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编者按
今年8月28日公布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以经十路为主线,打造东西城市时代发展轴。自2003年省委提出“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后改为“中优”)”十字方针以来,济南市遵循协调发展理念,科学有序推进城市发展战略。特别是近两年来,济南深入推动“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呈现出东西两翼齐飞、错位竞争、快速崛起的良好态势。本报从即日起推出“协调发展看亮点”系列报道,围绕规划、产业、商业、配套、文化旅游等领域,展现济南践行协调发展理念、追逐“济南梦”的生动实践。
从西部新城的“岱青海蓝”到东部新区的“东荷西柳”,沿着经十路这条一眼望不到边的城市交通大动脉,我们丈量着时代变迁的轨迹,抚摸省会济南的大城之梦。
向东看,抢先一步的经十路东段两侧,发展的魄力令人振奋,求进的势头节节高升。上升为全市战略的济南中央商务区大手笔不断,汉峪金谷、唐冶新城加速崛起,济南高新区再度扩容,万达文旅城等大项目纷至沓来,济南新东站一座场站通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各市。
向西看,不遑多让的西部新城,崛起的速度的令人惊叹,奋进的脚步铿锵有力。一个半小时到北京、三个小时到上海的京沪高铁济南西站把济南带入高铁时代,一院三馆、济南报业集团、非遗园等的落户加快文化新高地的崛起,知识产业园、宜家、麦德龙等产业项目加速西部的繁华,大学科技园、创新谷迸发出无穷的活力。
协调发展,是新常态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对于东西瘦长、南北狭窄的济南来说,东西部的发展承载着济南变大变强的大城之梦、承载着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担当。
泉城正有凌云笔,写就东西新篇章。踏着时代的节拍,遵循“四个中心”建设的脚步,济南的“东拓”与“西进”加速推进,两个区域在协调中错位发展,在错位中你追我赶,书写出两翼振翅齐高飞的精彩篇章。
“东拓”和“西进”
承载济南的大城之梦,彰显省会的核心地位
“东拓”和“西进”,对济南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座城市发展的布局,只有放到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坐标体系中去考量,才能找准定位。
作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济南是连接环渤海地区、黄河三角洲和中原腹地的枢纽,也是连接京沪的重要“节点”。南依泰山、北临黄河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形地貌,使济南的城市发展空间长期局限在黄河与泰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东西瘦长、南北狭窄的空间格局,让城市的承载能力大受限制,发展空间不足成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瓶颈”。
2003年,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原则通过了省会济南新的总体框架规划,确定济南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后改为“中优”)”十字方针。彼时基于空间大格局作出的研判,无疑为济南未来的大城之梦指明了方向。
有人说,济南很小,面积放在全省看也是排名靠后。也有人说,济南并不小,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面积也只不过6340平方公里,香港的面积才刚刚1104平方公里。
由此可见,地理空间并非城市变大变强的决定因素,而如何利用空间才是关键。除了跨过黄河向北要空间,东西两向的发展对济南未来变大变强至关重要。
换个维度看,作为省会,济南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其发展目标绝非“独善其身”这么简单,济南不仅要自己变大变强,还承担着发挥核心作用辐射带动兄弟城市发展的重任。
但现实情况是,省会济南规模偏小、人口偏少、实力偏弱,缺乏足够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全省经济、文化、科技、人才、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凸显出来。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中,济南被赋予了核心地位:“要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以提高集聚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科技人才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总部经济聚集中心”。
透过空间与时间的坐标可以看出,“东拓”和“西进”,既是济南变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也是省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关键举措。向东,济南需要把主城区东部和东部新区做大,从而与章丘相接,加快与淄博、莱芜等地的融合;向西,济南要以主城区西部和西部新城的崛起,带动长清的融入,从而加强聊城、德州等地的联系。
承载着万千期待的“东拓”与“西进”,考验着济南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检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区域协调推进十余载
济南东西发展从1.0版到2.0版
如果说省委的十字方案,圈定了济南的未来,显示了顶层设计的高瞻远瞩;那么济南破题东西两翼的发展,则写就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样本。
十年磨一剑,一剑破苍穹。以10年为周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济南“东拓”、“西进”的脚步。
10年的发展,拉开了济南“东拓”、“西进”的框架。
东拓的蓝图日益清晰:顺着连通历下、历城、章丘的经十路东段触摸发展的脉搏,济南高新区、唐冶新区、中央商务区、济南综合保税区、章丘明水开发区等成功布局、初现规模,经十路东段两侧已成为济南新的经济活跃地带。
西进的变化日新月异:京沪高铁济南西站投入使用后,绿地、恒大、中建、山东高速、金科股份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开发企业争相循着济南西进的地图布局,涵盖多业态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一个接一个,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向这里流入,充满希望的未来之城逐渐变为现实。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如果说10年里,济南拉开了东西发展的框架,那最近的几年无疑是在框架上落笔注脚,让“东拓”和“西进”的宏伟蓝图变得更加具体、更加清晰,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两个片区的追求更高、目标更大。
2013年,省会城市群发展规划赋予了省会更大的责任与担当;2015年,“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宏伟蓝图给予了济南更高的目标与追求;与此同时,新常态下新旧动力更迭,“弯道超车”成为国内很多城市的新目标。
时代在变,形势在变,济南唯有适应形势,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市委、市政府立足济南市情,积极应对时代课题,作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安排,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优化城市功能配置和空间布局,形成中心、次中心、卫星城以及重点镇、一般镇梯次分布、互相衔接、功能完善的一体化发展布局”、“正确处理新城和老城的关系,推动新城老城良性互动发展”、“统筹考虑城市各区域发展定位,支持各区域错位发展、共同提升”。运筹帷幄的城市决策者再次为济南的发展注入新内涵。
在东部,济南中央商务区上升为全市战略,未来这里将成为展示全市改革发展成果、代表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省会形象的标志性区域,剑指城市发展新中心;济南新东站加速推进,一座场站连通7座城市,新东站也将成为和西客站遥相呼应的东西“双子星”;济南高新区跻身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收获行政权力事项下放的利好,政策红利必将催发更大的发展活力;签下630亿元大单的万达文化体育旅游城,甫一开始就给人以超越迪士尼的遐想。
在西部,西客站片区迎来了宜家、麦德龙等全球商业巨头,齐鲁之门、印象济南、财富中心和西城会展中心加速推进,吴家堡片区打造特色小镇、知识产业园片区打造美国休斯敦模式的医疗中心,玉符河片区成为市民休闲的后花园,天岳晶体、海那城、海宁皮革城等业态的崛起开创了现代工业园区的新模式,济南创新谷由高新区代管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从初期拉开框架到不断落棋弈子,从绘制蓝图到高位再求进,显然,济南将“东拓”、“西进”从1.0版升级到了2.0版。
品味现在与展望未来
当下宜居宜业,未来更令人期待
相较城市美好的未来,百姓更关注它的当下。
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东部新区逐渐露出规模发展的恢弘之势,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片区,例如会展中心片区、龙奥片区、盛福庄片区、奥体片区、全运村片区等。最近几年,伴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集,汉峪金谷、高新万达广场、“恒大都市广场+万虹广场”三大商业中心所带动的片区正在改变这里的商业格局。
现在的高新区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工业区,高新区的科技园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园区,其鲜明特点就是产城融合。为了更加宜居宜业,高新区以孙村立交为中心,规划了一个10平方公里的高新东区商业综合区,并且专门成立了高新东区商业中心工作组,推进产城融合。
济南中央商务区、唐冶新区、汉峪金谷等片区,从规划一开始,就把产业和配套同步考虑。拿济南中央商务区来说,这里以金融商务为主导,从人群需求出发,在办公、居住、商业、酒店、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六大功能板块下形成多层次、高融合的完整配比,构建高端业态+便捷生活的复合“生态圈”,未来将承载约25万就业人口。
伴随着产城融合理念的实施,东部已经成为产业聚集、配套齐全、人气渐浓的活力之城。
在西部,进入高铁时代的人们正在感受“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交通红利。如今,每天五六万人次的客流量以及道路上猛增的车辆、小区里增多的居民,宣告西部新城已经成为人气之城。济南西站客流量增多带来的影响,直接体现在住宿和餐饮两个方面。对酒店来说,人流就代表着客流,客流就代表着现金流。以位于槐荫区的舜和国际酒店为例,在很多酒店营业收入下滑的情况下,其对槐荫区的税收贡献每年增长10%,间接说明其营业额每年增长20%30%。而首家入驻西客站片区的高端星级酒店绿地美利亚酒店,在周边居民不多、企业入驻时间短的情况下,客房入住率已经达到80%。要知道在非旺季,该酒店普通标准间的房价也要近500元,可见人气之旺。
人气背后,是西部新城学校、交通、市政购物设施等越来越齐全。不只是西客站片区,就连吴家堡这个曾经城市边上的小镇也尝到了甜头。“路宽了,路灯亮了,绿植也多了……这几年吴家堡变化太大了,真是想不到。”市民刘先生说,5年前,他来到吴家堡街道辖区工作,当时济齐路很窄,晚上加班出大门就是黑乎乎一片。高铁开通以来,周边吴家堡街道办事处33个村庄,从村容村貌到居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质的提升。
“东拓”、“西进”,受益最大的无疑是所在片区和住在这里的居民。
10多年来,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快速完成了向现代产业为主的城市经济转变,产业的升级带来了众多创造、就业的机遇。
10多年来,原来脏乱的环境和无序的规划已成往事,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马路、优美的环境和有序的生活秩序,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普惠的民生福祉。
10多年来,交通不便、教育相对落后、商业配套不足的郊区,已成为城市综合服务配套比较完善的新城区,配套的完善消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放到时空的坐标中,对比过去和现在,东部与西部的华丽转身让人惊叹不已,从现在再看未来,东部与西部的美好前景更让人充满期待。
采访手记
分不清的城里城外
驱车顺着经十路从西跑到东,已经很难分辨出哪里是城里、哪里是城外。
就在10年前,人们印象中的城市界限还是如此分明。
彼时的济南报业集团办公地点还在杆石桥附近。在很多同事的眼中,往东过了燕山交立桥,往西过了纬十二路,就感觉出了主城区。这样的感觉主要来自直观的感受。当时燕山立交桥以东虽有了些高楼大厦,但是相应的配套并不完善,很多人白天在东边上班、晚上回老城区生活,东部新区人气有些冷清。西边就更不用说了,过了纬十二路再往西,高楼就没有几座,酒店、银行、城市综合体更是凤毛麟角。
回到眼前,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交通便利、市政配套齐全、商业设施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在哪里上班就在哪里买房子,新城宜居又宜业。
如果说新城和老城还有区别,那就是新城的“新”:新建筑、新道路、新产业。有人说,住在新城比老城方便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感受并不为过。
当然,任何两个片区放到一起,都会有所不同,发展也会有先有后。采访的过程中,很多人向我们“炫耀”自己所住片区的蝶变,也有一部分人问:东部的未来是不是比西部好啊?
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基于客观优势,东部起步早于西部,发展也是领先一步。西部虽然是后发,但是有后发优势。西部的环境是优势、高铁开通也早于东部,这些优势东部就不具备。协调发展不是简单地拉平,不是经济发展无差别,不是忽视自身条件的齐步走,而是要在错位中竞争、在竞争中共同向前。
在谈到区域规划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曾经说过,要统筹考虑城市各区域发展定位,支持各区域错位发展、共同提升。
合作与竞争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式,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发展。东部的发展固然让人惊叹,西部的崛起也不遑多让。两个区域都在展现着勃勃生机,升腾起美好的希望。况且,城市的发展更应关注市民的切身感受和体会。无论在东部还是在西部,当地居民都已经真切地感受到区域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以人民为中心,这不正是城市变大变强的最终目标吗?!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详细]
据《山东新闻联播》报道,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近日联合印发意见,自2016年春季学期起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秋季学期,全省拟免除24345名城乡家庭困难学生学杂费,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详细]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11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山东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27.3%,承包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超过40%。[详细]
记者今天获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历下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一案作出二审判决,裁定项目合法、征收主体合法、征收程序合法、征收标准合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依...[详细]
不设购房限制,社保年限最多5年,不得采取积分落户……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又牵动了部分想落户济南的小伙伴的神经。[详细]
10月12日,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对外通报,由潍坊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济南铁路局原副局长罗洪祥受贿案公开宣判,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罗洪祥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对罗洪祥受贿所得赃款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先后担任过会计员、会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