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临沂艾滋病家庭 一对艾滋父女的卑微生活

2016-11-30 09:43:00 来源: 鲁南商报 作者:

  这是临沂某地一个艾滋病家庭,男主人被外来媳妇感染,与同样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女儿相依为命。

  他叫老宋,我4年前的采访对象,当时的他因感染艾滋病情绪低落,身体每况愈下。

  4年过去了,我一直挂念,为了不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不敢轻易上门打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12·1艾滋病宣传日,虽然4年没见,但电话一接通,他脱口而出“老周,真的是你啊……”

  4年间,在当地艾滋病防治部门的关怀下,老宋和女儿晓玲坚持服药,身体几乎和普通人无异,晓玲也已升入初中,但父女二人看似正常的生活,实则卑微不已……

   患病十多年,他几乎夜夜失眠 

  2012年上半年,因为一次日常的采访,我偶然间得知,在临沂某县某乡镇一小村落里,生活着一对艾滋病父女,穷困潦倒。当年11月28日,当地艾滋病防治人员乔士光带着我去这个家庭“走亲戚”。

  “走亲戚”其实是临沂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对艾滋病病人进行随访。在公众对艾滋病还存在恐惧或歧视的社会环境里,防艾人员如果随访方法不当,很可能会导致艾滋病病人在当地暴露,以走亲访友为由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我依然记得初次见到老宋时的情景。他在村头等了一个多小时,看到我们时紧走两步迎了上来。后来想,初次见面时,我的一个正常的握手举动,让他打消了对我的防备,年近五旬的他,竟喊我这个当时只有25岁的年轻人为“老周”。

  老宋是个可怜的人,和临沂很多被感染艾滋病毒的农村汉子一样,年轻时娶不上媳妇,直到36岁时才在云南讨了个媳妇,但在这场没有爱情可言的婚姻里,老宋的人生从此陷入绝境。

  老宋也有过曾有过短暂的幸福,至少他在向我讲述2002年大女儿晓玲的出生时,脸上闪过为数不多的光彩。大女儿出生三年后,小女儿出生后不久被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不幸去世。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第一次从电视之外听到这个词时,他万念俱灰。

  至今,老宋已患病十多年,女儿晓玲如今已升入初中,老宋再说起这些时,仍然情绪低落,“我每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想得最多的就是以后……”我知道,面对没有希望可言的以后,他夜夜失眠。

   “恶魔”在父女二人体内沉睡 

  4年前,我见到老宋时,他精神很差,身体因病情每况愈下,对生活已经失去了信心,“一查出病,他老婆就卷着家里的东西走了,再也没回来,一个人拉扯孩子十多年不容易。”一直与老宋打交道的防艾人员乔士光对老宋家境的没落感慨万千。

  乔士光说,每一个和老宋一样的家庭都如此,这个病不只摧毁了人的健康,更是从精神上磨灭了人对生活的希望。乔士光说这句话前,我正与老宋面对面蹲在院子里,老宋的脸如同他家里的窘境一般,毫无生气。

  “还好有老乔,要不是他一直对我和孩子的照顾,给孩子申请了救助,国家每年、每月都给补助生活费,我都不知道这些年该怎么过。”老宋说,他每年都会带着孩子去找乔士光查体、领药。遇上啥难事,心情低落时,老乔也成了他的“知心人”。

  几年里,临沂多位防艾工作者不止一次和我说,在这些艾滋病病人、病毒携带者眼里,防艾人员是他们唯一可信赖的人,“他们是恐惧的,孤独的,心里背负着这个秘密一辈子,这种生活常人难以想象。”乔士光这样说。

  不幸的老宋有时想,自己遇上了乔士光也算是一种幸运吧。在乔士光的嘱咐、监督之下,老宋和女儿一直坚持服药,“一天两顿,每次3个小药丸,孩子吃的多点……”几年间,乔士光的耐心与老宋父女的坚持服药,让“恶魔”在父女二人体内沉睡,两人和普通人并无不同。

  “老周,你上次来家里的时候,我啥活也不能干。现在身体还行,干点农活没事,家里种了两亩多地……”老宋说这些时,语气里没了低落。

  安慰对他来说,或许根本无济于事 

  可老宋还是有心事,他又和我说了自己的郁闷、担心,“我是真想出去打工,看着人家在外打工一天下来能挣200多块,咱也想去,可没法去,你知道的,身体虽说没啥大事,可……”老宋不说,我也知道,是因为吃药。

  一天不落地吃药,老宋担心被人问起来,“健康的人谁会吃药,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就吃几天,我天天吃、顿顿吃,谁看了都会问,咱到时候没法给人说。”不能出去打工也成了老宋的“心病”,他眼巴巴看着别人挣钱,自己只能守着二亩地。

  不能出门打工困扰着老宋,他又自己安慰自己说,“不能出去也好,孩子总得有人照顾,我更怕孩子大了问起来,为啥自己要每天吃药。”老宋的的担心让他不敢多想,毕竟晓玲是个女儿,以后上学咋办、嫁人咋办?

  晓玲如今在当地念初中,学习成绩不算好,老宋不在意孩子的成绩,他说孩子能好好长大就行,能上就上,不能上就不上了。老宋知道,晓玲从小没见过母亲,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他不求孩子多优秀,更何况背负着沉重“秘密”的他没有精力管孩子。

  老宋说,自己就担心以后孩子上学住校,仍要吃药这件事,小孩子天天吃药,同学发现了更是麻烦事。乔士光在这件事上安慰过老宋,“到了县里上学我帮忙照顾,你别担心……”可老宋还是担心。

  “能不担心吗?不能啥事都麻烦他,孩子总得长大、嫁人,我也听说了凭现在的医疗技术,就算以后要孩子,通过吃药啥的,也能生个健康的孩子,但这些没这么简单。”老宋一说起来,又心里惶惶。

  不到10分钟的通话时间,我在最后不停安慰他,劝他看开,有需要的话找我、找老乔,他说“谢谢你,老周”……可我知道,这样的安慰对他来说,或许根本无济于事。

  记者手记 

  乔士光说,老宋父女这样的艾滋病家庭,在临沂并非个例。虽然社会观念在变,公众对艾滋病、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减轻了,但这种减轻对于老宋来说微不足道。“没有人会真正接受这一个群体。”

  我从乔士光口中得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他这几年帮14位贫困艾滋病病毒携带儿童申请了救助,虽然这只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但这意味着至少还有13个家庭有着和老宋一样,甚至更为卑微的生活。

  在基层防艾人员眼里,这些家庭、儿童正在经历与病毒痛苦却无法停止的对抗,成人尚可通过随访、救助等方式,慢慢去接受,但这些儿童的未来让人担忧,更无法预料。

  好在,我从老宋口里得知,14岁的晓玲和普通孩子一样继续接受教育,她虽然随着年纪增长了有了自己的心事,但并没有让老宋操太多心。可面对沉睡在她身体里的“恶魔”,老宋还是不知等女儿问起来时,自己如何去解释。

  关于未来,老宋说,自己说了句“长痛不如短痛”,我知道这句话并非绝望,而是他想让自己狠下心别去想,“走一步看一步吧”,老宋坦言,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太难了。

  鲁南商报记者 周广聪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一批新规明起实施:银行I类账户限数 直播需实名认证

    11.jpg

    2016年马上就要进入最后一个月了,一批新规即将生效。12月起,这些新规要实施,来看看哪些关系我们的生活。 [详细]

    11-30 08-11济南时报
  • 在往哪里走?先松后紧,2016年济南楼市政策频繁调整

    11.jpg

    2016年是房地产的政策年,新年伊始,在去库存的背景下,楼市各项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轮番调整。春节前后,楼市“政策包”密集出台,降首付、减免税、公积金提额……采用信贷杠杆、税费减免、优化落户、房价补贴、政府回购等多种形式加速去库存。由此带来了楼市的火爆行情。 [详细]

    11-30 07-11生活日报
  • 一波波拆迁大潮涌现,拆迁中“行进”的济南城

    11.jpg

    在城市快速进化的背景映衬下,老城区的老房子越发显得低矮破旧,“棚户区”一词应运而生  金街泉城路每天都吸引着大量市民。2010年,济南魏家庄万达广场正式开业,作为济南首个超大规模城市综合体,魏家庄万达广场为济南新增近1万个稳定的就业岗位,每年创造税收...[详细]

    11-30 08-11齐鲁晚报
  • 揭秘存活在朋友圈的“医美机构” 无证操刀成常态

    11.jpg

    近日,一篇名为《林丹事件告诉我们:孕前必做半永久,以免孕期会变丑》的帖子,被朋友圈内的“医美机构”奉为“上宾”,极尽宣传。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证实,这些依靠朋友圈存活的“医美机构”,不少商家存在无证经营、医生无证上岗的情况,甚至有些“号称”整形外...[详细]

    11-30 08-11济南日报
  • 人民日报关注济南“蜘蛛侠”:救人!没啥可说的

    没啥可说的(发现身边)》,报道了济南从事高空外墙作业的4个“蜘蛛侠”——朱德贵、李世增、娄长民和刘春明火场救人的感人故事。亓子涵摄(人民视觉)  这两天,在济南从事高空外墙作业的4个“蜘蛛侠”——朱德贵、李世增、娄长民和刘春明成了红人。[详细]

    11-30 09-11人民日报
  • 车款还未结清 把车卖了 临沂男子骗取12万被拘

    买车人将12万元车款交齐后,发现程某转卖给自己的挖掘机尚欠山东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102750元购车款。再次联系程某时,程某早已带着12万元车款销声匿迹。无奈,购车人向莒南警方报案。[详细]

    11-30 09-11鲁南商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