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协同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016-11-10 14:11:00 来源: 山东广播电视台 作者: 乔兴华

  山东广播电视台11月10日讯(山东台德州站 王佳亮 德州台 乔兴华)今年以来,德州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的路子。

  眼下,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纺纱车间内28台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涡流纺纱机正在安装调试。

  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文俊:“以往的话这么大的车间怎么也得400多人,现在40个人就够了,这个现在都自动化,自动化机器人。”

  侯文俊所说的自动化机器人,正是华源公司投资超2亿元的有色再生新材料智能化生产项目。如此大的投资项目,企业何来“一掷千金”的底气哪?

  侯文俊:“我们租赁中原集团(的厂房),付一个租金马上就能生产,他有现有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它没有一个间歇期。所以我们二月底有这个意向,三月份租赁马上就开工建设了。”

  以开放思维创新技改方式,企业不仅缩短了自身转型周期,降低了投资成本,还兼并租赁盘活了另一家“僵尸企业”。德州华源纺织优化存量培育增量的生动实践恰是德州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

  为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德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抓大扶强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意见》,吹响了全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的冲锋号。在年初全省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名单中,德州市筛选提报的山东远大特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晶超薄带材产业化生产等107个项目入选,项目个数占全省的11.6%,居全省前列。

  德州市经信委副主任于超先:“市里筛选150个工业转型升级导向计划项目,今年共投入246亿元技改资金,重点投向就是包括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在内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围绕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生态和集约发展,加快有效技改投入,帮助企业用“腾笼换鸟”的思路去换产品、换技术、换新的运营方式。”

  工业发展需要真金白银,更要投入精准有效。为此,德州市推出“三个一百”工程,筛选100家大企业,100家高技术、高成长、高税收预期的三高企业,100家创新型企业,按照个性化培植方案,围绕新上项目、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并购重组、股份制改造、研发创新、对接资本市场、间接融资、开拓国外市场、人才引进培养等10个方面加大培植力度。针对三类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实施不同的培植方案,在政策上倾斜、资源上保障。 

  时已深秋,但在奇瑞年产10万台新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年底前,这里就将下线全省第一辆高速电动汽车。

  齐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加福:“我们抢抓一圈一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突出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这一核心,大力实施“强链、延链、补链”,重点引进整车装配、锂离子电池动力模块、电机及逆变控制模块、转向控制模块等关键配件和高端领域技术项目,进一步做强做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努力实现由“新能源汽车制造城”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城”的转型升级。”

  窥一斑而见全豹,放眼全市,投资60亿元的北汽年产40万辆、投资10亿元的北汽瑞丽年产10万辆高速电动汽车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在积极洽谈,德州将有望成为全国高速纯电动汽车产业基地。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结合工业实际,德州市布局了6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特色优势产业、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12家创新产业联盟应运而生,引导企业间搭建沟通协作平台,实现技术、资金、产品及供应的合作,疏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抱团发展。

  如今的德州,协同发展的强力引擎已被点燃,资源要素不断聚集、发展优势后劲不断迸发,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企业在动能转换、结构调整中活力倍增。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8%,增幅居全省第4位;技改投资增长21.9%,高于工业投资2.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7%,高于全部投资7.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这些亮眼的经济数据支撑着德州市产业转型更加“铿锵有力”。

  【短评】

  “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一些列扶持政策的红利,激发了德州企业的发展活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特色产业集群高地,实体经济赢得了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协同发展,正点燃发展激情,聚力创造未来。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