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站在三层楼高的麻袋垛上,全身暴露在毫无遮挡的太阳下,指挥着吊车将重达一吨的一麻袋大豆准确地码在“小山”顶上,昨天上午11时,青岛港大港分公司装卸大队工人魏亚坤的工作服已经湿了又干,干了又被汗水浸湿三四次,但他站在麻袋垛上仍然干劲十足。直到同事们送来绿豆汤和冷饮,他才回到休息区的简易工棚里,享受一片难得的阴凉。
“我们干装卸工作的码头工人,夏天确实非常辛苦,码头基本上没有什么遮挡,几乎是从早晒到晚,但我们的工作还要干,而且一定要干好。”记者站在魏亚坤工作的码头货场,感觉周围有一股股热浪袭来,水泥地面被晒得有些晃眼。魏亚坤和同事们戴着口罩、帽子,穿着工作服和绝缘底施工鞋,在太阳下即使站着不动,汗水都会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流。魏亚坤说,为了自身和工友的安全,他们工作时必须“全副武装”,每天工作服能湿了又干,干了又湿10多次。
魏亚坤今年38岁,是沂南人,来青岛港干装卸工人已经10年了。他说,每年的夏天,他和班组的同事们都是这么干过来的。前天,一艘装有6.6万吨进口大豆的货船停靠在青岛港,魏亚坤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船上的大豆卸下来。昨天早上7时左右,魏亚坤和同事们就开始工作了,他们这个白班大概要干12个小时,基本上要从早上出太阳,干到晚上太阳下山。这样的白班魏亚坤和同事们每4天就要轮到一次。“货船上的大豆是散装的,我们在卸船时必须把大豆灌装成1吨一袋,然后用吊车和拖车,把大豆整齐码放在码头的货场上。”魏亚坤说,整个过程中,全班组14名工人分工合作,但全都要站在大太阳底下干活。站在大豆垛子上的工人不敢喝太多水,主要是担心爬上爬下上厕所太耽误时间。像魏亚坤这样的工作班组,码头上还有20多个在同时作业。
“为了保证工人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在上午、中午和下午都安排了防暑休息时间,每隔两个小时就有后勤人员到第一线给工人们送水、送冷饮和绿豆汤。”青岛港大港分公司装卸大队副队长皮进军说,全船6.6万吨进口大豆,工人们白天晚上换班连轴干,一般只需要四五个昼夜就能全部卸完,昨天白天他们就卸了至少5000吨,不但为货船船主和货主降低了成本,也用汗水为青岛港赢得了口碑。
记者 黄飞 通讯员 张伟 摄影报道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降雨过后的连续高温天,让全省多地成了大蒸笼。省气象台已经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24日,临沂、潍坊等地已升级为橙色。高温天势头强劲,不仅考验着供电供水等民生保障,也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详细]
近期,一名潍坊的“蛇头”涉嫌将11名村民偷渡至土耳其、以色列等国“打黑工”。这11名村民,不少是来自青州何官镇南张楼村。作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南张楼村在上世纪80年代末靠出国劳务起家,村中数百青壮年远赴世界各地。28年过去了,村民出国热情是否依旧? [详细]
昨天中午,同三高速交警三中队的中队长宋书君巡逻至胶南服务区时,发现一辆严重超长超宽的重型半挂车停在服务区休息。下午5时许,三中队民警在沈海高速公路泊里收费站执勤,检查一辆红色半挂车时发现,司机出示的行驶证年检记录有伪造嫌疑。[详细]
当天晚上11时许,一辆车牌为吉ANQ×××的黑色起亚牌小轿车沿重庆中路南向北行驶至青山路路口,被执勤交警拦下例行检查,司机身上散发着一股酒气。在得知将受到罚款1000元、记12分、暂扣驾证6个月的处罚后,司机于某某摇头叹息。[详细]
23日,记者从北大山东招生组获悉,日前,烟台一批学霸被北大收入囊中。据二人的班主任孙晓艳老师介绍,李玥静、李玥颖姐妹俩性格阳光、开朗,同学们在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两人都是有求必应。[详细]
四组民警开始在板桥坊一带架网守候,7月22日下午4时许,一个个子瘦高,走路一瘸一拐的男子出现了。不甘心的刘某开始“重操旧业”,他白天四处踩点,夜间实施盗窃,但他一瘸一拐的走路方式、手表的大表盘和时刻不离手的香烟被监控拍了个清清楚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