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化肥提质增效农民认知度高 黄腐酸或成下一亮点肥料

2016-07-22 17:38:09 来源: 大众网--农村大众 作者: 张超

  近日,记者在走访我省主要蔬菜种植区寿光时了解到,过去蔬菜种植户为了追肥高产低投入多选择一些高钾高氮的大化肥,而且使用量普遍过多。但近两年,尤其是去年国家提出“化肥零增长”计划后,农民对政策和新肥料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提质增效肥料开始被普遍使用。黄腐酸肥料便是其中之一。

  “黄腐酸作用于蔬菜上的效果十分明显,我已经坚持用了两年。我家三个大棚的土质也有了显著改善,唯一的不足,就是价格稍高。”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前杨村村民刘栋民告诉记者。

  普遍增产10%,认知度逐渐提高

  说起黄腐酸,有不少农民将之与腐殖酸混为一谈。中国农科院德州实验站副站长林治安介绍,实则不然,两者确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不同。黄腐酸是腐殖酸的一种,是腐殖酸的水溶性部分,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实际上农民的说法也不全错,黄腐酸确实也是腐殖酸,只不过其分子组成和提取工艺等不一样而已。”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精准技术研究室主任崔荣宗认为,农民能有这样的认识,从某种方面说,也是对黄腐酸认知度的一种提高。

  说起黄腐酸,不得不提起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泉林嘉有”),该公司主要以黄腐酸肥料起家。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公司的产品效果以及多样性正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嘉有黄腐酸和市面上的矿源黄腐酸相比,成本低,不仅能应用于叶面肥,还能应用于底肥等,确保黄腐酸作用于植物生长全过程。”泉林集团董事长李洪法说,为了方便农民使用,泉林嘉有还分别研发了液体型、粉剂型、颗粒型黄腐酸肥料。

  崔荣宗介绍,从2012年,他就开始在高唐县进行嘉有黄腐酸的玉米高产示范实验田建设。“施用黄腐酸的玉米根系,比一般的都要发达粗壮,说明黄腐酸确实增强了作物的抗逆性。”崔荣宗说,从底肥期就开始施用嘉有黄腐酸,一直追踪到玉米每个生长期、成熟期。四年的数据显示,玉米产量在1400斤左右,较常规产量增产率达10%—15%。

  记者从泉林嘉有提供的全国实验数据显示,嘉有黄腐酸不管是应用在蔬菜种植上还是果树、大田作物种植上,普遍增产10%已成为一种“共识”。

  利好不少,助力黄腐酸行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尽管自然界黄腐酸总量很多,但大部分含量极低,难以提取和直接利用。我国迄今为止的主要工艺仍停留在从泥炭和煤炭中提取的阶段。

  “目前市场上的黄腐酸主要以3%含量的黄腐酸叶面肥、水溶肥为主。”泉林嘉有肥料公司运营总监黄洪星介绍,得益于泉林集团在纸业的贡献,在提取农作物秸秆纤维制浆后,经磺化降解木素和钾硫等秸秆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制成黄腐酸,极大地降低了黄腐酸生产成本,主流产品黄腐酸含量在30%。

  “该工艺不仅解决了原料少、成本高、规模低等问题,相比其他提取方法,更适用于蔬菜、果树、粮食作物种植。”黄洪星认为,工艺进步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价格的下降,更是对行业的广泛影响。

  今年5月份,郭树清省长在对泉林嘉有进行调研时指出,因为泉林秸秆黄腐酸肥料不仅能够解决秸秆焚烧、秸秆直接还田带来的危害,还能在确保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基础上实现减化肥、减农药,应该大力推广。应加大嘉有黄腐酸在山东的应用,率先实现我省化肥农药双减。

  前景可期,行业标准或将出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李世东博士告诉记者,随着水肥一体化的推进,黄腐酸作用将会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它的改良土壤,水溶性强等关键性能。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我国目前化肥发展现状,使用黄腐酸可对大化肥进行改性增效。通过技术创新,新型高效的优质黄腐酸复合化肥将对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来巨大帮助。

  李世东表示,我国的粮食种植面积将始终维持在16亿亩红线以上,黄腐酸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很是广阔。“土壤已经到了换‘粮食’的时候了。黄腐酸肥料出色的性能,可成为下一亮点肥料,前景可期。”李世东告诉记者。

  但是,受限于目前的黄腐酸提取工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其价格将不会下跌。市场利益面前,也出现了不少企业生产的黄腐酸实际上多是未经工业处理直接添加矿石或煤块的不合格产品。黄腐酸期待行业标准。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已经下达了第二批国家标准制定任务,《农业用腐植酸钾》标准已列入其中。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黄腐酸的行业标准或将出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