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24日,青岛气温超过30℃,石老人海水浴场挤满了游客,一天接待了8万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陈之焕 摄
降雨过后的连续高温天,让全省多地成了大蒸笼。省气象台已经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24日,临沂、潍坊等地已升级为橙色。高温天势头强劲,不仅考验着供电供水等民生保障,也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空调火力全开
电网负荷连创新高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7月24日13时,山东电网全网用电负荷达到6557.8万千瓦,这是继7月23日的最高负荷6476.7万千瓦之后,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国网山东电力调控中心负责人表示,高温天气仍将持续,近期还有创新高的可能。他们将超前管控,按照提前编制的电网迎峰度夏措施,针对电网薄弱环节,合理调整运行方式。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负荷的在线监测和电力平衡分析,精心组织机组出力,确保平安度过夏季负荷高峰。
迎峰度夏期间,天气对山东省电力需求的影响比较大。预计今年正常情况下山东电网夏季制冷负荷在1500万千瓦左右,出现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制冷负荷将超过1900万千瓦。根据负荷增长趋势,预测今年夏季我省最高用电负荷仍将维持高位运行态势,全网最高负荷将达到6950万千瓦,出现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同比增长6.6%。
青岛日用水
逼近80万方极限
高温给城市供水也带来严峻考验。24日,记者从青岛水务集团海润自来水公司获悉,7月23日青岛市区供水量达到79.62万立方米,接近80.1万立方米的日净水能力,目前岛城已启动“供水橙色预警”,呼吁市民注意节约用水。
据了解,进入7月份高峰供水期以来,青岛市日均供水量超过73万立方米,比往年同期超出5万立方米,增幅较大。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式启动高峰供水应急预案。
“目前,青岛供水设备设施运转良好并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服务保障人员24小时备勤。”海润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介绍,7-9月为青岛的高峰供水期,公司已先期对各水源地、净水厂及供水设备、设施陆续开展排查维护工作,各净送水厂以及供水设备、设施目前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大热天遛弯
老人突发疾病去世
高温更是直接危及到了人们的健康。23日一早,泰安一名老年男子出门遛弯,走到泰山大街东段一商场门口时,突然晕倒在地。救护车随后赶到现场,但不幸的是,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当时也就是6点左右,街上还没大有人,我看着他走着走着就倒了。”一名目击者告诉记者,医生当时初步判断,该男子死于心脏病突发。
24日下午,泰安一名中年男子因为疼痛不适到医院就诊,但没多久就身亡,死因也是心脏病。
对此,医生表示,近日泰安迎来多场降雨,随后气温明显升高。高温、闷湿的天气让不少人都受不了,也极易诱发心脏病。因此桑拿天人的心脏负担会加重,人体的生理应激反应将增强,人体微循环系统尤其受影响。
“冠状动脉会因为受不了高温、湿热而罢工,交感神经兴奋性将增高,心率加快,继而加重心脏负担。”医生说,此外,汗液不易排出,热量压在体内,人会变得烦躁,长此以往心脏负担越来越大。医生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提防中暑。
在济南,23日上午,一名建筑工人就因天气太热中暑晕倒,被送往市立四院接受治疗。据了解,这名工人50多岁,是一位架子工,早上6点多就上班,11点多下班时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虽然喝了藿香正气液,但走着走着就晕倒了,所幸被工友送到医院后,当天下午苏醒了过来,已经没有大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伟 李虎 赵波)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降雨过后的连续高温天,让全省多地成了大蒸笼。省气象台已经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24日,临沂、潍坊等地已升级为橙色。高温天势头强劲,不仅考验着供电供水等民生保障,也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详细]
近期,一名潍坊的“蛇头”涉嫌将11名村民偷渡至土耳其、以色列等国“打黑工”。这11名村民,不少是来自青州何官镇南张楼村。作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南张楼村在上世纪80年代末靠出国劳务起家,村中数百青壮年远赴世界各地。28年过去了,村民出国热情是否依旧? [详细]
暴雨之后紧接着就是高温,几乎不给人们喘息的时间,天气就是这样任性。24日济南市区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6.1℃,济阳更是达到37℃。入夏后,没有哪段时间的热度能赶得上现在了。 [详细]
24日,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主办的2016年专科志愿填报咨询会上,上万名考生前来问志愿。受二本线下滑及二本扩招影响,专科高校纷纷调低预估线,降幅在七八十分到三四十分不等。不过,“3+2”专本贯通培养模式咨询热度不减,高校对该类别的预估基本参考二本线,预估线...[详细]
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和中部南风5~6级;内陆地区南风转北风3级,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渤海和渤海海峡北风转南风5~6级,黄海北部和中部南风短时北风5~6级;内陆地区北风转南风3级,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详细]
记者昨日从市物价局获悉,为缓解物价上涨对全市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今年第二季度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以下简称物价低保联动机制)即日起启动,按照每人75元的标准,向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在乡优抚对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