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棚改3520片区 手里没钱的居民对拆迁既盼又怕

2017-01-11 07:30: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孟燕

  在周边崭新的高楼大厦包围中,位于济南凯旋新城北侧、经十路以北的3520北区及周边棚户区,一排排低矮破旧的平房和简易楼房,仿佛让人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今年,3520北区及周边改造已经列入省市重点棚改项目。在不久的将来,这片曾与城市发展隔绝的片区将重新纳入城市流光溢彩的生活中。

  “小年轻肯定都不知道3520厂了”

  “你们这些小年轻肯定都不知道3520厂了,3520解放鞋知道吗?”62岁的门头房的老板李济安叹了一口气。坐在透风的平房里,他开始回忆,3520是军用品工厂,主要生产布鞋、胶鞋。他的父亲是胶东人,解放前转业到了3520厂。

  9日,济南的天气有些寒冷,站在3520北区低矮简陋的联排平房内,周围是连片的高楼,经十路上是车水马龙喧嚣而过。但是这些繁华景象好像与这里的生活毫不相关。

  低矮平房靠着经十路的一排都改建成了经营鞋靴、军大衣生意的门头房。只有从这些才能看出当年3520工厂的影子。

  “厂里老一辈大部分都是当兵转业的,胶东人能占到95%左右。我是1975年进的厂,顶替的老父亲。”李济安说,他先是在车间匝鞋帮子,之后就到机电科干维修。“当初厂子红火时,有2000多人,是济南西部比较大的工厂。效益好时,在这周边建了平房和楼房宿舍,还有图书馆、澡堂、俱乐部、电影院,周边还有轴承厂和机械厂。”

  李济安回忆,他们一家两位老人和三个兄弟共五口人,最开始住在平房内,后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盖起了楼房,又搬到了楼房内。“这些平房年代可久了,我记事时就有了,得五十多年了。有24平米2间一户的,也有单户18平米的。当时穷,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有的人家七八口都挤在一间屋子里。”

  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厂子效益一年不如一年,职工有的下岗,有的调走,有的自谋职业。“2003年,厂子搬到了平阴。这里的厂区卖了,就是现在对面的凯旋新城。”

  繁荣散去,变成被高楼包围的“贫民区”

  和李济安一样,3520北区的不少老住户也经历了从繁荣到萧瑟的过程。李济安办理了内退,在这里租了门头房,2005年开始做生意。平房内摆满了成箱的货物,里面用来放货,外面是私自搭建出来的棚子,特意留出一块屋顶用来透光。“在这租房子做生意的,大部分也是以前厂里的职工。”他支起胳膊,陷入了思索。

  3520北区低矮简陋的联排平房,电线乱如麻,小路泥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孟燕 摄

  3520北区及周边棚改项目共涉及14排平房和6栋楼房,每排房子前都贴上了改造的通知。红砖建起的平房区内,道路泥泞,两侧堆满了厚厚的落叶和各种垃圾。屋顶上布满了密如蜘蛛网的电线。

  不少居民家的木门已经残缺,铁门则是锈迹斑斑。几乎每户居民都在自己的屋外,用篷布搭起了小屋,用来做厨房或者堆放杂物。洗过的衣服晾在屋外随意搭起的铁丝上,随风飘动。陌生人走过,一片犬吠声此起彼伏。

  一位老人一边颤巍巍走着,一边向记者抱怨,她已经在这住了快三十年,当初的老邻居们有条件的早已经搬离,只剩下一些走不出去的老人以及来济南打拼的外乡人租住。“这里快变成贫民区了,到处是私搭乱建,到处是垃圾,夏天漏雨,冬天没有暖气,上厕所得去外面的公厕,洗脸刷牙洗头都在屋外的水池子里。”

  租户王先生抱着1岁的孙子在门口转悠。“我在海鲜市场附近卖菜,这里租金便宜,一个月几百块钱。”正值中午,屋外飘过的做饭的浓烟让孩子咳嗽了几声。“要拆了,只能年后来了再找地方住了。”

  “末了末了,这次真要拆了”

  槐荫区营市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3520北区及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负责人王炳国表示,这个项目用地范围内共有496户居民房屋需征收,主要为3520工厂宿舍、济南铁路局公房。“现状就是以平房、年代较久的多层楼房、旧厂区为主,居住环境差,配套设施不健全。”

  3520北区低矮简陋的联排平房,已经贴出了改造通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孟燕 摄

  对于即将到来的拆迁改造,绝大多数居民都是支持的,甚至有老人已经开始收拾家当,准备搬离。但是要离开住了几十年的老地方,不少居民心中还是有些对未来不确定感的忐忑和担忧。

  今年84岁的房恭孝老人,是3520厂的老职工,从1982年就搬来这里居住。多年前老伴已经去世,女儿偶尔过来照顾,平时陪伴他的就是一条宠物狗。

  “这个房子50多个平方,两室一厅,最好的是卫生间在阳台上。”老人念叨着,几十年来周边居住环境是越来越差了。“前些年看着经十路南侧起了高楼,这里周边也起了高楼,想着这里也快改造了,后来西边还建了小公园,这里改造还是没动静。”老人说,他寻思着改造可能没戏了,在2012年重新把房子进行了装修,铺了地板砖,还狠了狠心装了暖气。

  “年纪大了,冬天支炉子,买煤送煤运煤渣,老人的体力跟不上了。前两年还通了煤气,想着就在这养老也挺好。”老人说,“末了末了这次真要拆了。”

  老人的女儿透露,老人也有自己的担忧。“爹这个岁数了,如果等着回迁,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要是拿拆迁款买新房子,现在房价这么高,不知道能买到哪个位置什么样的房子。”房女士说,老人去年住了4次医院,退休金基本花在了生病住院上。

  “既盼着拆迁,也害怕拆迁”

  今年48岁的王进住在3520北区宿舍的简易楼房里,他和76岁的老父亲都是原来厂里的职工。他们一家三口和老父亲挤在一套50多平的房子里。房间里水泥地板已经磨得坑坑洼洼,客厅里堆满了杂物,放了一张桌子、一张沙发、一台饮水机,就已经满满当当。裸露的电线和随意挂着的毛巾更显杂乱无章。客厅靠近卧室的一侧支起了炉子,上面放着两个大烧水壶,墙壁已经被熏成了黑色。

  老父亲正坐在一间卧室的沙发上翘着腿听收音机,另一间卧室里摆着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双人床,王进20岁的儿子正斜靠在床背上玩手机。

  “就是这样的条件,从心底里说,我真是盼着拆迁改造,但是也害怕拆迁改造。”王进坦言,他是1985年进了厂子,后来厂子效益不行了,前些年上班时最高一个月也就拿八九百块钱,后来下岗后就没有收入了。现在在给一家单位做保安。

  “拆迁了住的好了,给儿子说个媳妇也容易。为什么怕呢?咱没钱,怕花钱啊,我们这整个院都是困难职工,虽然有补偿,但是置办新房子怎么也得自己添些,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王进坦言。

  为了让片区棚改居民安心,3520北区及周边棚户区改造指挥部的30多名工作人员也在日夜奔波。2016年12月13日,项目部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逐一入户,采用协商方式选定评估机构,协商期内协商登记462户,比例达到87%,超过协商选定评估机构规定的三分之二的要求,选定2家房屋征收补偿房地产价格预评估机构。

  “今年1月3日入户评估顺利进行,现在已经完成93%的被征收房屋入户评估工作。这样片区居民的心里就暖了。”王炳国强调,这里规划性质为居住及配套公建,改造后将融入城市发展的大环境中。

  六七十岁了,或许能结束蜗居生活

  3520北区及周边是2017年省市重点棚改项目。这里是即将消失的棚户区,对于二药项目棚户区居民来说,不少人已经住上了新房,心里也踏实了。

  “你说我们老了老了不干活了,还有这样的福气!”去年,在二药棚改项目中,77岁的徐庆兰老人用拿到的安置款买了一套百平新房子,结束了蜗居生活。

  1964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徐庆兰和丈夫陈立芳扔下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主动去了秦岭深山里。“那时候大儿子还不到2岁,小儿子刚满8个月。这一去就是25年,退休后1989年我们回到济南。国家那时候也不富裕,还给我们分了一套23平的公房住。”徐庆兰感慨。

  这套23平的房子就是位于南辛庄中街二药片区的旧房,徐庆兰夫妇住了快30年。“进屋就一张床和桌子,吃喝都在这屋里,连个插脚的地方也没了。一年四季都得生炉子,六七家用一个电表,40户用一个水表,做饭在公共走廊上,厕所得去外面上。”徐庆兰坦言,旧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跃进楼”,当年一个星期盖一栋,没有水泥也没钢筋,石头风化,已经被鉴定为危房。

  去年5月份,徐庆兰夫妇用政府给的数十万补偿款,在孔村小区买了套二手房。“我和老伴说,天上掉馒头了,真没想到家里能这么好!客厅有阳台,阳光照进来特别暖和;小卧室放了高低床,孩子们能来住;还有电梯,不用费劲爬楼梯了。”她和81岁的老伴陈立芳甚至有些愧疚,“这次我们是沾了国家的‘大便宜’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孟燕)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