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国:要相信基层医生水平 半数病人无需挤大医院门诊

2016-07-26 16:29:1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杰

近日,齐鲁医院副院长陈玉国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

陈玉国在急诊室培训指导年轻医生。

陈玉国(右)在为病人做手术。

陈玉国正与医生们分析病人的病情。

  大众网济南7月26日讯 早上7点50分,齐鲁医院副院长陈玉国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实际上陈玉国凌晨才从上海返回济南。对这样的工作节奏,陈玉国早已习以为常。

  1987年,大学毕业的陈玉国顺利考上了山东医科大学(如今的山东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从硕士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后,陈玉国进入齐鲁医院工作至今。今年10月,陈玉国就将接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主委,成为继张运院士、于金明院士之后,第三个临床医学从山东走出的中华医学会分会主委。即使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可身兼数职的他并不觉得累。“我喜欢这种为病人服务的过程。”陈玉国笑着说,自己喜欢当医生,喜欢帮助病人康复的那种成就感。

  进了医院不等于进了“保险箱”,老百姓对健康教育认知不足,期望值“过高”

  近期,医患关系再度紧张,各地“医闹”时有发生。对于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曾任齐鲁医院急诊科“掌门人”的陈玉国认为,医疗资源不足、病人受健康教育程度不高是主要原因。

  生活中,老百姓总会下意识的认为,病人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对于这种说法,陈玉国很反对,即使两种相同的疾病,也会因为个体的差异而存在天壤之别。“比如我熟悉的心血管领域,每个人心脏和血管大体分布基本是一样的,但是每个病人血管走形、粗细、血管的脆性、斑块狭窄的类型、分布、合并不合并钙化及程度,是一个病人一个样。”陈玉国说,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病人,所以大夫治病过程中面对的每一个人向来是复杂的,都是一个个体。

  在热播电视剧《急诊科医生》里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出了车祸的男子刚到医院时,什么症状都没有,还在不停地和家人通话,可是仅仅半小时间,男子就突然死亡。陈玉国说,这就是医学里常说的疾病每一秒钟都可能发生变化。这时候病人家属往往就会不理解,为什么病人刚进来时啥事没有,在医院里呆了段时间就不行了。“其实,这种不理解主要来源于公众对医学知识和健康教育认知不足。”

  有时候医疗纠纷往往又是因为一些社会因素造成的。陈玉国清楚地记得,一次晚上值夜班中,一个酒后擦伤的病人在医院里吵嚷着要医生带他去拍片子,后来值班医生请一位护工将他带到了放射科,又差点和放射科的医生打起来。陈玉国说,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医患纠纷是一个多因素的,就像社会矛盾在这个行业的一个发泄口。”

  如何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陈玉国和同事研究制定出了一套“战线前移、预防为主”的制度。“实际在出现医疗纠纷之前总会有些苗头,所以我们医院在每个病区都建立了医疗纠纷协调员制度,比如最近某个病人预感到情绪不好,我们的协调员及时预警,通报医院的法规事务处,及早给病人做疏导,及早化解矛盾,战线前移,预防为主。”

  但要从根源上杜绝医疗纠纷,提高老百姓的卫生知识和健康素养才是“良药”。陈玉国说,站在医生的角度,只有老百姓多了解医疗常识,才会增进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一半病人都无需直接到大医院门诊来就医,要相信基层医生

  齐鲁医院病房里,由于床位紧张,一些病人只能临时在走廊里加床。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一些市县医院,诺大的病房却十分冷清。还有门诊就医的患者,一个上午医生就需要接诊30-40个病人,其中只有一半是需要到大医院来看病的,病情较重,诊断相对困难的。陈玉国说,要改变这种现象,国家还是要加大力度推行分级诊疗,让不同级别的医院来解决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的病人。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基层、社区医院应该为病人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解决慢性疾病的防控、早期疾病的一些筛查;大医院来解决一些重大疾病,急危重症、疑难杂症、复杂病人的救治问题。可是分级诊疗推行这么长时间,大医院的压力依然得不到有效缓解。陈玉国认为,这和患者不相信基层医院医生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其实国家这几年高度重视住院医师‘规培’,现在医学院毕业生如果想当医生,必须要在向齐鲁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学习三年才行。”陈玉国说,这些正规医科院校毕业生在培训后,都能够达到解决病人基本问题的水平,这些医生的能力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从2000年带硕士开始,陈玉国16年间共带过六十几个人。他的门生遍布山东17市,在徐州、江苏、温州等省外城市也不少,目前在国内小有名气的齐鲁医院急诊科常务副主任徐峰就是他的得意门生。陈玉国告诉记者,齐鲁医院每年可以培养100多个“规培”学生。除了自己培养的医生外,其余为其他单位代培年轻医生,还有社会化学员培训。而且近年来,齐鲁医院也和县市区医院建立了合作,双向转诊、技术指导、帮扶,还有技术合作。“所以老百姓的一些基础病,基层医院可以解决,没必要直接到大医院来。”

  医疗服务调价体现医生价值,盼知名专家号“扩容”

  6月1日起,山东省属公立医院知名专家号上涨至100元。作为首批入选知名专家的陈玉国切实感觉到,新政策体现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原来一上午看30多个病人,现在一上午看了15-20个病人。”每周四上午,陈玉国都要到门诊“坐诊”。“原来一上午三十几个病人,有一半以上不需要找专家,因为就是高血压,给他调调药,来问问你这个事,基本属于科普性、常规性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大医生去做。”陈玉国认为,知名专家号费用上调回归了医疗服务的技术含量,是体现医生劳动价值和技术含量的一种改革趋势。

  此外,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推行分级诊疗,也有望借助专家号费用调整实现突破。“调整价格是让老百姓走向分级诊疗的一个正确的引导。”在陈玉国看来,大病花大钱、小病花小钱,是实现分级诊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知名专家号费用上涨已经“满月”,如果说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陈玉国认为知名专家的队伍还要再扩一扩。“齐鲁医院现在有正高以上职称的医生二百多人,而现在知名专家是一百多人,还有一百多不是知名专家。”陈玉国说,山东应该继续推出第二批知名专家,降低入围“门槛”,不断满足社会需求。

  “有些专家虽然不是博士生导师,但是在省里乃至全国同领域享有盛誉,完全有资格担任知名专家。”陈玉国说,这个称号对于调动专家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专家其实对钱都没有概念,更关注的是一种荣誉和服务于社会的一种责任感。” (大众网—山东24小时记者 孙杰)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