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酸枣》:晋人捧出的精神美餐

2016-11-19 03:45:4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田可新

舞蹈《千手观音》让人们认识了知名舞蹈编导张继钢。舞剧《一把酸枣》则是他倾尽心血的又一力作。自2004年首演以来,该剧累计演出近千场次,早已获奖无数、蜚声海内外。11月8日晚,这把酸枣又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捧出”,将朴实瑰丽的“民俗之美”与情侣生死相恋的“悲剧之美”糅合在一起,酿就了耐人回味的“山西味道”。

《一把酸枣》:晋人捧出的精神美餐

2016-11-18 来源: 大众日报

美丽善良的酸枣与勤劳聪明的小伙计真挚相爱,用一把酸枣私定终身,……茫茫西口古道上,一对生死恋人的千古绝唱不断回响。

  舞剧《一把酸枣》,呈现三晋风情。

■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 本报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任思雨

酸枣故事 大美大悲

大幕开启,青墙高耸。一束追光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也照亮了墙下,一对轻话离别的恋人青涩的脸庞。女主人公躬身筛枣,精心拾出一个,连同一份不舍一齐递进爱人的嘴里,一往而情深;男主人公怀揣着学徒经商的抱负奔向远方,却又泪眼婆娑,为情所羁绊……全剧由此将一幅优美与忧伤交织的画卷,缓缓展开,娓娓道出一个“苦恋”的故事。

清末民初,山西晋中,富甲一方的殷家人气不旺,多病寡居的殷氏带着儿子傻少爷苦苦支撑着岁月。殷家的管家贪得无厌,为侵吞殷家财产,处心积虑地撮合自己的私生女——丫环酸枣做傻少爷的媳妇。美丽善良的酸枣与勤劳聪明的小伙计真挚相爱,用一把酸枣私定终身,他们抗争并试图改变命运,然而,一个装满象征爱情的酸枣荷包却被管家偷放毒药……茫茫西口古道上,一对生死恋人的千古绝唱不断回响。

“人生第一次追舞剧,就给了《一把酸枣》。”一位看完演出的老人热泪盈眶地表示,“演员们生动到位的肢体动作,传递的是爱里的痴缠与挣扎,把一个大美大悲的故事,讲得震撼、动人,叫人只想把眼泪装在心上。”

“这把酸枣,实在醉人。”网友“倚风雨林”是位舞蹈爱好者,一走出大剧院歌剧厅,便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感慨,“情节虽然简单,但全剧气势磅礴,音乐与舞美恰到好处,写实与写意相得益彰,有‘山西情怀’,更有‘民族气魄’。”

“每次演出结束后,我们得到的反馈都是强烈的,甚至在有的地方,演员谢幕时得到的掌声、喝彩声是山呼海啸般的,经久不息的,把我们自己也吓了一跳。”11月8日下午,在后台与记者聊起这部走过12年的剧目,《一把酸枣》创演方“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华晋舞剧团”团长、该剧艺术总监王菁华玩笑中带着满满的自豪。

2004年12月,这部剧初登保利剧院,一经亮相,便引起轰动;2006年春节,该剧在人民大会堂上演,“成婚冲喜”一幕,台上台下数千盏灯笼交相辉映,“点灯贺岁”的场景,一时间被传为佳话;2008年8月,《一把酸枣》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惊艳了各国宾朋;2010年,该剧又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登台,成为在美国最高艺术殿堂上演的首部中国民族舞剧……而今冬,在济奉上的这场演出,已是该剧海内外累计演出的第986场。

“有人作了数据统计,在获得文华大奖、精品工程的舞剧中,能始终活跃在舞台上,保持长演不衰的少之又少,《一把酸枣》算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功,在王菁华看来,源于该剧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资源,“讲的就是中国故事、山西故事,观众感受到的就是人的‘真而美’的生存状态。”

酸枣之爱,一往情深

文化学者余秋雨看过《一把酸枣》后感慨良多,“对我来说这不是一般的演出,北方大漠中的小男人、小女人的悲欢离合很感动我……因为这是几十年前我探寻过的情感。当设计的故事慢慢延伸下来到最后的大悲剧,我看后仍然热泪盈眶。那不是个人对剧中感情的投入,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流失了的感情洪流重新抓回以后的感受。”

谈到创作初衷,该剧导演张继钢也表示,全世界的舞剧都是离不开爱情的,我们必须“在编创中寻找到晋商的爱情”,“通过晋商这样一个题材或者人物形象,主要是表达山西这块土地上,人民那种顽强的生命意识和顽强的生存意识。所谓‘伟大的晋商形象’,我认为是由他们的智慧、勤劳和他们的深厚的儒家文化所构成的,这就是这部舞剧所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当然,这部剧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爱情。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我们所表现的舞剧《一把酸枣》中晋商小伙计的形象,不是一个见钱眼开的,见异思迁的肤浅的人。无论多么贫穷,爱是不变的;无论多么富有,爱也是不变的。这样一种发生在晋商身上的,发生在农村这块土地上的高贵的爱情,是我非常珍视的,所以我愿意在舞剧《一把酸枣》里大胆地、勇敢地说出山西商人的爱情观,是那样纯真无邪,那样令人赞叹。”

所以,爱情正是这部舞剧的主线。男女主人公的这段“生死情”沿着晋商大院丫头酸枣和立志图强的小伙计的人生际遇推进、强调、升华。这边写下的是女儿家的绵绵情思,那边又表露着山西汉子为爱改变生活的美好和坚定,简朴、纯真却富于诗意。

而遵循导演的创作思路,承担起这爱恋的又不是小格局、小情怀。从开场的“走西口”,烽烟四起,古道口上,男男女女挥手作别;到最后一幕,茫茫大漠,驼队满载着财富归来,场面浩浩荡荡……这对青年的个体命运被置于“晋商的成长与辉煌”这一壮丽的背景下,跌宕起伏间,犹显清丽凄婉。

围绕这份爱情,全剧还设置了五段难度极高的双人舞——《告别》《偷回》《梦寻》《回归》《诀别》。其间,更以男主人公的膝、背、肩为支点呈现多种独特的托举最富特色。借此,女主人公的肢体得以延展、释放,由此传递出的真情,炙热大胆,更格外的飘逸灵动、浪漫迷人。

“双人舞的成功某种意义上讲也决定着一部舞剧的成功,所以我这次在双人舞里边,编创了高把位托举。高把位托举是什么?男演员站着要把女演员举过头顶。当他举过头顶时,男演员一定是坐着的,男演员坐在地上要把女演员举过头顶,像这样的造型,别的舞剧没有用过。”张继钢这样说。

王菁华说,“张导很喜欢在这种‘限制’中作变化发展,从中寻找一些规律。第一场的膝关节托举与第二、三场都不同,情绪不同技巧也不同,都作了细节的处理,每一次表达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是快乐的、责问的还是缠绵的?这种‘情真意切’只能由观众细细品味。”

在11月8日当晚的演出中,赢得掌声最多的,也恰是这五段双人舞。在《梦回》一段,月上高楼,小伙计思念着心上人酸枣,回忆着酸枣树丛里私定终身的幸福情景,在声、光、电的作用下,台上的酸枣林朦胧、梦幻,一对恋人穿梭其间翩然起舞,引得台下赞叹声连连。还有《诀别》一段,管家把投毒之事告知后,酸枣变疯,功成名就的小伙计为了唤醒恋人却误食毒枣,酸枣此刻方如梦初醒,但已无力回天,裹挟着二人痛断肝肠的“呐喊”,舞台上的狂风卷起滚滚黄沙,霎时间又让观众将那股悲苦咀嚼得彻底,生出几声叹息……

舞之蹈之 三晋风情

“从大幕拉开的那一刻起,剧中浓郁的‘山西味道’就扑面而来。那面反复出现的厚重的青墙,就是晋商大院最具标志性的符号。”演出那天,坐在记者身旁的是位山西籍的女大学生沈小群,她激动又欣喜地表示,剧中对山西当地文化元素的有致呈现,对晋商好学、勤勉、拼搏精神的弘扬,“一下子勾起了自己心底浓浓的乡情,久久挥之不去”。

这就是在三晋大地上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酸枣。用王菁华的话说,“全剧自然流淌着山西的血液”。“《一把酸枣》的创作就是考虑了地域特色,因为这样风格的独特性容易‘出挑’,在创作艺术方面就会让人感到新鲜,能够树立剧目独特的地域定位。”

比如,剧名和女主人公都叫“酸枣”,取自山西极为常见的一种野生干果,隐喻全剧表达的正是山西人自然朴实的生活状态。又比如,剧中的舞美——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将殷家大院里的吻兽瓦顶衬得壮观气派;“汇通天下”的巨幅匾额下,伙计们为合计账目,把算珠拨弄得噼啪作响,清脆地叫醒了所有人的耳朵;还有门口一对威严的石狮子,殷家大宅里静谧非常的佛龛……这无一不是攫取了最典型的山西历史文化元素,在虚实间,营造出地域特色极为鲜明的晋商人家的生活氛围。

“我们在第一场快结束时的场景设计原本更漂亮。山西不是有很多砖雕吗,为了呈现这种‘大院文化’的特色,我们把这个工艺用到了舞美上,做了一整块的大浮雕,全部镂空,连上面的小窗户都处理得能透出光影,瓦片上还挂着‘雪’,可好看了。可仅仅这一个场景就需要用9米多长的车来装载,巡演条件有限,所以这次就没有带出来,改成挂幕处理了,质感完全不一样,效果差别很大。”讲到这,王菁华不无遗憾。“除此之外,剧里的音乐也大量取材自山西的民歌,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想亲亲》《看秧歌》《绣荷包》等,作了变调、改编等处理;服装上也有不少巧思,大襟儿、瓜皮帽等元素象征着晋商家业繁荣、兴旺,它们集合在一起,当然让这部剧‘很山西’。”

而剧中的集体舞,与双人舞穿插推进着情节,也向观众展开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西民俗画卷。《团扇舞》中,一对衣着光鲜的富家女,轻拾脚步慢慢前行,举手投足间,轻挥纨扇、摇曳生姿,流露几多活泼、娇嗔;《伞头秧歌舞》气氛热烈,朵朵伞花在民间男艺人们形成的庞大方阵间不断飞动,如火的热情汇聚成一股对土地与生活的炽烈情感,在笑闹中得以肆意挥洒……“那是殷家傻少爷生日喜宴中的两段群舞。山西就有这种旧风俗,谁家有个什么喜事儿,大家伙儿都凑个热闹,剧中这些富家女也是这样,她们很高兴地想出来观看、去参与,在这里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民间艺人们是赶去在门前献艺的,向主家讨些赏钱。这其中,团扇舞还演绎出了小脚女人的典雅,也是对旧时代里一个特有文化现象的真实反映,伞头秧歌舞就是来源于山西的秧歌舞种,也是对本土艺术的一种提炼。” 

《算盘舞》《营业舞》则表现了商人生活的层面。对此,张继钢在情节上着力突出的是晋商诚信、好学、努力奋斗的特点。他曾解析道:“我们所看到的算盘舞,看到的是那种算账的精细。首先看到了大户人家的账房,不是一个算盘,那是一群算盘。接着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位账房先生在查账,又看到他们偶然算错一分一毫的账的时候的那种慌乱、吃惊,那种不好交代,是他们的账少了几千几万吗?不是,他们一分都不能少,一分一厘都不能差,这就是晋商的精神,一丝不苟。”

对于剧中呈现的晋商精神,王菁华也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在给演员讲戏时也会提到,《一把酸枣》表达的其实是很普世的价值观。首先,人要有理想信念。剧的前半部分,酸枣姑娘鼓励小伙计走出去,一个是要挣钱,更是要体现生命的价值,要提高,这就树立了一个理想信念;小伙计学徒时期勤于读书的情节,就是告诉大家‘要去学习’,而这个机会在剧中并不是均等的,小伙计只能在给别人端茶倒水中‘偷师’,又说明这个过程中只要你‘用心’、爱学,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到了小伙计拿着鸡毛掸子跳起的三人舞,其实还有这些学徒互相较量的那个劲儿存在;这一场最后众人慌忙算账那一段,小伙计主动表现自己,让师傅知道自己会做、能做好,便把自己成功推销了出去……这种精神到了现在也值得提倡,学习、提高、创新、大胆地表现自己、把握机会,就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当然,还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存在——把握自己的情感。酸枣为什么疯了,是因为她脆弱、不够坚强。也许她坚强起来勇敢去寻找小伙计,那么最后就是另一种结局。我们也想让大家从剧里面产生正能量的思考。”

亦雕亦琢 艺术酸枣

“是黄河的水、华北的风、河东的文化滋育和教养了我,我当然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我感觉我的家乡山西是非常值得骄傲的、像一块宝藏一样灿烂辉煌的地方。”张继钢是山西榆次人,故土的山山水水不断激发着他的艺术才情。

“我觉得张导对《一把酸枣》倾注心血是最多的。他把《一把酸枣》视为自己的孩子。”作为张继钢的同学、曾经的同事,华晋舞剧团副团长郭郡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在上一场演出的时候,张继钢正好带着他的另外一个剧也来了,听说我们在演,直接奔过来,在开演之前站在台口,拿起麦克风继续为这个剧鼓劲加油。”

创作《一把酸枣》时,剧本前前后后就改了20余稿,音乐创作长达一年之久,舞美制图有600多张,舞剧的排练更是精益求精,容不得一点含糊。“在不少舞蹈团,总导演只是表明创意,剧团你去排就可以了。而在《一把酸枣》里,每一个动作应该怎么做,都是他亲力亲为。”郭郡说。

回忆起创排该剧时的情境,王菁华则告诉记者,她从张继钢那里学到了“艺术规矩”。“他特别严谨,对演员提的要求细致入微。在排练中我有时候觉得他不像是一个舞蹈编导,而像是一个雕塑家,不断地抠细一个造型,这里多点儿,那里少点儿,情感上应该怎么做……而且,他的要求不光是在舞蹈动作上,还包括对主创融合的要求,包括对舞台的灯光、舞美呈现,每一个环节都在他的眼睛里。”

此外,张继钢在创作这部剧时,还提出“要有中国气派,要有国际的水准”。源于此,《一把酸枣》讲求了创新与融合。王菁华给记者举例,“第四幕成婚一场中呈现的‘盘鼓舞’,那不是常规的打鼓模式,是人藏在大鼓中,鼓面上不出现人,舞者的手从鼓中挣脱出来,让观众还是能感觉到人在‘打鼓’。这是艺术创作上的一种‘逆反思维’,驱使人们去展开想象,很艺术地把酸枣的挣扎和压抑的情绪宣泄了出来。最后一幕,一望无际的驼队满载着财富归来,象征着小伙计成就大业。而驼队舞装分成金色、银色、本色、瓷色,还作了拟物化的处理。我记得一位台湾的专家看后认为,整台舞剧的风格很统一,但驼队的部分有点‘穿越’,虽然仍在他的接受范围内,但觉得与前面风格差别很大。张导在之前的专题片里提到过这个细节,这样做意在用浩浩荡荡的驼队去衬托他的财富,用单一的元素在贯穿这一场始终,从而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你看其中的变化,从背箱子的骆驼、到背瓷瓶的骆驼,到背金元宝的、布匹的;还有人数上,男的女的,越来越多……最后,一整个队伍全都出来了,这就制造出一种撼动人心的场面。”

在王菁华看来,张继钢“在艺术上是真下功夫的”。“前一段时间看他的艺术手记,还能看出他在创作中的纠结、思考,往前走点儿啊、还是往后退,迈得远点儿还是近点儿……品他的作品时,你能发现,虽然有相似,但是绝对不重复。因为,张导有他自己的风格,别人无法轻易撼动。”

酸枣情深 愈演愈新

已成经典的《一把酸枣》站在舞台上已有12年。在这期间,并没做过大的调整。“上回演出时,张继钢就说,对于《一把酸枣》,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传承’,怎么能让它不走样、不懈怠、不遗漏任何细节,能够长久‘保鲜’。”郭郡告诉记者,所以到现在,他们在排练中发现一些问题时,还会把最原版的视频翻出来对照,看看那时候是怎样做的,赶紧改正过来。”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华晋舞剧团是因《一把酸枣》而创立的,在创排艺术作品的同时还承担着教学任务。《一把酸枣》里,就启用了大批的学生参与其中,也因此培养了大批的舞蹈人才。“这些年,每换一批演员,老师们就要‘从零教起’,不厌其烦,不停地重复每个细节,要把导演的初衷一丝不落的呈现出来。有的孩子刚来到学校加入团队后,没想到我们几乎没有休息日,也几乎没有享受过寒暑假,早上练早功,五点钟就得起床,晚上经常加班练习到很晚,甚至哭着跑来找我说要退学。”郭郡说。

“然而不管走过多少学生,换过多少队伍,遇到什么台口,我们整个团队都坚持了下来,从未有所松懈。演到今天近千场,有些人可能看出来,在节奏啊等地方能看到规规矩矩的模式,包括舞台上的布景都有十几年前的影子,但并没有觉得它落伍了。因为艺术品质是不会落伍的。”王菁华说,小伙计扮演者任中杰从2004年起就参加演出,已经演出了500多场的小伙计,都演成了老伙计,而女主演杜月姣也已经是第九颗“枣”了,两位演员的每场演出都非常走心,这一点难能可贵。

为了让这把酸枣“保鲜”,华晋舞蹈团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如今,50余名演员演出这一部《一把酸枣》,一个剧有若干个舞蹈的段落,甚至需要一个人去演七八个甚至是十一个舞段。在舞台装置方面,院团也设计了很多的版本,能够根据舞台的大小来放大或缩小装置与道具。在他们自己看来,这叫做“适者生存”。

“人并不是一下子就知道自己干的事情有多了不起。这么多年下来做这部剧,是什么在支撑着,还是理想信念。坚持住,只要发生了问题,就想着怎么改、怎么做,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在过程中,当我们投入心血,大家都在这里共同打造、慢慢磨合时,自身也是在不断提高。”讲到这,王菁华有些动情,“如今,我们回看一些小视频时,总会很感动,比如下着大雨时舞美在卸台,演员们都去帮忙,一些女孩子都冒雨赶过去了。这都是奋斗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就像一把酸枣说了那么多,最后的问题还是情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推荐阅读
  • 邮币卡骗局再现山东!有人投百万炒,结果亏了69万元

    11.jpg

    小张是南开大学法律专业的在校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接触邮币卡,并在恒兴仁号公司济南代理商业务员的指导下,买入九州邮币卡原始票。然而事情的结果并没有她预想的那么美好,购买的原始票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导致小张亏损了一半以上的本金。 [详细]

    11-18 07-11生活日报
  • 济南月底土地拍卖6宗地“因故”终止交易 4宗在唐冶

    11.jpg

    帝华高价拍得的5宗土地被收回,还搭进去2.25亿元保证金。17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公告,原本月底拍卖的1232亩13宗土地,其中6宗“因故”终止交易。而且,撤下的几乎都是东部的“肥肉”——居住用地。业内人士分析,这或许是有意为东部市场降温,防止再次出现非理性抢地...[详细]

    11-18 07-11生活日报
  • ATM转账24小时内将可撤销 多家银行已改造系统

    11.jpg

    12月1日,银行卡的申办和使用将有一大波改变:央行此前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下个月起,ATM机转账24小时内将可撤销。[详细]

    11-18 07-11青岛早报
  • 烟台一公司骗百余人偷渡出国打黑工 得手后却卷款潜逃

    11.jpg

    用旅游签证组织人员出国务工,声称出国后立马转换成工作签证,殊不知一切都是“陷阱”。2016年4月至10月,烟台边防支队在山东省边防总队和烟台市公安局的指挥下,辗转奔波两万余公里,历经5个多月,成功侦破一起特大组织百余人偷越国(边)境案,摧毁了以张某某、杨某为首的...[详细]

    11-18 14-11齐鲁晚报
  • 降温15℃!下周一开始 大风雨雪一起来了

    18日下午,济南市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预报,预计21到24日,济南市将出现明显雨雪大风和强降温天气,雨雪和大风主要出现在21到22日,降温出现在21到24日。[详细]

    11-18 17-11大众网
  • 市人大调研煤炭资源有序开采及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情况

    11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心光带领调研组,对我市开展煤炭资源有序开采及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济宁高新区、曲阜和邹城察看了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情况,要求进一步加大塌陷地治理专项规划的修编力度,推动科学治理;积极完善各项工...[详细]

    11-19 11-11济宁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