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购买新房且已入住,却经常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昨天,黄岛警方公布了侵害个人信息的典型案例,揭开了个人信息泄露渠道的“冰山一角”。
业主买房频被骚扰
西海岸居民杨先生近期非常苦恼,今年初他购买了一套新房,装修后入住。没多久,杨先生陆续接到一些装饰公司的电话,问杨先生是否有装修新房的需要。半年多后,杨先生还经常接到此类电话。杨先生同邻居老李说起此事,老李也说经常接到此类电话,他们认为可能是物业公司泄露了个人信息,于是多次到物业投诉。物业公司的负责人一头雾水,坚称信息不可能是他们泄露的。
QQ群叫卖个人信息
今年7月,黄岛公安分局网警大队多次接到群众报警,称经常接到装饰公司或者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怀疑信息被泄露。同时,民警在多个论坛网站上也发现有网民吐槽怀疑个人信息泄露。民警调查发现,在一个名为“装修装饰交流”的QQ群里,两名网民多次发布信息,称可出售小区业主信息。很快,来自沂源县的李某进入警方视线。在掌握涉嫌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证据后,黄岛警方于7月18日将他抓获。
被抓前还在卖信息
黄岛警方审查发现,嫌疑人李某(21岁,沂源人)3月起网购西海岸多个知名小区的产权信息24000余条,涉及业主8500余人,然后通过互联网转卖给他人,从中非法获利1万余元,钱款则通过发微信红包或者支付宝转账等方式支付。
大专毕业后,李某在西海岸一家装饰公司上班。为联系客户、多挣提成,李某想到了从网上购买小区业主信息。 2015年9月,李某通过QQ找到了卖个人信息的网民,于是花2000元购买某小区的业主信息。今年3月和7月,李某分两次从这名网民手中购买多个小区的业主信息,内容包括业主姓名、电话、小区楼号、单元户号甚至房屋面积。
为了快速收回成本,李某便在“装修装饰交流”QQ群里发布了“出售信息”。就在黄岛警方将李某抓获的前一天晚上,李某还通过QQ卖出信息990条,获利300元。
朋友圈少晒个人出行信息
民警办案过程中发现,一些装饰公司为了多拉客户,“共享”业主信息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同的装饰公司之间,员工互相置换客户信息,他们竟然把这当作“行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黄岛公安分局网警大队提醒,发现个人信息遭受侵犯时,要及时举报或者报警,增强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在公共场所喜欢使用免费开放的WIFI网络,有的喜欢在微信朋友圈晒个人的出行信息,网络上许多抽奖活动等都需要提交个人信息,这些都非常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因此要格外慎重。(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 齐林新)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7日,《山东省收养评估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结束了公示期。根据《暂行办法》,我省将建立儿童收养信息系统,有收养意愿的家庭可通过网络选择收养儿童。今后,办理收养登记前,要对收养人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工作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 [详细]
随着各高校陆续开学,各大高校的学费成为关注的热点。记者了解到,同样的专业,在普通高校、实行学分制的高校、独立学院或者民办高校,学费差别巨大,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的收费差了1万多元。 [详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我省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省要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详细]
凌晨,快速行驶的大货车追尾路边停放的大货车,摩托车卡在大货车双排轮之间,两名小伙当场身亡。运载碎石的大货车怪坡路段失控,连撞多辆车后撞倒绿化带里的电线杆,车头几乎被倾斜而下的石块挤平。驾驶员被困驾驶室内当场身亡。8月份,济南市至少发生6起涉及大货车...[详细]
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目前,除青岛外,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西安、成都等城市也开通了定制公交线路,开创了城市公交差异化服务的新局面。[详细]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已实施十余年,在有效规范院前急救医疗行为、维护正常的院前急救医疗秩序、促进院前急救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