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难题成创业机遇

2017-01-21 06:16:59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石如宽 戴玉亮

2016年,寿光市农作物秸秆产量达140万吨,蔬菜废弃物年产量达100多万吨。过去,大量秸秆成为废品,污染环境。如今,寿光探索农业废弃物处理新模式、新技术。

寿光市奥诺生态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进高级农艺师张昌爱,以蔬菜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生产生物沼气和沼液冲施肥、沼液液体肥等有机肥。

据了解,为提高企业处理蔬菜秸秆的积极性,寿光出台蔬菜废弃物循环利用暂行管理办法,对年处理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的企业,财政给予补贴。

2017年,寿光计划通过第四批双百人才计划,引进东华大学教授隋晓峰来寿光创业。隋晓峰有一项技术,可以从植物秸秆中提取纤维素作为肥料缓释剂,深化对蔬菜秸秆的开发利用。

“通过政策扶持,引进企业和人才,寿光实现生态循环农业的有效探索。”寿光市农业局局长张茂海说。

在2104年,寿光亿嘉农化有限公司,通过“双百人才”计划,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宝聚。李宝聚对蔬菜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完成了温室蔬菜疑难性真菌病害、细菌性病害与土传病害的3种绿色杀菌剂产品的产业化,建立了10种重要的蔬菜真菌、细菌病害与线虫防治的防治杀菌剂活体筛选平台,并为企业培养了一支杀菌剂研发与技术型推广人才。

“这些绿色杀菌剂,药物残留很少,这样蔬菜品质就上去了。”寿光市洛城街道留吕村黄瓜大棚种植户刘大胜说。

寿光欣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开始与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潍坊科技学院等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建立生物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借助双百人才计划,欣禾生物引进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李良俊。

在寿光,李良俊指导菜农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套餐肥施用技术。“水肥一体化,按照蔬菜所需要的营养比例配比营养液,实现了精准化,节水、节肥都在50%以上,省工80%。”李良俊说,

目前,寿光推广水肥一体化的蔬菜大棚已有10万亩,亩产平均提高30%以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