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知责 魏金永长篇小说《跟着黄河走》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2016-08-07 22:1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艳

长篇小说《跟着黄河走》研讨会现场

作者魏金永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研讨

  大众网8月7日讯记者 张艳) “从梁山泊来,到垦利洼去”,短短数字,简而有力地反映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因黄河泛滥,东平湖畔灾民整体迁徙的大时代背景,而这句话的出处,正是魏永金年逾70后献给世人的长篇历史小说《跟着黄河走》。

  8月7日上午,长篇小说《跟着黄河走》研讨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作协党组书记杨学锋、作协副主席谭好哲、山东省人民出版社社长胡长青以及东营市委、东营市作协、垦利区区委的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山东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位文学教授、知名作家参与了此次研讨。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李掖平主持了本次会议。

  《跟着黄河走》是一部总字数近7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魏金永历时5年,多次深入垦利区几十个村庄采访,三次去东平湖周围的梁山、东平等县,采访当地群众、挖掘迁民和抗战故事。在丰富材料积累的基础上,作者塑造了不同阶层、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再现了东平湖口灾民如何背井离乡,沿黄河至垦利洼垦荒谋生、抗日救亡的精彩历史。

  研讨会上,各位领导专家、作家学者积极参与了本次讨论。东营市垦利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加夫首先对垦利区区情做了简要介绍,也交代了该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垦利区是山东省内的“版图大区”,同时又是“人口小区”,这为数不多的人口却来自全国十几个省、一百多个县,充分反映出了垦利地区的“移民文化”,伴随“移民文化”而来的,是该地区所特有的“黄河文化”、“红色文化”,而《跟着黄河走》整部作品的关注点也归结于此。山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胡长青则对该部作品的编辑出版情况做了简要介绍。省作协党组书记杨学锋从作者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本身进行挖掘,指出了难能可贵并值得学习的“三个坚持”——坚持文学创作的初心不改、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探索创新提升文学品质。杨学锋充分肯定了作者“娓娓道来、饱含深情”的创作理念,认为这样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底层人物的尊重同情、对真善美的追求向往,也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和人文情怀。

  省作协副主席谭好哲则表示了对文中比比皆是的“侠义精神”的关注,指出作者由“家”的生存写起,写到“国”的发展,字里行间满是家国情怀;省作协副主席李掖平就作品中的语言发表了意见,认为其朴实的语言风格构筑了整部作品强烈的生活气息,作者将地方方言、民俗俚语以及富有文学色彩的书面语言进行了巧妙结合,并规避、淡化了一些“暴力、恐怖、残忍”的语言和情节,摒弃了所谓的“吸睛”元素而专注于文学表达,是一种向上的动力,向善的引领。会上,其余专家学者也纷纷就该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处理、语言风格的呈现以及篇幅结构的组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对魏金永先生在70多岁的高龄里仍能笔耕不辍,献出如此真实感人的史诗般巨著表达了敬意。

  会末,《跟着黄河走》作者魏金永发言,感谢了各位与会专家的建言献策。魏金永先生曾任潍坊市文化局副局长、潍坊市文联副主席,此部长篇小说的创作饱含了其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苦难中寻找温暖、抗争中寻找力量、奋斗中寻找信念”也正是这部作品想要向读者传达的最深刻意义。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