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为了让离开三亚30年之久的海鸥重新“安家”,三亚启动了“海鸥生态修复项目”,从青岛引进一批海鸥到三亚。前天,在青岛市爱鸟人士、市北区绿色保护服务中心负责人张世平的护送下,44只燕鸥亚成鸟经过3332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运抵三亚大小洞天景区。昨天上午,张世平放飞了6只燕鸥,听到张世平口哨声,它们很快就飞回来了。
两地联手护送海鸥
81岁的罗九如是国家海洋局的退休专家,40年前她首次来海南调研时,曾经目睹成千上万海鸥飞舞的场景,但是当她再次到海南时,却没有见到海鸥的踪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因为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海鸥渐渐离开了三亚。从2003年开始,罗九如想方设法探讨海鸥引进和繁育方案,积极联系景区企业,寻求场地和资金支持。13年后,罗九如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今年3月份,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启动“海鸥生态修复项目”。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得知青岛从1994年就发起了挽留海鸥行动,在媒体和众多热心市民的努力下,原本只有2000只海鸥的青岛如今拥有了数万只海鸥。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前往浙江、云南等地考察,也和当地鸟类专家探讨过在三亚繁育海鸥的可行方案,最终选定了青岛,因为青岛有挽留海鸥的经验。协会最终决定从青岛“邀请”一批燕鸥到三亚“安家”。7月22日上午,在青岛市爱鸟人士、市北区绿色保护服务中心负责人张世平的照料下,44只燕鸥从青岛乘车赶往三亚。
“保姆”三天没睡好
从青岛出发,长途奔波3332公里,作为44只燕鸥的“保姆”,张世平3天没有睡好觉。昨天,记者拨通了张世平的电话,他向记者讲述了运输途中的故事。
出发前,张世平让44只燕鸥饱饱地吃了一顿“大餐”,然后准备了20斤小鱼等食物。“因为担心铁笼子会损害燕鸥的翅膀,我们就用保温箱分开装燕鸥,想到路途太远,我们就在车底下垫上了纸箱子,把燕鸥放在上面。”两三年前,张世平在接触海鸥时,专门花时间学习辨别海鸥的叫声,逐渐听懂海鸥叫声的含义,恐惧、报警、饥饿的叫声都是不一样的。在汽车的轰鸣声中,张世平要仔细辨别燕鸥的叫声,分清含义。
在运输途中,每隔两个小时,张世平就要给海鸥喂食一次。与此同时,在大小洞天景区西南侧的沙滩上,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专门设置了一个长8米,高、宽各4米的网笼,这便是44只燕鸥的“新家”。“这个网笼仿自然环境,底部专门加密,可以防止老鼠、蛇等天敌来侵害。”张世平说。
7月25日下午4点半,44只燕鸥运抵三亚大小洞天景区,它们要在这里接受人工驯化、放飞,以及人工干预繁殖等。这些从青岛引进的海鸥,一到三亚就成了当地的大事件,电视台、报纸、网站等纷纷派出记者采访,不少居民也赶到景区看远道而来的海鸥。
放飞引来野生燕鸥
“这些燕鸥状态良好,均未携带禽流感病毒。”44只燕鸥运抵后立即被送到网笼内,随后三亚动物卫生监督所采取快速筛选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燕鸥排泄物检验检疫,主要检测它们是否携带禽流感病毒。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工作人员还给燕鸥喂了鱼苗等食物。
今年5月份,张世平曾经安排助手李鑫到三亚调研,考察结果是三亚环境特别好,森林覆盖率高,海岸线也很原始,生态环境也不错。“三亚海边本来就有燕鸥分布,我们现在带来燕鸥是想繁殖和吸引更多的燕鸥,实现更多的海鸥再次聚集。”张世平告诉记者,希望这些燕鸥在接受人工驯化后,能随它们的大部队北上南下地迁徙,真正地回归自然。
前晚补了一觉后,昨天上午张世平和助手李鑫开始放飞海鸥,他们从网笼里选了6只燕鸥放飞。6只燕鸥飞出来后,立刻飞向了不远处的海面上,它们抓鱼、嬉戏,还在海中洗澡,玩得不亦乐乎,丝毫没有表现出对陌生环境的排斥和害怕。
“燕鸥放飞后大约1个小时就引来了第一只鸟环颈鸻,它是燕鸥的好邻居,连下蛋都会在一起。”张世平高兴地说,相信燕鸥会在这里生活得很愉快,希望它们能引来更多的鸟儿。临近中午,张世平对海边的环境做了评估,“周边环境不错,比较适合海鸥生长。下午开始下雨了,这些小燕鸥最后竟然吸引来了4只野生的燕鸥,这真是好消息。”
随着张世平和助手的几声口哨,在海边飞翔的小燕鸥,纷纷飞回网笼中。“这些燕鸥在网笼里住了一晚,已经有了‘家’的意识。当它们飞出后感到饥饿时,就会回到网笼觅食。同时,我们对燕鸥喂食前吹口哨,会让燕鸥产生条件反射。听到口哨声,它们就知道有东西吃,所以就会飞回来。”
张世平昨晚告诉记者,接下来将逐步训练燕鸥的野外捕食、躲避天敌等本领,为将来燕鸥随来海南过冬的候鸟“北迁”“南返”打下基础。
三年增加3000只海鸥
“这群燕鸥会在三亚生活得非常愉快。”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会长、大小洞天景区董事长孙冬说,能够从青岛引进海鸥,让三亚重现海鸥飞舞的场景,这也是为三亚的美丽增添一份色彩。
记者从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了解到,三亚专门在大小洞天景区设置了保护海鸥工作室,张世平的助手李鑫也辞去了工作,专职负责蓝丝带海鸥项目,今后将常驻工作室,负责记录这些海鸥的生长状况、作息规律、数量、活动范围和招引其他鸟类的情况等。
“按照目前的进度,您预计在当地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出现成群的海鸥呢?”记者提出了这个话题。张世平告诉记者,三亚本身就有燕鸥,这次他作为技术顾问,除了救助燕鸥外,还要帮助燕鸥在当地安家、繁殖、扩大种群。“现在我们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燕鸥的繁殖问题,我们要寻找适合燕鸥繁殖的地方,要是明年燕鸥下蛋了,就说明这个地方完全可以繁殖燕鸥,我们就可以多引进一些燕鸥。”张世平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他们的项目试验期是3年,通常情况下,燕鸥一年孵蛋两窝,自然繁殖一窝是3个蛋,3年是120窝,大约孵化出360只燕鸥,“要是采取人工繁殖的话,一年就可以增加500只燕鸥,3年就能够达到3000只燕鸥。”
感谢青岛友谊的“使者”
从青岛引进海鸥,让三亚再现30年前的海鸥与游客和谐共处的场景,你怎么看此事?昨天,记者分别调查了青岛市民和三亚市民,他们纷纷对这个做法点赞。
住在市北区的乔先生说,栈桥上的海鸥已经成为岛城的美景,现在可以帮助三亚再现这种美景,自然是好事。市民孙女士说,每年她都要带着孩子去栈桥喂海鸥,培养孩子的爱心,这次三亚引进海鸥,这样的好事越多越好。
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说,《青岛早报》说“海鸥成为连接三亚和青岛的友谊使者”,这样的说法非常到位,活动的成功离不开两地林业部门、团队、媒体和技术专家的支持。在三亚味道海景餐厅当领班的郭女士是山东人,昨天她告诉记者,自己在三亚工作7年了,从当地媒体上得知,来自山东的海鸥被引进到三亚后,前天下午,她专门赶到了大小洞天景区去看海鸥,看到了来自老家的海鸥,心情无比激动。崖城大小洞天旅游区的周经理说,这真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三亚的环境越来越好,可以让海鸥更好地栖息。三亚一家青年旅舍的张先生说,祝愿这批来自青岛的海鸥可以在三亚繁衍壮大,吸引更多的海鸟来三亚。 记者 陈勇 图片由三亚日报提供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明确推进科技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深入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推动我省科技创新走在前列。 [详细]
连日的高温烧烤着山东,省内各大医院接诊的中暑患者也明显增多。据齐鲁晚报多地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仅23日至26日四天,在济南、青岛、济宁、泰安、聊城、临沂、东营和枣庄8个城市,至少已经有126人因中暑较为严重送医治疗。这其中,有不少人因症状严重,体温达到42℃左右,...[详细]
在诸多利好政策刺激下,济南楼市迎来空前的火爆行情。火线拿地的房企争相破土动工,谋求早日开售。高新区一项目3月底才拍到土地,三个月的时间就建成样板区,即将面市,有望9月开售。此类火速开盘的新项目不在少数,房企为了赶行情,巴不得今天拍了地明天就卖房。 [详细]
一到暑假,平时作为小饭桌或培训机构存在的场所都共同变身为托管班,以教学为主的培训机构也负责孩子饮食,以就餐为主的小饭桌也越来越多地附加教学甚至夏令营的项目,收费增多,较之往年价格也是年年涨。[详细]
5年前,每月退休金1556元的周宝存,每天到菜市场向菜贩要冬瓜皮、白菜帮子回家做菜,省吃俭用攒下1万元钱资助贫困大学生,在青岛早报多次报道了他的故事后,周宝存被人称为“裸捐老人”。[详细]
医生表示,女孩小芸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院正在为她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刘先生为了救女儿,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了求救帖子,并求助网友帮忙转发,希望有RH阴性B型血的“熊猫侠”能到血站捐献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