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名残疾职工进35家福利企业

2016-11-26 10:38:46 来源: 半岛都市报 作者: 谢浩军 姜磊
                      残疾人的生活状态时刻牵动着民政部门工作者的心,“爱心助残”是莱西市民政局为民服务过程中创建的一个品牌,为了给社会上的残疾人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为就业的残疾职工营造安心、愉悦的工作环境,民政局积极采取措施,严格督查全市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的落实情况。  
为了让参加人有相关的保障,民政部门督查福利企业与残疾职工就业合同签订情况。要求福利企业与就业的残疾职工必须签订不低于一年的就业合同,合同期内不准无故辞退残疾职工。确因残疾职工个人原因需要辞退的,企业要做好残疾职工的思想工作。
通过民政部门的努力,很多原来生活都比较困难的残疾人走上了工作岗位。初冰,是一名智残的90后农村姑娘,只读了几年书,因为自身原因,父母就把她关在家中,与社会隔绝。后经民政部门介绍到莱西市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班。在上班的过程中,她经常与正常人在一起工作、生活,相互沟通交流,从刚来时的自闭、神情呆板转变成能主动与人相处、交流,融入正常人社会。初冰及其家人都对民政部门和福利企业非常感激。
参加工作就要有工作收入,民政部门扎实落实好残疾职工工资问题。通过查看福利企业每月提报的由银行出具的残疾职工的工资存取明细,落实残疾职工的工资发放标准是否达标,是否每个月按时发放,是否由本人持卡领取等问题。对没有达到其中任何一条规定的,要求福利企业立即整改,并跟进督查。郝代秋有听力残疾。因为家庭条件差和自身的残疾让他的生活很艰辛。自从民政部门给他介绍工作后,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起,整整三个月,郝代秋经常可以吃肉、油条改善生活,这在之前都是无法想象的。
民政部门及时查看残疾职工的“五险”缴纳情况。每月登录一次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及时查看残疾职工的“五险”是否按时、按标准缴纳。对未及时缴纳的企业进行督促、催缴。听力残疾的位仁命到福利企业成为工人后,不仅脱离了父母的照顾,每月拿到工资,还有了养老、医疗保障,年迈的父母再也不用为他操心。
大爱无疆,民政部门向社会上的残疾人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对全市福利企业残疾职工需求状况进行统计、登记,以爱心残疾人服务中心为平台,向社会上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推荐工作岗位。截至目前,全市35家福利企业共增加残疾职工46名。  谢浩军 姜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