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园里绽放创业之花

2017-01-21 06:16:09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都镇强 杨国胜

  许梦强向记者介绍玫瑰加工设备。

□ 本报记者 都镇强 杨国胜

1月13日,腊月十六,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岞山街道的不少村民已经开始“忙年”,而祚安生态休闲农业基地仍然忙得热火朝天,丝毫没有停工休息的意思。“今冬玫瑰苗订单特别多,河北、西藏、贵州等地方都有订单,我们计划培育200万棵苗。虽然到了忙年的时候了,但我们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育苗上,至少要忙到除夕夜。”祚安生态休闲农业基地生产负责人许梦强告诉记者,春节后就要集中发货,所以趁春节期间忙一把。

当天刚过了晌午,室外阳光明媚,但温度依然只有2℃左右,趁着农闲在基地打工的村民们却不顾严寒,围坐在室外,选枝、剪枝、插枝、育苗,有序地进行玫瑰苗的冬季育苗。“现在这个季节地里的农活都忙活完了,来这里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一天能在这挣个百八十块。”在基地打工的村民赵莉欣边忙活手中的活边向记者说道。

从工人手中取过剪刀,记者学着选枝、剪枝,不一会儿就感到了手脚冰冷,滋味着实不好受。刚剪了几个玫瑰枝,许梦强就叫停了记者手中的活:“病弱枝不能选,太细、太老的枝条也不能选,必须选当年生的枝条,而且枝条要剪到12厘米左右,在高温大棚里插枝20天左右就能生根成活。但你剪得枝条长短不一,而且还有不少弱枝,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无法生根。”

闲聊中记者得知,今年22岁的许梦强是潍坊职业学院2016届毕业生,大学还未毕业就和同班同学杨升栋一起谋划着创业梦。俩人学的是园林技术专业,加之杨升栋的父亲从事苗木培育近20年,于是,两个人将创业的目标瞄准了苗木和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基地。由于将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了生产中,至今他们还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室,只是借助基地厂房的一角进行办公。而许梦强和杨升栋就在离基地不远处街道小学提供的两间宿舍住着。

最初,想结合专业进行绿化月季苗的培育与销售,在潍坊各县市区跑了一圈后,选择到峡山区岞山街道流转土地。“在岞山街道考察土地时,发现街道有种植玫瑰的先例,加上我们征求学校教授的意见,发现冷香玫瑰种植很有市场前景,于是我们决定进行玫瑰种植。”正在青岛学习电商运营的杨升栋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们于去年3月份注册了潍坊市峡山区祚安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并已经流转了500亩土地,专门引进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共同培育研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二次杂交新品种玫瑰。

由于刚创业不到一年,杨升栋与许梦强选择将最擅长的育苗销售当成主要业务。为了让创业项目能够顺利发展,他们还专门聘请了潍坊职业学院专家窦京海老师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由于玫瑰育苗需要当年生的枝条,面对已经成熟的500多亩玫瑰花冠,杨升栋与许梦强决定将产业链拉长,在去年5月份,花费23万元购置了一台全自动化的低温烘干机。许梦强告诉记者,加工的玫瑰花冠颇受欢迎,主要依托于周边县市区的商场进行销售,由于产品质量的可靠,现在许多外地客商也慕名而来进行洽谈,并点名要求他们生产更多的附加产品。

除种植玫瑰外,还与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汉平合作,在基地共同培育推广药食两用的贵妃菊,并已经开发了贵妃菊花茶,与玫瑰花冠一同成为了企业深加工的产品。在杨升栋与许梦强看来,由于他们培育的玫瑰与贵妃菊,不但具有知识产权,除用于绿化苗木外,还能拉长产业链,通过对花冠的深层次开发,发力精油、酱、露、胶囊、片剂、饮料、食品等系列产品,未来市场开发空间及加工增值幅度都颇大。

就在前不久,峡山当地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看准了玫瑰产业的前景,主动与祚安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提出合作,并提供厂房、设备及800亩土地,共同发力玫瑰花冠深加工生产项目。“过了年,我们就立马行动起来,前期准备再上四台设备,开展玫瑰花冠深加工项目。我目前正在青岛一家电商企业跟班学习,准备回去拓展电商渠道,让我们深加工的产品能够有更好的销售渠道。”主管销售的杨升栋说。

将基地变成花海,是两个小伙创业初期的梦想。如今,经过近一年的尝试,他们的玫瑰苗凭借适应范围广、抗性强、产量高、用途广范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而作为大学生创业,两位小伙也采取了与其他苗木生产企业不同的销售路子,他们不但提供苗木,还会对购买客商进行产业布局策划,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到今年4月,你再过来看看,这里的玫瑰种植规模将更大,真正成为一片花海。而我们的创业梦就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与结果。”许梦强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