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女酒仙”每天少则喝8两 60年没醉过

2017-02-17 18:33:36 来源: 中国山东网 作者: 刘彦谷

92岁高寿,已经让人羡慕不已,然而在广元市剑阁县有一位92岁的老奶奶,不仅身体倍儿棒,据说还能每天喝将近一斤的白酒,更是让人称奇。这位老奶奶名叫王建清,是剑阁县香沉镇东沟村人,老人爱喝酒能喝酒,早已被当地村民传为佳话,被称之为“酒仙”。2月16日,记者专程来到王奶奶的家中,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酒仙”。

口渴喝酒

几乎不曾喝醉过

香沉镇位于剑阁县南部,与苍溪、阆中、南部三县接壤,王奶奶就生活在这个地方。说起村里有个酒仙,东沟村几乎无人不知。“是的,村里确实有这么一个人。”面对记者的疑惑,村支书斩钉截铁地说道。王奶奶所在的东沟村三组组长也对王奶奶啧啧称奇,“她太厉害了,几乎每天都要喝,没得几个人能够喝赢她。”

16日,王奶奶跟随二儿子赵子林来到普安镇生活,在赵子林的家中,记者见到了王奶奶。虽然92岁高龄,脸上也布满了皱纹,但王奶奶看起来依然面色红润,随时都是面带笑容,十分亲切。交谈中,王奶奶思维敏捷,头脑清晰。一说起自己喝酒的事,王奶奶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起来。

王奶奶告诉记者,她3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喝酒了。“我们家里面的人都喝酒,有一次有客人来,一起吃饭,当时自己只是抿了一点,感觉不错。”王奶奶回忆到, “等客人走了,我就悄悄地喝,从此就开始喝上了。”60年来,王奶奶几乎每天都要端起酒杯。“除了每顿饭喝之外,口渴了也要喝,每天少则八两,多则一斤多。”王奶奶的大女儿赵子惠向记者透露,虽然每天要喝这么多的白酒,但她几乎从来没有喝醉过。

在赵子林家中电视柜前,摆放着三个5斤装的白酒壶,里面都是当地自酿的高度白酒,这些酒都是给王奶奶准备的。16日下午,在与记者交谈中,王奶奶说口渴了,就自己走到酒壶前,拿起一个三两大小的铁盅,倒了满满一盅酒,边谈边喝。

“我两顿不吃饭可以,但是没有酒喝就难受。”王奶奶说,“以前出门干农活,别人都是带的饭和水,我只需带点馒头,带一壶酒,口渴了就喝上两口。”

粗粮为主

90多岁依然能下田

记者采访时,王奶奶端坐在沙发上,目光炯炯有神,时而还要起来活动一下,看起来非常精神。“我从来不用拐棍,用不着。”说话间,王奶奶起身快速走到另一张沙发上,从身形上看完全不像90岁高龄的老人。

赵子林说,母亲平时都住在香沉老家,除了自己洗衣做饭,经常还一个人下地干活,即使现在92岁,也依然能够下田挖地。“前几年,80多岁的时候,我们那儿砍树,有一棵碗口粗的树,我都抬不起,她一个人扛起就跑,把我们都吓到了。”

王奶奶说,她平时以粗粮为主,爱喝稀饭。与她的酒量相比,饭量就要小得多,一顿饭也就能吃啤酒杯大小的一团米饭。

除此之外,王奶奶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特别是文艺类节目,对赵本山、潘长江等都非常熟悉。最不喜欢看的就是动画片,“那个太幼稚了。”惹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八个子女

个个都很能喝

王奶奶有八个子女,除了大儿子10多年前脑溢血去世外,其他几个子女现在过得都不错,分别住在成都、绵阳、广元、剑阁等地,虽然平时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一大家人非常和睦。当日,在二儿子赵子林家中家中,大女儿赵子惠和二女儿赵子雪都在现场。几个子女虽然都是六七十多岁的“老人”,但看起来都非常年轻。

说起母亲喝酒的事,几个子女表示,母亲确实爱喝酒,前几年,担心大量饮酒对老人身体不好,还阻止过一段时间,但后来给老人体检身体,发现她的身体很好,也就不再阻止。

记者了解到,除了母亲喝酒外,几个子女都要喝酒,且酒量也不小。二儿子赵子林每天也要喝酒,状态好的时候,一顿喝上一两斤都没问题。大女儿赵子惠年轻的时候也是当地出了名的高手,很多男同志都不是她的对手。只是现在年龄大了,喝得少了些。“他们这家人都喝得,就是我喝不得。”说话间,大女婿开起了玩笑,引得大家都笑了。

就在记者采访当日下午,大女儿赵子惠正准备接母亲到绵阳生活一段时间。赵子惠还透露,“酒早就给她准备好了,除了枸杞大枣酒还有桑椹酒等,总共给她泡了20多斤。”

医生检查

喝酒并未影响老人身体

去年,赵子林带着母亲到当地剑阁县中医院进行体检,检查完发现,老人除了有一些腰椎颈椎等老年病之外,并没有其他疾病。“我们通过检查发现,喝酒并没有对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她的肝脏及其他器官都非常好。”剑阁县中医院门诊副主任医师赵子凡说,如果换成别人这么喝酒的话,估计早就是酒精肝了。

赵子凡和王奶奶是一个村的,赵子凡回忆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晓得王婆婆特别能喝酒。”赵子凡表示,王奶奶之所以能够这样喝酒,估计是跟她自身的个体差异、生活习惯以及家庭遗传有一定关系。“虽然王奶奶能够这样喝酒,但并不建议普通人大量饮酒。”

余东华西城事读本记者刘彦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推荐阅读
  • 今年我省“政府账本”这样安排,看哪些领域支出最多

    置顶1.jpg

    每个家庭都有一本记录家庭成员开支的“家庭账单”,与之类似,政府也有一本关乎国计民生的“政府账本”,这就是预算。为此,在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方面,安排140.06亿元,比上年增加30.84亿元,着力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发展动能转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详细]

    02-17 09-02大众日报·山东榜单
  • 山东大学生就业怎么样?本科就业率最高是农学,你猜到了吗

    置顶3.jpg

    报告显示,去年山东50.94万非师范类毕业生中,有47.82万人落实了就业单位,总体就业率为93.88%,较2015年增长1.47个百分点——就这一点来看,山东大学生就业率很不错。在就业城市选择上,山东省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意愿明显,有74.96%的毕业生选择在山东就业,主要集...[详细]

    02-17 09-02新锐大众
  • 济南:气温上蹿下跳昨如春今如冬!下周或有雨雪最低温-3℃

    置顶2.jpg

    最近几天济南一直晴朗,营造出春天的感觉。据目前气象资料分析,16日傍晚到17日济南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18~20日相继出现南风北风;19日夜间~24日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持续下降。“大风天气从16日夜间开始影响济南,预计17日阵风6~7级,18~20日南风转北风都是4~5级,...[详细]

    02-17 09-02生活日报
  • 青岛将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 信用情况与考评选拔挂钩

    置顶4.jpg

    青岛将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并将公务员守信、失信情况与其考核、评优评先、选拔使用等结合起来。近日,青岛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青岛市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进行部署。[详细]

    02-17 09-02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 2020年青岛建成东北亚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

    邮轮港区与重要交通设施及市区主要旅游景区间便捷连接  巩固现有日韩主力航线,加快开辟中国台湾、朝鲜及远东地区的邮轮始发航线,逐步开发到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地的中长途航线 [详细]

    02-17 19-02青岛新闻网
  • 济南公布十大案例,隧道内停车引追尾负全责

    车停着不动发生事故肯定是对方全责,这是许多驾驶员固有的观念,实则不然。还有一起去年8月份发生在旅游路龙洞隧道的追尾事故,违停驾驶员因为在禁停的隧道内停车,被交警判定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详细]

    02-17 19-02齐鲁晚报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