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多人抢500个医养床位!公立、民办机构不平衡

2017-03-27 10:03: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陈晓丽 王小蒙

  济南养老服务中心是山东省和济南市重点建设的民生工程项目,由山大二院托管经营,设有500个医养结合床位。目前,已有2300多名老人登记排队。

  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解决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迫切。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床位周转慢,公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供不应求,在各种条件限制之下,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尚未形成规模。

  一住就是15年

  从精神矍铄到卧床不起

  24日中午12点,在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住院楼的托老病房内,护工正在忙着为老人喂饭。“醒醒,吃饭了!”住在这里的很多老人早已失去了咀嚼能力,叫醒老人后,护工把打成糊状的食物吸进针管,然后通过鼻饲管注入老人的食道。

  “我们收治的都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不少人身上连着医疗管路,数病缠身,普通养老院没有能力收治。”托老病房护士长许靖华说,有一位老人来这里入住前,所在的养老院几乎每周都要打120,最多的时候一周打了四次,实在没办法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这里的每间托老病房配有一名24小时责任制护工,吃饭睡觉都和老人在一起,全面照顾老人的生活,包括喂饭、洗澡、洗脚、大小便等,发现意外情况要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每天早晨和晚上,轮班的护士都要挨个仔细查看一遍老人全身。许靖华说,“绝大部分老人已经无法清楚表达,他们的需求主要靠我们发现。”

  据介绍,这里一共入住了62名老人,其中80岁以上的超过70%,还有14名90岁以上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达到57名,其余则处于半自理状态。按照所患疾病划分,患有两种慢性病的占33%,患有三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占46%左右,“能下床活动的不超过五个。”许靖华说。

  住在这里时间最长的老人今年已经86岁,从2002年搬来至今,已经15个年头。刚来的时候,还是一位挺精神的老人,如今由于恶性肿瘤等多种慢性病,需要完全卧床。

  “除了离世,老人极少主动出院,有时好几个月也没有一张空床。”许靖华说,正因如此,床位周转率极慢,“每天都有来咨询床位的市民,只能排队等待。”

  民办机构400个床位

  仅入住了40多人

  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袁魁昌介绍,今年春天伴随着山大二院南部院区试运行,济南养老服务中心的入住速度开始加快,截至目前,已经有2300多名老人登记排队。

  公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挤破头难入住”,与这一情形相比,民营养老机构则有些“吃不饱”。据了解,山东共有2600多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有200余家,内设诊所、卫生室的有1000余家。

  红夕阳老年公寓是济南最早一批医养结合型养老院之一。“院里配有数十名专业医护人员,还有两辆救护车,公寓里的心电监护仪、吸痰机等设备也比较齐全。”谈及养老院的配置和条件,院长张萍充满了自信,但说到入住率,她则有些无奈。“养老院有400多个床位,才入住了40多人,大部分床位都空着。”张萍说,作为一家民营养老机构,难免不被人了解和信任。

  张萍认为,医保的诸多限制也影响了红夕阳的入住率。“成为医保定点单位已经好几年了,但医保报销还是个问题,像我们院住了四个省直医保的,就不能报销。”张萍说,护理费用无法进行医保结算,不仅大大增加了养老成本,也成了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瓶颈。

  尽管医养结合型养老院需求极为旺盛,但记者调查了解到,现有的不少民办养老机构仍在观望,因为设置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并非易事。根据要求,养老机构要拥有200个养老床位才能提交医保定点申请,这对济南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来说,条件难以达到,积极性也就不高。

  “建医疗配套肯定是好,但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很多养老机构根本就不会去申请。”一名业内人士称,目前民办养老院三分之一面临亏损,根本无力扩大规模。据了解,山东省纳入医保定点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有100多家,还有近一半的机构医疗费用没有纳入医保支付。

  “虽然养老院申请医养结合的条件放宽了,但配备医护人员的人力成本非常大。”济南富翔老年公寓院长孙煜航说,该院从2003年建院就开始和医院合作,2014年才成功接入医保专线,申请过程用了近两年时间。如今他要申请医养结合,现有的六名医护人员显然不够,按要求医护人员配置至少得增加十倍。

  除了内设医疗机构,也有养老院寻求与医院合作,但由于回报率较低,养老院得达到一定的人数和规模,医院才愿意托管。有业内人士称,大医院一个床位一年能有上百万元的营收,而托老病房利润很薄,有的甚至赔钱。对此,历下区人民医院院长王振东表示,“虽然政府对每个床位有补贴,但从我们托老病房来看,除去运营成本,并没有多少盈利空间。”

  “相对于传统重点业务,对医院来说医养结合属于陌生的领域,如何开展业务没有成熟的经验,也是不少医院热情度不高的原因。尤其是对于三甲医院来说,现有的诊疗服务已经在超负荷运转。”袁魁昌表示。

  尽管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但张萍认为,实际的支持力度并不大,她甚至不得不用医院的收入来贴补养老公寓。“近年来养老院投入几千万元,相关部门的补助不过几十万元。”

  养老需求年年涨

  专业人才却不够

  王桂英的老伴92岁了,在一次脑中风后卧病在床,因为照顾不了他,家人把他送进济南富翔老年公寓,现在住了快两年了。“公寓里有药房和医生,头疼感冒的病都能看,他用的治前列腺的药也能在这儿拿到,挺方便的。”王桂英说,对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当时选择富翔也是看到这儿有医疗室,小病不用再跑医院。

  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这种刚需正在逐步释放,近年来,我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据山东省卫计委统计,我省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9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比例超过19%,数量居全国首位。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2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达22%以上。

  与此同时,需要长期医疗护理的老年人数量逐年增多。2015年底,全省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370万,占全省老年人总数的19%以上。初步测算,到2020年,全省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将达441万人。

  据介绍,目前我省1900多万老年人口中,约97%居家养老,2%依托社区养老,只有1%左右能进机构养老。山东要实现9064(90%居家养老,6%社区养老,4%机构养老)的目标,养老机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然而,眼下养老服务人员少成了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王振东表示,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员中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三分之一,取得职业资格的就更少。由于养老服务的工作性质,可能要为老人端屎端尿、翻身喂饭等,而且老人情绪有时波动较大,护工工作辛苦并且待遇不高,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以我们医院托老病房为例,护工大部分是四五十岁、学历不高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虽然肯吃苦受累,但很难做到专业。”

  无论是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直处于人手紧张状态,应对原有工作已是加班加点,很难再额外为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就专业医护人员来说,供需失衡矛盾日益突出,亟需在传统医学教育中增加老年病、老年护理等专业毕业生培养,增加老年护理的相关知识和专业训练,通过职业教育体系,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养老工作。”袁魁昌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晓丽 王小蒙)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 山东投四百亿“全面改薄” 惠及460万学生

    置顶1.jpg

    山东省“全面改薄”规划覆盖全省15个市111个县(市、区)的9765所项目学校,规划投入420.88亿元,建设校舍2139.47万平方米,运动场2207.7万平方米,生活设施、教学仪器设备等投资80.06亿元,惠及460多万名学生。[详细]

    03-27 08-03中国教育报
  • 山东省考乡镇岗有点冷!有岗位招3人,审核通过仅12人

    置顶2.jpg

    但今年乡镇“本土人才”岗位报名有点冷,济阳县仁风镇人民政府机关岗位计划招录3人,审核通过的仅有12人。今年,青岛市首次设置面向本土优秀人才岗位,平度市辖区乡镇机关公共事业管理职位计划招录2人。 [详细]

    03-27 08-03齐鲁壹点
  • 济齐黄河大桥成功合龙 济南携河发展时代将要到来

    置顶3.jpg

    济齐黄河大桥合龙,将助力济南“携河北跨”发展,振兴黄河两岸经济,突破“东西狭长”的城市结构。黄河两岸加速融合  随着“北跨”、“携河发展”战略的推进,黄河两岸园区、物流、现代农业发展都得到了实惠,产业转移、城乡融合加速。[详细]

    03-27 08-03济南日报
  • 青岛公租房轮候排序规则微调 现公开征求意见

    置顶4.jpg

    近日,青岛住房保障网发布公告称,对《青岛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排序规则(试行)》进行了修订完善,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介绍,2014年,岛城曾发布了《青岛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排序规则(试行)》有关规定,该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6年12月22日。[详细]

    03-27 08-03半岛都市报
  • 2月份,德州市城市信用状况全国排名第11位

    德州新闻网讯26日,记者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2月份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据悉,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计划5月底完成一期20个部门的数据归集,开展县级信用示范建设和市直重点领域示范建设。[详细]

    03-27 10-03德州新闻网
  • 德州12家企业组团赴京揽才 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8人

    3月22日至23日,市人才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华鲁恒升、景津环保、双一科技、泰山体育等12家企业参加“北京化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现场发布人才岗位需求300余个,涵盖机械化工、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详细]

    03-27 10-03德州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