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左)与同事一起研究标本。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丰
通讯员 刘海青 车璐
一部网剧《法医秦明》让法医这个职业“火”了。很多观众认为,法医是神秘的,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案发现场,让尸体“说话”,为警方破案提供方向和重要依据。那么,法医平时是如何工作的?法医只和尸体打交道吗?……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近日,记者走进崂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技术科,揭秘法医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今年40岁的李辉,是有着15年丰富经验的“老法医”,他在读了5年临床医学后,又到中国刑警学院法医学系进修,2002年被分配到崂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技术科。“刚到部门里,我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要跟着师父出现场,从读课本的学生到解剖尸体的法医,还是需要一个过渡的。”李辉谦虚地说。每次出刑事案件现场,李辉和同事们都会穿着警服,佩戴手套、口罩、鞋套、帽子,这不仅是保护现场和尸体也是保护自己。“很多人都好奇法医的工作是怎样的,其实除了现场勘查,活体损伤检验也是法医的工作内容。”
■尊重事实
蹊跷案件教会他入职第一课
2002年夏天,李辉入职后经手的第一个案子,让他印象深刻。8月初的青岛已经进入高温季节,刚刚吃完午饭的李辉,便接到电话,称有人在北宅山上发现一名已经死亡的中年女子。李辉和同事一同驱车赶往现场,离着案发地还有几百米,便能闻到一股恶臭,尸体在高温的环境下腐烂加剧。然而更让李辉吃惊的是,尸体呈现的状态极为古怪,这名女尸背靠一块大岩石,脖子上吊着一根细线,细线的另一端拴着一块石头,垂在女尸倚靠岩石的背面,在垂吊石头的作用力下,导致该女子最终窒息死亡。
“案发现场第一眼看上去,很容易主观臆断为他杀,然而经过对尸体解剖分析,以及现场证据搜集,最终断定该女子为自杀。”李辉告诉记者,做法医最忌先入为主,一定要根据事实说话,挖掘出尸体隐藏的秘密。
■观察入微
尸体结膜出血点指认真凶
除了错综复杂的现场,法医经常还必须要面对来自家属的抗拒等外界信息的干扰。2013年初的一个寒夜,晚上9点左右,基层派出所接到报案称,辖区荷花社区一居民在自家房顶上掉下来摔死了。“派出所打电话咨询是否需要检验尸体。虽然死者姐妹和丈夫没有别的意见,但我接到电话后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也立即驱车前往。”在现场,李辉发现死者已经被穿上寿衣,家属坚决不让法医进行尸检。
“家属的态度十分令人生疑,只有先稳住家属的情绪,才能离真相更进一步。”李辉不再要求尸检,而是近距离观察死者。死者双侧睑球结膜有出血点,口鼻周围有挫伤。“这是典型的窒息征象,死者极有可能是被捂压口鼻后窒息死亡!”意识到这一破绽,李辉立即让派出所民警控制住死者丈夫,经过突审,死者丈夫供认罪行。千奇百怪的案件都不可复制,所以法医要尽力找寻线索,让逝者沉冤昭雪。有案件就要去勘查,要是怠慢了,案发现场就可能会发生变化,增加破案难度。
■书迷父子
《法医秦明》里找破案灵感
在李辉的眼中,最近大火的网剧《法医秦明》作为一部偶像剧让众人了解法医这一职业是有益的,但从专业性来讲只点到了表面——法医是警察,接触死者揪出案件背后的真相,但这真相不是光要耍帅、动动脑筋就好,找寻真相需要的是物证、数据分析,这背后都是实打实的时间和技术。
“毕竟影视作品需要进行改编和美化。”李辉说道,私底下他和儿子都是《法医秦明》作者的粉丝,“算起来我和秦明还是直系师兄弟呢,我跟儿子都喜欢看破案、侦查类书籍,像秦明的小说,家里有5部,每部我都读了三遍以上。”然而李辉看小说可不是为了解闷。“法医的经验能帮上大忙,优秀的法医都是靠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固若金汤的基础知识,有时候从书上还能得到灵感呢!”李辉笑着说道。
■火眼金睛
1400余份鉴定中揪出伪造案例
李辉的“徒弟”崔虹飞是崂山分局6名法医中唯一的一名女法医,可说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日常工作强度大,偶尔还很“重口味”,对女孩子来说是不小的考验。2013年,崔虹飞医学硕士毕业后,通过省公务员统一考试考入崂山分局。与法医专业毕业的李辉不同,对崔虹飞来说主要还是一个心理上的角色转变。
“法医鉴定不一定会采纳医疗机构出具的检查报告,有许多当事人并不理解,甚至出现伪造检查报告、伤情企图获利的情况。”崔虹飞说。虽然工作时间短,但她却已炼出一双火眼金睛——经手的1400余份伤情鉴定中就揪出3例伪造伤情的案例。
虽然李辉和崔虹飞都是出于热爱而从事法医工作,但也会受到社会无形的偏见。“即使别人理解不了,也会继续做下去。”李辉说。他们经常面临案件当事人的误解、亲戚朋友的偏见。而他们无怨无悔,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只为寻找真实的证据,确保法律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