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一丈屏 半隐半现人间态

2016-12-03 06:17:25 来源: 半岛都市报 作者: 刘依佳
最近,因为毛姆短篇小说集中文版的陆续出版,许多文艺青年对这位“内心重口味,表面很优雅”的大文豪产生了兴趣。但你是否知道,毛姆在1920年短暂的中国之行中,对一件器物情有独钟:屏风,并以《在中国屏风上》之名,结集出版了他其间记录的58个关于中国的“小小说”。或许,正如古典文献学博士、小说家朱琺所说的,毛姆作为一个外国人,“一个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的写作者记录浮光掠影的中国见闻时,屏风成了一个足以见证其敏锐的喻体”。
那么,屏风有何特别之处?
一个世纪后的当下,终于有一位中国作家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周进和他新近出版的《鸟度屏风里》——以屏风为主题、串联起中国文化史和美术史的小“酷”书。11月29日,记者专访了作者周进,听他讲述屏风内外的王权威仪、文人雅趣、世俗人情、深闺幽怨。

一座插屏引发的数载情缘



作为老北京人,周进的骨子里浸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而他的作品也多与传统有关,比如《紫禁城》、《末代皇后的小裁缝》等。对于屏风,周进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被它震撼是在1986年。
“那一年的秋天,我去拜访一位收藏家。他的书桌上摆放着一个插屏,红木的底座,上面镶嵌着一片山水图案云石。”插屏所营造出的神秘、宁静的文化氛围,令彼时的周进震惊不已。周进告诉记者,他真正痴迷屏风,是源自20多年前的一场拍卖会,“在那场拍卖会上,我用700元人民币拍到了一件红木插屏,上面的大框雕刻着一圈回纹,绦环板上雕刻着瓜果花卉,披水牙子有些残破,雕刻着卷草纹饰。当时并不知道插屏为何物,也不知道插屏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只是觉得这件插屏很漂亮,就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周进说,这件插屏买回来后,既不能当凳子坐,也不能当柜子用,只是一件纯粹的摆设,“但是我发现,自从摆上这件插屏之后,周围环境的气氛忽然发生了变化;洋溢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雅致与韵味。这种雅致的韵味,虽然不足以摄人心魄,但却能够使人心旷神怡;令人在悠然的回味中静静地体会古人的生活环境和处世心态。”
正是这份雅致与韵味,让周进着了迷。从此以后,他开始有目的地收藏插屏,并且大量翻阅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还到博物馆去近距离观看实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迷其中,不知往返。随着研究的深入,周进慢慢弄明白了,他当初花了700元拍的那个插屏,是清末最基本、最普通的样式,“但是透过它,我看到了它背后庞大的屏风家族”。

顺应需求,舍学术就通俗



具体到《鸟度屏风里》这本书,周进告诉记者,搜集关于屏风的相关史料和资料,他从十年前就开始着手了,“书中配图共计95幅,都是我搜集的。每章前所配的诗词引子也是我从古典诗词中选出的,就是希望使读者对这一章的主题更能够心领神会。”虽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周进真正动笔写作该书是在2012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典籍浩瀚如海,我在查阅资料的漫长十年间,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渔民,驾一叶小舟,在大海里撒网,有时打上些零星鱼虾,更多的时候是空手而归。”
正是出于自己的切身感受,周进坦言在写作时,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要写一本什么样的书,“是写一本学术性的研究著作,还是写一本具有趣味性的屏风文化史?前者比较枯燥,后者具有可读性。”周进认为,一本不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书,是没有市场的,考虑再三,他决定顺应市场,舍“专业”就“通俗”,也因此,就有了摆在读者面前、被称为“首部以屏风为主题的文化通俗作品”的《鸟度屏风里》。

古老家具,看透千年世态



虽然屏风对英国大文豪具有莫大的诱惑,但对于咱中国的老百姓,即使现在家里少有摆放,也是相当不陌生的。但就是这个熟悉的古代器物,其实还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比如,中国最古老的家具既不是桌椅也不是床榻和几案,而是屏风。这个在远古时代人类用来遮风避雨的实用工具,在等级社会后逐渐演化为一种权力的符号,一种含蓄而不张扬的处世哲学。而屏风的名称,也从最史前的“坫”,演变成春秋战国的“萧墙”、汉代的“罘罳”、唐朝的“图障”……
再比如,著名的荆柯刺秦王桥段大家都熟悉,可你知道吗?当图穷匕现,荆柯刺向秦王时,是王座旁边长八尺的屏风轰然倒地,挡住了荆柯,救下了秦王。
屏风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鸿门宴”中,被亚父范增安排在屏风后的刀斧手虽然最终没有派上用场,但汉武帝时的大将傅介子却如法炮制,诛杀了楼兰的国王。
屏风后面可以藏刺客,也藏得了有情人。当汉光武帝得知他的姐姐湖阳公主暗恋大臣宋弘时,就让公主藏在屏风后面,亲自听一听宋弘的心声。当宋弘说出那句流芳百世的“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时,没有任何史书记载下来,公主心碎的声音。
而今天的我们只能从书中知晓,在汉代,屏风已是宫廷内不可或缺的器物。屏风的种类,也不仅仅是木制的了——汉代的能工巧匠,已开始用云母、天然玉石制作屏风了……《鸟度屏风里》一书,正是以时间为经,以屏风演变和鉴赏知识为纬,串联起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史料细节、故事和绘画作品,并将与屏风有关的文化史、美术史以及相关的鉴赏知识融入其中,阅读起来,毫无晦涩之感。而当与屏风有关的世态百象、爱恨情仇随着作者的笔触缓缓展开时,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也随之明朗,古代社会的王权威仪、文人雅趣、世俗人情、深闺幽怨……尽皆展现眼前,让人感慨万千,欲罢不能。恰书名选用的唐代诗人李白《清溪行》里的那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行当里常有句俗语: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就记者本人的阅读感受来看,《鸟度屏风里》的作用,就在于“领进门”,若想对屏风做更深入的研究,还可找学术性强的相关书籍继续“修行”——毕竟,即使在千年之后的当下,屏风在我们的生活里并未完全消亡:如今办公室普遍采用的格子间,不就是屏风的新生吗?正如《鸟度屏风里》的作者周进所言,当今很多事物都是从过去的事物中演化而来的,“比如打火机是火柴的新生,手机上流行的段子是唐诗宋词的新生,博客是杂文的新生等等,诸如此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推荐阅读
  • 改革!山东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11.jpg

    1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获悉,《山东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305号)已经2016年11月2日省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新规明确,公益三类事业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或者不纳入编制管理,实行经费自理。[详细]

    12-02 07-12生活日报
  • 青岛老年人福利!养老就医出行均享优待

    养老_副本.png

    百岁老人长寿补贴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公办旅游景点对老年人免门票费。记者昨日采访获悉,市民政局起草了《青岛市优待老年人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意见稿》,我市...[详细]

    12-03 10-12青岛早报
  • 法网恢恢 近4年山东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15万余人

    11.jpg

    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不断强化侦查监督,2013年至今年10月份,全省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156612人,不批准逮捕61580人。 [详细]

    12-02 07-12新锐大众
  • 济南“最严停车令”下月起实施 停车压线也要罚款

    11.jpg

    《通告》规定,城市道路内停放机动车应当按照施划泊位有序停放。不按规定停放的,由停车管理员劝导至规定地点停放;驾驶人不在现场的,停车管理员粘贴《机动车停放提示单》,并通过拍照、摄像等方式留存证据。留存证据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查核实后,依法对违法...[详细]

    12-02 07-12济南日报
  • 喝酒别开车!济南“酒司机”97%为男性 事故多在凌晨

    11.jpg

    “醉驾入刑”5年多来(2011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济南市累计查处酒驾27914起、醉驾3921起,因醉酒驾驶、二次酒驾及涉酒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吊销驾驶证3600余个。酒驾高发时段为21:00-24:00,涉酒事故多发时段00:00-02:00,其中男性占比97%,多为无固定职业人员。 [详细]

    12-02 07-12生活日报
  • 即墨古城片区改造 150套公租房开始预配租

    日前,即墨古城片区公租房启动预配租工作,本次预配租房源共150套,户型面积在70平方米左右,租金按照同区域市场租金标准的70%确定,预计2017年下半年达到正式分配条件。[详细]

    12-03 14-12青岛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