,带来黄纸的,村里会统一收集起来处理。“虽然红白理事劝说大家不要烧纸祭拜,但估计还是会有人偷偷地搞。”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潘红春表示,虽然不少人认为绿色祭扫是好事,但选择放弃焚烧纸质祭品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焚纸祭祀仍是清明节最为普遍的祭扫形式。“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不少人认为只有烧了纸钱才算完成对逝者的祭祀,也有人觉得别人都烧纸祭拜,自己也应如此。”潘红春表示,宣传绿色祭扫新观念肯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对传统的祭祀观念“一刀切”,应该积极发挥各地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因地制宜探索绿色祭扫新形式。

  去年清明节前,莒县经济开发区慈恩园公益祠堂投资开发了逝者骨灰管理系统和电子祭拜系统,大幅减少了焚烧火纸祭祀等现象。“园内的电子祭拜系统非常方便,可根据祭拜者要求,对单个或多个逝者信息排版并发送到指定祭拜位的电子显示屏上,祭拜者可在指定区域能进行焚烧祭拜活动。”莒县经济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主任李廷斌介绍说,电子祭拜系统不仅满足了村民对传统祭祀仪式的要求,也解决了以往搬运灵坛、请出牌位等祭祀不便问题。目前,慈恩园祭拜区共设大型祭拜炉2个、祭拜台16个、祭拜位192个,每个祭拜位都设有一个无烟焚烧炉,能够有效避免空气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随着时间推移,园区将逐步倡导采用鲜花祭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文明程度。

  登录网上纪念馆,为逝者点烛献花;扫一扫二维码,观看逝者生平事迹、图片视频……除了前往墓园祭扫,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络祭扫。同时,围绕网络祭扫这一新形式,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现在离家外出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父母的祭日或清明节不可能年年回去,网络祭扫不仅能寄托对亲人的哀思,而且绿色环保。但更多的人觉得,网络祭扫比较敷衍,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亲自前往墓地祭奠亲人。“连墓园都不去,就在网上点烛焚香,感觉特别没有诚意。”济南市民王女士坦言自己无法接受网络祭扫。

  针对这些争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高丙中表示,要强调祭扫活动的核心价值、认识传统的本质,只要认同这个共同的价值,什么样的形式并不重要。“古代对于离家在外的人,也有一些习俗上的变通方式,如采取登高望祭的形式。网上祭祀也是如此。如果承载了生人与故人之间的记忆与情思,可以部分实现实际祭扫的意义。但如果认为点点鼠标就能完成祭祀仪式,这也就丢失了活动本来的意义。”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