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高温来袭,热浪滚滚。24日,济南的气温飙升至36℃。
中午时分,在济南75路公交车上,虽然车上的座位很充足,但是因为车内实在太热,有的年轻乘客坐不住,干脆站到了车窗前,哪怕吹着热风也愿意。
“夏天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上车一身汗。”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去上辅导班,经常乘坐75路公交车,“有时候碰巧来的是一辆空调车,一路上就会比较舒服,可如果是一辆普通车,一路上就会比较热,驾驶员挺不容易的,我经常看到他们顶着日头开车,满头大汗的。”张女士说。
空调车占四成 普通车仍是主力
济南公交一分公司三队负责人何磊告诉记者,该车队一共负责3条线路,分别是3路、16路和75路。以75路公交车为例,目前一共有28部车,其中空调车有11辆,普通车有17辆,空调车的占比大约是40%,这意味着,还有超过一半的车辆是没有空调的普通车。
随后,记者从济南市公交总公司了解到,目前济南共有240余条公交线路,5000余辆公交车,7000余名驾驶员,其中空调车2000多辆,占到全部公交车40%左右。“整体来看,开通空调车的线路是越来越多了。”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公交车上,驾驶员的头顶上方安装着一个风扇,但是车刚刚行驶了十几分钟,驾驶员就把风扇关掉了。“风扇正对着司机的头顶,不能长时间吹,否则容易头晕。”驾驶员表示。在采访中,刘阳也希望早日开上空调车,自己凉爽些,乘客乘车也舒心。
公交驾驶员有个防暑“百宝箱”
为了应对高温天气,济南公交部门做足了准备工作。在驾驶员刘阳的车上,记者见到了一个专门对付高温天气准备的小箱子,箱子里有装着淡盐水的口杯、毛巾、藿香正气滴丸、风油精、清凉油、创可贴等。
“为了高温天气的驾驶安全,每辆车上都配备了一个整理箱,里面准备了风油精、藿香正气滴丸等防暑降温用品,一来公交车司机用,二来也可以给乘客使用。此外,车队上还准备了绿豆汤、菊花茶等,帮助司机降温。”车队负责人何磊说。
这些物品每一件都有作用,盐水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高温下适当喝点淡盐水还可补充因身体出汗过多而失去的盐分;藿香正气滴丸有解表化湿的作用,是防治中暑的良药;风油精可以提神止痒、清凉止痛。这些物品不但驾驶员自己用,乘客有不时之需也可求助驾驶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降雨过后的连续高温天,让全省多地成了大蒸笼。省气象台已经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24日,临沂、潍坊等地已升级为橙色。高温天势头强劲,不仅考验着供电供水等民生保障,也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详细]
近期,一名潍坊的“蛇头”涉嫌将11名村民偷渡至土耳其、以色列等国“打黑工”。这11名村民,不少是来自青州何官镇南张楼村。作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南张楼村在上世纪80年代末靠出国劳务起家,村中数百青壮年远赴世界各地。28年过去了,村民出国热情是否依旧? [详细]
暴雨之后紧接着就是高温,几乎不给人们喘息的时间,天气就是这样任性。24日济南市区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6.1℃,济阳更是达到37℃。入夏后,没有哪段时间的热度能赶得上现在了。 [详细]
24日中午时分,记者跟随75路公交车驾驶员刘阳,体验高温天气里公交车上的“火热”生活。12点30分,车辆准备就绪,准时从车队出发,很快来到了始发站—小清河盐仓码头站点,打开前后车门,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上了车。[详细]
从前天晚上到昨天下午,在24小时内,王陈香跟随救护车出诊近20次,在千钧一发之际抢救着生命。昨天下午2时,记者跟随着救护车一起出发前往嘉定路附近,接一名急性肠胃炎患者去医院。[详细]
316路线由麦岛路公交停车场发往团岛,途经五四广场、海水浴场、栈桥、火车站等景点商圈,是沿海一线旅游热门线路。公交崂山巴士公司给每个车队配备冷饮机,使驾驶员回到停车场能够感受到丝丝清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