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金口港周边商圈繁荣 造出山东第一舟

2016-07-29 07:34:45 来源: 青岛早报 作者:

  

  原标题:400多年前金口港周边“商圈”繁荣

  即墨市店集镇东里村的李氏祠堂内,珍藏着一块重约4吨的奇石,这块石头表面光滑,和崂山绿石有些类似,但经过专家鉴定却不是本地石料,而是南方的海潮石。据说这是李氏家族一位酷爱石头的富商,专门托朋友用商船从福建一带运回来收藏,一直保存至今。这块巨石在考古专家眼里,却印证了当年金口港南北航线繁荣兴盛的景象,也是当年青岛海上丝绸之路南北航线繁华的重要力证。

  400多年前,青岛重新开启的金口、沙子口、青岛口和沧口四个港口中,位于即墨的金口港最为兴盛。特别是当年留下的天后宫和店集贸易中心古村落,还有清代即墨首富李秉和旧址等,证实了即墨金口港周边,在400多年前的清朝中期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贸易“商圈”,这也对研究我国北方海上丝绸之路起到了重要作用。

  消失古港印证辉煌历史

  在即墨丁字湾西岸,有一个地理位置特殊、风景秀丽的海湾,这里就是400多年前的金口港。虽然早已不见了当年的商船云集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拆迁后的荒芜土地,但通过地理环境特点仔细观察,一个巨大的“U”形地势呈现在眼前。“丁字湾两岸夹峙,港湾状如江河,水深浪平,形成天然的避风港,400年前,这里的海水很深,来来往往的商船都驶入港口交易货物,如今海水已经退到两公里外了。”即墨市博物馆馆长张文波站在古港遗址上介绍,周边还能找到很多印证古海湾轮廓的痕迹。

  “浪打白沫,沙鸥飞走,喧嚣码头,船来船往,南北商客在此停留,沿路听得港口苦力劳作声,商贩叫卖声,有时也听得一曲柳腔,港湾泛舟仙摇桨橹,看风平浪静时,三百六十五户渔家灯火依旧。”这是《即墨县志》上对旧时即墨金口港的一段非常形象的描述。张文波说,关于金口的由来,和古港口形成前的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在明代以前,这里一片荒凉,曾有南方金姓夫妇逃难至此地,结草为庐,捕鱼为生,逐渐被称为金家海口和金家口,后来又称为金口,后来的金口港由此得名。如今的金口村焕然一新,干净整洁路面一马平川,一排排二层新房排列整齐。

  古港口曾云集两万人口

  张文波曾阅读过大量关于金口港的史料,并调查采集了民间众多的传说。他告诉记者,明未清初,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金口沿海一带的渔业开始兴盛起来。由于海洋资源丰富,又位于丁字湾这样的特殊地理环境,所以这里物产相当丰富。许多渔民聚集于此,主要以打鱼为生,时间久了,自然就形成了渔港小码头。

  张文波说,明万历七年间,即墨沿海一带尚无商贾,但随着胶州湾一带的港口因地理环境等因素慢慢废弃,到了明朝天启年间,金口港正式开埠。那时,来往的多是南方的商船和当地一些捕捞渔船。此时,烟台等港口相继关闭,为即墨金口港的兴盛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5月初,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专家和青岛早报记者一起对金口古港遗址再次进行深入调查采访。“从明末清初开始,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至清乾隆年间,金口港出现了通四海、达三江的繁荣景象,南客北旅,往来不暇,每天进出港的船只上百艘,成为人口两万多的山东著名通商口岸。”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玉海说,当时的金口港,主要行业有土产行、油坊、篓铺、渔行、木场、细杂货业等。史料记载:时有土产行360家、油碾360盘、水井360眼、托运舢板360只,有“日进斗金”之誉。清末,金口栲栳帮商船兴起,往返于各地贩运货物,成为金口的运输动脉。金口商船中最大的一只是外栲栳杨志君的“金长生”号,可载重500吨。另外还有 “新永祥”、“杨永顺”、“金福生”、“金福长”、“金永来”等可载300吨以上的商船。

  百年青岛港替代金口港

  “当时金家口列为即墨县唯一的征税口岸,海船按装载货物抽取税银,这足见十八世纪的金口已是一个颇具规模的港口。”张文波介绍说,在清朝嘉庆以后,据传当时拥有72家油坊、300多盘油碾,3桅大船来往于黄海、东海和渤海,是胶东地区大豆的加工基地,也是南北航运线上的重要环节,也可以说当时的金家口附近形成了现在的“出口加工区”,如从外地运来的大豆,在这里加工成豆油,然后再运走。随着金口的繁荣,世代以捕鱼为生的里外栲栳渔民,将渔船改为搞运输的商船,随后,又集股购船,形成较大船队,成为金口的运输力量。

  林玉海介绍,直到德占胶澳之后,急于经济掠夺,边建港边通航,边筑路边通车,青岛港的吞吐量急剧增长,金口港的贸易受到严重影响。仅豆油一项,金口港的年输出额由光绪年间的7万至10万篓,下降到民国初年的不足2万篓。抗日战争爆发至1946年当地解放,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和兵盗骚扰,工农业经济破产,工商业者纷纷迁逃,金口港逐渐萧条。

  此外,丁字湾本是停泊避风的良港,由此入海的河流众多,有当时即墨县的莲阴河、莱阳县的五龙河、海阳县的白沙河以及一些小的溪流。由于这些河沿岸植被的破坏,大量泥沙涌入湾内,本来港深道窄不易排泄,如此年积月累,使码头日渐淤浅。港航条件每况愈下的金口港,被邻近的烟台、青岛港口所取代,慢慢结束了曾为商港的历史。青岛港的繁华接过了金口古港口的重任,在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船商捐资修建“圣母行宫”

  “解放前后,金口港周边还曾有小船只出现,古街道上的清代建筑还保存一些,后来随着旧村改造,这些旧时遗迹成了最后的记忆。”70多岁的张昌林回忆,古港口遗址旁唯一保存完好的就是天后宫了。

  张文波介绍,乾隆年间,在港口西侧的市街中心,建成一座气势雄伟的天后宫,成了当时商贾祈求平安的神圣之地。清乾隆以后,随着金口港的不断开放和发展,南北文化广泛交流,保存到现在的金口天后宫,经过几次修缮,更显得壮观宏伟,整个建筑分为行宫和寝宫,配以厢房,青砖绿瓦、雕梁画栋、四角飞檐。宫门悬“沧海慈云”匾。大院正门有戏楼,两侧有钟楼、鼓楼,寝宫有圣母的卧像。每年正月,这里都会举行数天的庙会,前来祈福的人们数以万计。

  张文波说,天后圣母,就是人们所熟悉的湄洲岛林默娘,成仙之后又称之为海神娘娘,是南方商船和渔民每年祭拜的海神圣母。金口港建造的天后宫,是山东半岛规模最大的一座天后宫,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庙产之雄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口港经济的繁荣,对研究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人们所熟知的青岛太平路天后宫,虽然修建于明成化年间,比金口天后宫还要早,但在当时不如即墨天后宫兴盛。

  “南方商人信仰的天后圣母出现在位于北方的青岛,也说明了当时南方商人来往青岛较多。”林玉海说,因为北方人当时不可能修建天后宫,南方商船来到这里,要拜祭天后圣母,所以他们在这里修建了天后宫。在长达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金口港作为青岛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时我国南北航线贸易最为繁忙的港口,承载着南方到北方贸易的重任,这些历史遗存,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直接的有力证据。

  在金口镇南两公里外,有一个古村落叫李家周疃,这里曾是清代即墨首富李秉和的居所。如今李氏庄园留下的古建筑群,仍然讲述着当年的富有。这处古建筑群,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海上贸易的兴盛。

  张文波曾多次来到实地考察,并拍下了许多历史遗存图片。他介绍说,李家周疃村是清代即墨首富李秉和的居住地,目前保留着许多古代建筑群。悠久的历史给李家周疃村留下了极富特色的人文景观,李秉和庄园也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秉和庄园经过了五代相继扩建,特别是其曾孙李葆初等人大兴土木,使这座庄园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庄园式样仿即墨县城的城楼而建,青砖绿瓦,雕梁画栋,气势宏大,是一座典型的古城堡式庄园。史料记载,当年的李秉和是外乡人士,在来即墨的途中,偶然发现金口港的贸易商机,于是开始涉足商业,从此借助金口港的优势而发展成即墨一代首富。

  店集清代村落再现古商圈

  金口港当年的繁华,曾辐射整个北方乃至全国,直接影响了周边至少几十公里区域的贸易发展,方圆数十里的许多地方,都因金口港成为经济贸易中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现在的店集镇。店集,历史上因贸易中心形成的集市和店铺众多而得名,这里也是近代青岛地区最早的商圈之一,也为青岛“一带一路”建设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商人也喜欢供奉关帝,寓意做生意诚实守信、重义气,在即墨店集镇东里村,至今有一座关帝庙保存相当完好。虽然已不像从前香火兴旺,但透过古老建筑的沧桑和砖石之上的精美雕刻,可以感受到在清代中期,这里曾是当时商人云集上香祈福之地。几百年来,当地村民一直有一个不解之谜,就是这座关帝庙的正门是朝西向的,而一般的寺庙都是朝南方。

  林玉海分析,当时店铺有一条东西向交易大街。商户便在这条交易大街的东侧,修建了门朝西的关帝庙,大门冲着交易大街,寓意时刻提醒商家要重诚信,增加彼此在贸易中的信义。另外,当时修建此庙时,也与关羽的祖籍是山西,面向他的老家方向的说法有一定关系。

  不远处的南里村,保存有大量清代建筑群,也是因港口贸易兴盛而留下的直接证据。在500多户的村落中,集中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至少有300处。穿越其中,这里设计精妙的四合院,说明这里曾经居住过富有的商贾和达官贵人。

  清代商船帮留下“豪宅”

  清末明初,金口港废弃后,商船北迁到了即墨丰城栲栳岛码头,这也是青岛古海上丝绸之路最北端的商船云集港口,延续了自琅琊港以来绵延千余年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也成陆路丝绸之路的北方出海口和登陆点。丰城栲栳岛码头成为当时对外通商船只的重要口岸后,当地许多船商纷纷加入海上运输队伍,船老大发家后,在栲栳村建造了大量四合院建筑,古朴精美的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对研究青岛在清末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口岸和古建筑风格,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栲栳帮”海运发家后,回乡建设多处具有地方特色的砖木青瓦结构小四合院,这些建筑有南方徽派建筑的“黑、灰、白”色彩特征,也有本地建筑硬朗大气的外形。外栲栳村杨家祠堂相传也是 “栲栳帮”鼎盛时期这些大富户筹资所建,祠堂为砖木结构。同时,村里还保存一座方形二层绣楼,是大户人家给女儿建造的闺阁。

  古建筑群是古港贸易延伸

  “不管是即墨的凤凰村、李秉和庄园,还是店集南里村和栲栳岛出现的古建筑群,并不是偶然现象,细细研究历史,虽然没有更多史料记载,但把金口港和这些古建筑村落的地理位置联起来后,就会发现一个很有逻辑性的关系。”林玉海说,金口古港距离这些古村落最多不过10里,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在清代可能都是古港贸易的场所。像南里村的大量建筑群,推断这里的“豪宅”多数都为当年在店集经商的富甲商贾建造居住。而这样一个清代古建筑群,也说明了海上丝绸之路在清代的繁荣程度。

  张文波说,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青岛在交通上成为南北海运的枢纽和中转站,军事上成为防倭抗敌的前线,商业上成为商贾云集、百货辐辏的贸易口岸。青岛口(现人民会堂附近)、胶州塔埠头、即墨金口成为三大港口,由于饱受日寇侵袭,从这出发的商船前往日韩的并不多,当时青岛的港口主要是南北商船的海上驿站,来自福建、长江口岸的船舶前往北京通州,会把青岛三大港口当成避风港并补给淡水。

  船商造出山东“第一舟”

  “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发展到了靠近丁字湾的栲栳岛,最后,青岛古港口的忙碌历史也在这里结束,青岛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到今天被现代化的青岛港、董家口港所取代。”林玉海介绍,金口开港之初,大多数是南方宁波、温州、上海等地的商家、货船来贸易经商。当时的即墨、莱阳、平度等本地人多在码头上开店铺经营南北土产杂品的购、销业务,为南方商船代理进出口业务。清末,在金口港经营土产代理的经商大户和搞舢板驳运业的沿岸船户都看到了南方船商暴富的巨大利益,纷纷开始涉足远航货运。

  民国初期,丁字湾内以栲栳村为主的货运商船队形成,几乎包揽了整个港的进出口货物,并承揽江浙、福广、东北、山东沿海码头的许多土产杂品转运业务。根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调查,金口商船载重20万斤(老斤)以上木帆船有27只,丰城有26只,而里外栲栳就有20只,故称“栲栳帮”。杨志君和王环清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杨志君的商船“金长生”号被称为“山东第一舟”。伴随着金口港的逐渐淤积,到清朝后期时,大型商船已无法正常驶入金口港,只能先在栲栳码头停靠,然后使用小船将货物运送到金口港,于是栲栳码头成为金口港的中转站,栲栳头码头逐渐兴起。如今,栲栳头码头仍有渔船停泊。

  公元1161年,宋军由120艘战船、3000名水兵组成的水师编队从今江阴北上,金兵则以战船600艘、水军3万和水手4万的兵力从胶州起锚南下,因金人不习水性,又遭遇恶劣天气,故在今黄岛琅琊镇鸭岛附近驻扎。当年10月,双方在黄岛与日照相交海域遭遇,战争异常惨烈。宋将李宝指挥船队前后包抄,切断金军退路,借助风势,以火炮等向金军舰队发起猛攻,因金人船只大部分使用松木制成,帆布使用油绢制成,遇火即着,战场顿时一片火海。心抱复国之志的南宋将士登上金人船只,与之血拼,金兵死伤数万人,被俘300余人,大部分战舰被烧毁沉没,大火持续四昼夜不熄,金军多名高级将领被杀,宋军以少胜多最终取得完胜。这场大战后,很多船只沉入海底,成为如今水下考古的一项内容……请继续关注青岛市文广新局、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青岛早报联合推出的“青岛海上丝绸之路考古行”第十篇——“海底古沉船 海上‘丝路’待解谜团”。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 山东省纪委通报8起侵害群众利益案件:5人盯上小麦补贴款

    11.jpg

    在省纪委组织开展的重点督导县(市、区)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中,各级党委、纪委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加大问题排查、执纪审查和通报曝光力度,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7月28日,省纪委通报临清市、单县、高密市...[详细]

    07-29 07-07新锐大众
  • 山东文理类二本投出124099人 文理最高分花落山财、河北大学

    11.jpg

    今天晚上,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文理类本科二批投档统计表。今年,山东省本科二批共投出线上考生124099人,这也意味着文理类上线考生还有15152人在填报二本志愿时落档。大众网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二本投档中的文科最高分为583分,被山东财经大学摘得;理科投档最...[详细]

    07-29 07-07大众网
  • 啤酒节即将全面开喝 四大会场公交攻略出炉

    第26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即将正式拉开序幕,今年的啤酒节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会场最多、时间最长的一届啤酒节,崂山、黄岛、李沧、平度四大会场同步举。[详细]

    07-29 07-07青岛新闻网
  • 公交?济南街头现HBT!挨公交站牌,不能刷卡还挺贵

    济南公交相关负责人称市民以为HBT是公交公司开的,因为不能刷优惠卡,导致济南公交无辜遭受投诉。对此,济南市交通运输局称已经责令山东交运整改HBT,撤销站牌,只允许其从事点到点客运线路经营。 [详细]

    07-29 07-07生活日报
  • 36℃下的梁山景区:“扈三娘”5件古装裹身,转眼湿透

    扈三娘的扮演者是20岁的姑娘高阳,最近几天她顶着高温,把5件古装裹在身上,每天走12里山路完成这6场打斗剧。20岁的高阳在梁山风景区工作一年多,一直扮演扈三娘的角色,她从小习武,还练过跆拳道,对这份工作特别喜欢。[详细]

    07-29 07-07齐鲁晚报
  • 零加成俩月多数驻济医院总收入下滑 便民门诊排长队

    28日,在省城一大型公立医院便民门诊前,不少人排起了长队。医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出现了明显下降,马林告诉记者,2015年6月,该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是10.6天,今年6月则缩短为9.68天,病房使用率超过100%,比去年同期增加7.4个百分点。[详细]

    07-29 07-07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