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无”民企做的哪件事让党报整版篇幅重头报道

2016-08-23 11:40: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王学文 卞文超 赵洪杰 杨国胜

  8月22日,从科技部传来消息,由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8AT项目,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最终评审。这是今年山东惟一的一等奖项目,也是全国除高校院所外惟一由地方获得的一等奖项目。

  8AT,即汽车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因为挡位多,提速快而且省油。原一汽总工程师徐兴尧评价说:“变速器技术是汽车核心技术之一,盛瑞8AT在这方面缩短了中国与世界50年差距。”

  位于潍坊高新区的盛瑞,2003年从潍柴剥离、改制。身份转换之初,这家民营企业一度不知往哪里走,是无技术、无人才、无产品的“三无”企业。从2006年起,决定开始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发展,开始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向阳教授带领的团队开展汽车自动变速器方面的合作研究,寻求突破中国自动变速器完全依赖进口的技术途径。在徐向阳教授带领的校企联合技术团队的努力下,引进国外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开发手段,开始了世界首款前置前驱八挡自动变速器的创新研发之路。盛瑞发挥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10年投入10亿元,成功捧得国家大奖。 

  那一晚的果决拍板

  “一切源于九年前那一晚的果决。”盛瑞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书翰,说起8AT像在讲一个传奇。

  2007年4月,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教授谭伯格,已经是第五次来中国讲解他的8AT概念和理论。业内人士都明白,当时虽然处于4AT、5AT时代,但8AT是未来发展方向,将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几个大企业一如既往反应迟钝:“得研究一下”、“等上级批复”。

  此前四次来中国,谭伯格得到的都是这样的回答。然而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过去,“研究”仍没下文。

  此时的盛瑞,经过“三无”徬徨后,正生产柴油机配件,并考虑“多条腿走路”。

  徐向阳带领的技术团队以科学专业的眼光,敏锐地捕捉到谭氏方案是一个绝佳的方案。闻听谭伯格这次来中国,董事长刘祥伍和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教授立即约见。

  2007年4月的一天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向阳教授办公室,徐教授做翻译,谭伯格做介绍,刘祥伍与山东省中小企业办王成主任做听众;四个小时的话题只有一个,8AT。

  忙完已是深夜两点半。刘祥伍辗转反侧,思考复思考,最后果决拍板——七个小时后,上午九点半,双方签订意向协议。

  意向协议签订第二天,国内一家大企业经过层层申批,致电谭伯格希望合作,但为时已晚。

  谭博格教授从此成为8AT研发团队的一员,负责概念设计。

  “我是盛瑞最大股东,又是董事长、总经理,多年来大家又信任我,能拍这个板。”刘祥伍说。

  民企的灵活决策机制,让盛瑞抢得先机。接下来的8AT项目论证会,却着实考验他们一把。原一汽总工程师徐兴尧在会上提醒:“8AT有99%的失败率,投资得九位数以上。换成我,无论如何不敢干!”

  盛瑞决策层明白,现在自动变速器技术是德国和日本的天下。国内车企用的变速器,要么是外资独资企业生产的,要么是被外方掌控技术的合资企业生产的。当时已是5AT时代,国内连4AT都造不出来。国内一家车企负责采购的老总,登门拜访天津一家自动变速器合资公司,希望商讨合作事宜,人家连大门都不让进。

  但盛瑞决策层更明白:国内不掌握自动变速器技术,恰说明这是一个巨大潜在市场;同时作为中国人要争这口气,敢于抢占技术制高点。他们信念如铁,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干。

  坚定意志来自对行业的熟稔把握。早在结识谭伯格之前,盛瑞就对8AT下了一番功夫:汽车是中国重要消费品,要由做柴油机配件,改做汽车做配件;乘用车市场大,那就做乘用车配件,而且做别人不会做的部件;他们把目光早已投向8AT。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志军,以专业眼光看这个决策:“盛瑞领导班子如果不懂行,如果没有基于懂行而产生的冒险精神,是不会一步步做出如此正确决策的。还是因为懂行,对8AT了解得深,决心下得大,面临困难时也就会毫不动摇。” 

  事实如斯。刘祥伍和盛瑞副董事长周立亭、副总经理张述海、副总经理董立军,都是在潍柴从最基层干起,分别干过分厂厂长、销售公司经理、财务部经理、潍柴分管技改的副总经理,从业都在20年以上,是一个对行业有深刻体认的团队。

  “企业要赢得市场先机,不但要选真正懂行的企业家做领导人,同时要给企业充分自主权,提高决策效率。”省国资委副巡视员王绪超的解读,具有普遍意义。 

  科研人员持有公司股份

  2007年7月31日,青岛,盛瑞与北航、谭伯格正式启动8AT项目。

  启动仪式上,杯光斛影,刘祥伍举着香槟酒,对徐向阳说了句令对方终生难忘的话:“我的办公室在17层,8AT如果失败了,我从17楼跳下去!”徐向阳毫不犹豫,语出铿锵:“到时我们陪你跳下去!”三只酒杯碰在一起。

  国内没有自动变速器的成功技术,盛瑞走出一条“集世界资源为我所用”的创新路子。 

  2008年,盛瑞的研发团队在德国建立研究机构。同年与英国里卡多公司合作开发8AT样品。同时派人赴德、英学习。赴英人员在领取生活费的同时,每人每月还另领500英镑的“咖啡费”,用途是与对方交朋友、多学点技术。“那几年有四五百人次往返德、英,光路费就上千万。”盛瑞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苏成云说。

  2012年,国外某公司提供的软件部分,在装配汽车时出毛病。盛瑞要求修改,却被要求另支巨额费用。请一位以天价年薪聘请的韩国工程师修改,此君要价接近于其年薪。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储林说,被人抓住自主创新的软肋,就像被吸血鬼缠上。盛瑞要摆脱吸血鬼!

  青岛八大关,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著名风景区。盛瑞在此租下一栋楼,将8AT的核心部门软件开发中心设在这里。中心主任工程师需在青岛买房子,刘祥伍把女儿在青岛的房子以优惠价格卖给他。还有一位科研人员凑不够买房首付,刘祥伍借给他……在盛瑞的用人文化中,这被称为“以情留人”。

  8AT项目近10年没见效益。盛瑞对科研人员设立“考核特区”,考核不看利润,只看项目进度。每年只要完成研发进度,年薪和奖金一个都不少。8AT研发经费大部分由柴油机配件的利润供给,柴油机配件研发人员每年最高收入10万左右,8AT研发人员最高达50万。

  2008年企业经营困难,管理层带头自降工资,每月只拿800元生活费。8AT研发人员的薪水不但不降,反在原有基础上,每月补贴2000到600元不等。 

  企业最长久的留人方法,是将个人和企业“捆”在一起。去年,盛瑞实施技术骨干持股计划,第一批50名技术人才拿到公司原始股,其中一半是8AT研发人员。在盛瑞的“十三五规划”中,占员工20%的技术骨干将全部持股。

  “10年投入10亿,有几个亿投在人才培养上。”刘祥伍说。 

  人才培养的回报丰厚有加。2010年,在英国设计出8AT的A样机半年后,以盛瑞为主成功研制B样机,又半年后的C样机则完全由盛瑞研制。2015年,在国外同行做到9AT的情况下,盛瑞在8AT基础上成功研制13AT,遥遥领先于国内外同行。

  “既以情留人,又以股留人,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给人启发。”兖矿董事张胜东道出了同行的赞赏。这话让人深思。

  59岁去大学读哲学

  7月28日上午8点半,刘祥伍精神矍铄,思路敏捷,在办公室接受我们采访。谁能想到,这位63岁的老人,头天晚上刚从重庆飞回来,深夜两点多才睡下。为开发8AT市场,他出差一周多。 

  盛瑞人说,8AT能够成功,关键是刘董,这位灵魂人物一直站在第一线。

  从54岁到63岁,刘祥伍带领盛瑞拼搏10年,8AT由概念变为商品。

  研发资金不足一直困扰着盛瑞。刘祥伍到有关基金组织寻求合作,被人家借口推脱,实际上是不相信中国人能造出8AT。从社会上到企业内部,也存有质疑声。

  做一件事最大的痛苦是不被人理解。2012年,刘祥伍59岁,到北京师范大学读哲学。“目的只有一个,提升人生境界,寻找人生答案。” 他学习哲学毕业时,正是8AT产品上市时。 

  学哲学的刘祥伍,举动出人意料。为解决研发资金问题,他带头稀释近一半的个人股份,先后引进两家战略投资机构。去有关部门被人家撵出来一次,他就一次次又去,直到被对方接纳。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志军,既为刘祥伍这种干事创业的毅力所感动,又以管理专家的眼光,读出了更深层含义:“刘祥伍59岁去读书,63岁仍然奔波在一线。比做成8AT更有价值的,是民企领导人任期、退休的灵活制度,以及灵活制度带来的创造力。”

  省国资委副巡视员王绪超同样看到这一点:“要探索一种制度,让有本事的企业家能干下去,让创新不因领导人的变更而中止。” 

  受金融危机持续影响,2012年盛瑞利润跌为零。恰在这一年,8AT出现重大问题。同时因为多年不分红,股东们也有不同声音:“企业做成这个样子,得有个说法!”

  年底,刘祥伍带领大家到八达岭长城脚下开年会。会上,刘祥伍带头唱国歌,高呼盛瑞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反复宣讲“为了研发掉点利润也值得”,大力号召“铸起盛瑞的新长城”。

  让刘祥伍感动的是,决策层中“没有一个落井下石的”,都拥护他的做法。会上会下,盛瑞决策层紧锣密鼓做大家的思想工作。成效是明显的。第二年,企业出现亏损,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飙升到9.5%。 

  回顾这一段,刘祥伍有点庆幸:“要是民企也对领导人严格考核利润,我还真过不了这一关。”他建议,对企业考核,不要局限于一时的利润,要看战略规划。利润只代表短期业绩,战略规划带来的是包括科研在内的长期发展。

  新华制药董事长张代铭,对盛瑞创新失败也能被接受,很是赞叹。他建议要在企业建立容错机制,让企业领导人敢于去创新、错了也能继续创新。 

  艰苦卓绝,回报优渥。盛瑞8AT去年实现批量生产,装配到陆风等车型。因为盛瑞8AT上市,国外产品也开始纷纷降价,以前一直对中国自主品牌不开放的变速箱,现在也逐步开放配套,一年为中国汽车业节省数十亿元资金。今年上半年,在经济形势低迷状态下,盛瑞因为8AT的带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0%。据介绍,明年盛瑞8AT将实现年产20万台,将装载奇瑞、北汽、力帆等七八个车型。

  今年,盛瑞8AT被推荐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经过网评、现场审核、终审、得到专家高度认可。

  “只要按照创新规律、市场规律去做,就是‘三无’企业,离国家大奖也一点不远。” 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储林的看法让人信服。

  本报评论员:

  把发展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

  立足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企业才有生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企业才有竞争力。潍坊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把发展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研发的8AT项目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最终评审,牢牢掌握了企业自身发展命运。他们的创新实践,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自主创新新突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支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归根到底,是雄厚的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才能不断创造发展新动力。作为一个曾经无技术、无人才、无产品的企业,盛瑞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自主完成了8AT从概念到样机,从样机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全部转变,走出了一条不断突破的自主创新之路。山东产业体系日趋完备,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技术积累与创新资源雄厚,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关口。以盛瑞为榜样,把发展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努力在自主创新上趟出新路,不断打造科技创新新优势,就能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自主创新,有其特有规律。其逻辑起点,在于敏锐感知市场需求,牢牢把握技术发展方向,考验的是企业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敏感度与判断力。盛瑞从生产柴油机配件,到研发生产8AT自动变速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鼓点,都精准把握市场发展脉搏,准确研判科技突破方向,最终掌握市场竞争与技术创新的主动权。自主创新从来不是盲目蛮干。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我们还面临很多重大科技瓶颈,在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在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上,与发达经济体还有很大差距。向盛瑞学习,就要把握创新规律,善于抓住时机,紧跟市场发展趋势,        

  瞄准市场与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与关键环节,以源源不断的自主创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新突破,占据科技制高点,引领科技新方向。

  自主创新需要有撬动的支点。这个支点首先来自制度变革,来自于管理制度、容错机制、考核评价上的不断创新。自主创新,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攻克各种技术难关,耗时费力,没有几代企业家的接续努力、持续投入,是难以达成的。自主创新,又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有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环境。自主创新,还是一个需要不断刺激鼓励的过程。一个项目一时看不清前景怎么办?在一段时间里没有收益怎么办?这都需要改革考核机制来引导。各个维度上的风险考量,嵌入到每一个企业,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个具体问题,需要一整套企业制度的创新来解决。盛瑞构建灵活的考评机制,创新包容失败的容错机制,通过各维度的制度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氛围和制度支撑。学习盛瑞,就要深化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让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以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合力,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一项重大科技创新的突破,与高度重视培养引进人才是分不开的。人才能不能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制度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盛瑞的自主创新投入,人才投入占了大头。小到买房落户,大到员工持股,他们以情留人、以股留人、以事业留人,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上狠下功夫,汇聚了人心,凝聚了团队。我省是人才资源大省,但还不是人才强省。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些同志对人才的作用,还存在模糊认识,还没能真正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人才体制机制不活,人才生态环境亟待优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努力形成智力支持新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体制机制,尊重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规律,厚植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大兴识才、爱才、进才、用才之风,夯实创新发展的智力根基,用人才驱动实现创新驱动,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不断跨上新高度。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 山东17市经济半年报:GDP增长菏泽最快 3市新超2000亿

    11.jpg

    在“L”型经济走势已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动力明显减弱的大形势下,我省多市在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时并不避谈“难”字,甚至将其总结为特征关键词之一。在使出“洪荒之力”稳增长的同时,令人欣慰的是,经济出现不少向好变化,有利因素不断积聚;各市经济转型...[详细]

    08-23 07-08新锐大众
  • 山东40条新政促消费 济南市直无房员工可领住房补贴

    11.jpg

    推进供给侧改革,消费起到引领作用,为了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推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运用综合政策措施支持扩大消费的意见》,40条意见中提出,将采用“住户拿一点、财政补一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适当补偿”的多方出资方式,每个市、县(...[详细]

    08-23 07-08济南时报
  • 山东9月乘高铁直达21个直辖市省会 济南到西安只需5小时

    11.jpg

    8月22日下午,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9月中旬,备受各界关注的徐兰高铁郑徐段即将开通运营山东通往河南、陕西等中西部地区的高铁通道顺利打通。济南铁路局抓住徐兰高铁郑徐段开通运营有利契机,以西南、西北方向为重点,开行郑州、西安方向8对高速列车,弥补济南铁路...[详细]

    08-23 07-08大众网
  • “大城管”来了!山东明年推行城管大部制 多领域扩权

    010.jpg

    城管执法的新闻经常引起舆论的关注,图为2015年8月31日早上,济南经十路与山师东路路口,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与摊贩互跪。[详细]

    08-23 11-08齐鲁晚报
  • 山东狠抓人事考试精细化 通报三起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案例

    8月17至19日,全省人事考试典型案例分析暨重点考试项目考务操作培训班在威海举办,80余人参加培训。会上通报了三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全案例,认真剖析问题并开展自查自纠。[详细]

    08-23 11-08新锐大众
  • 山东省直单位开始接收安置军转干 22日-24日报名

    今年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裁减军队员额30万期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第一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做好今年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高度重视。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下发通知,部署2016年省直单位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工作。根据通知,今年省直单位接收安置军...[详细]

    08-23 11-08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