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2016年底,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名单“出炉”,泰安市委老干部局名列其中,成为我省唯一一个被表彰的市级老干部局。
成绩的背后是担当。近年来,泰安市委老干部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以大组织、大服务、大教育“三大理念”为引领,以“增添正能量、提升幸福感”为目标,以广大老干部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老干部工作改进创新、转型发展,为加快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近日,记者走进这里,探秘老干部们的幸福感。
□ 本报记者 郑 莉
“安家工程”增强凝聚力
泰安市委老干部局着眼满足老同志的政治归属需求,积极构建以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为主导、党支部为核心、社团组织为补充、公益志愿服务组织为延伸的组织体系。
市县两级全部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加大离退休干部非建制性党支部建设力度,组建志缘、趣缘、业缘、地缘“四缘”党支部,建立离退休干部网上党支部。
实施离退休干部“安家工程”,推行党员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双重管理”制度,建立为离退休干部党员过“政治生日”制度,把每一名离退休干部党员都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加强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成立老干部志愿者协会,全省老干部志愿者活动在泰安市启动,为有组织地发挥老干部作用搭建了平台,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推广泰安市做法。鼓励组建多种形式的老干部社团,探索建立离退休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组织,目前全市已成立各类老干部社团组织100余个,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被评为全省老年书画工作先进集体。
多样化服务满足不同需求
泰安市委老干部局着眼满足老同志的服务需求,积极搭建平台、改进方式,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服务。
依托市干休所,建成使用老年人才库,建立老年人才服务中心,推动干休所顺利转型。市、县两级建成老年人才信息库,目前已采集存储老年人才信息16338名,实现了全市老年人才交流一张网、一个库、一体化运作,为老干部养老服务提供阵地,为老同志发挥作用牵线搭桥,先后推介到岗到位1700余人。泰安市建立老年人才库、成立老年人才服务中心的做法被中组部老干部局确定为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
不断提高“三个机制”保障水平,确保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据实报销、生活补贴及统筹外增加待遇落实到位。对离休干部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开设就医“绿色通道”,实施健康关爱行动。制定离休干部特殊困难帮扶办法,市、县两级均建立离休干部特殊困难帮扶机制。
“大教育”推进文化养老
泰安市委老干部局着眼满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老年教育新模式,帮助老同志提升自我价值,实现文化养老。
目前,全市共有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4所,省级示范老干部活动中心9处,市级示范老干部活动室72个,市老年大学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敬老文明号、全省老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在全省率先推进“老年教育进社区”,依托辖区内培训机构和驻地单位、社区的学习、活动场所,建立形式多样的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建设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城区86个社区都设立了不同形式的“社区课堂”,吸纳老同志5000余名。坚持把政治学习和正能量活动相结合,开展“建言献策,释放正能量;志愿服务,传播正能量;教育宣讲,弘扬正能量;展示展览,彰显正能量”4个系列14项活动,发挥老干部在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正能量。
举办全市老干部文化艺术节、书画摄影作品展、迎春联欢会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参加各级举办的老干部文艺展演、比赛,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日前公布的2017年春节黄金周全国各地旅游情况排行榜中,“好客山东”以160.1亿元的旅游总收入、1856.5万人次的游客接待人次暂列第五。 [详细]
大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各省市电影票房排名,居首的是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其次则是:上海、北京、四川、湖北、山东。大数据监测,选择以旅游方式度过春节的人数,山东在全国各地市排名第六,仅次于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详细]
节后楼市不温不火,房贷市场情况如何?在限购和调控的大背景下,利率优惠还会有吗?记者走访了解到,从元旦之后,山东不少地市的银行就已着手开展房贷调控行动,“降贷”“提利率”甚至“停贷”情况已经出现。 [详细]
元宵节即将来临,从10日起趵突泉公园周边将迎来交通流量高峰,赏灯期间,交警根据交通流量对五三桥、趵南岗、解放桥等路口实施交通管制;进园游客则按照“三门进、三门出”的规定大范围单循环观灯…… [详细]
昨日,记者从全市住建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6年,全市208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81.33亿元。2016年,计划对全市121个老旧住宅小区实施整治改造,截至年底已全部开工,其中有96个小区完成任务,竣工率79.3%(全省平均竣工率36.5%)。[详细]
2月10日,济宁市人社局印发《济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在市、县、乡、村四级全面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点登录、全市通办”,建成覆盖全市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