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张艳
被誉为济南“最美林荫路”的马鞍山路上的毛白杨要被砍除?近日,一条告示碰触了济南市民的痛点。济南的林荫道本来就少,前几年修路又伤了一批,夏日炎炎,行走在路上很是遭罪。告示贴出后引起市民高度关注。最终,有关部门决定不再伐除毛白杨。
文/片 齐鲁晚报记者 唐园园 实习生 任群
为修海绵路要砍74棵大树
13日,在马鞍山路上某单位工作的济南一市民微博爆料,她看到一张公示,马鞍山路上的参天大树要被砍伐。
公示是由济南市历下区园林绿化管理局和济南市政公用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共同发布,其中提到“迁移马鞍山路南侧行道树法桐6株,伐除杨树74株,用于马鞍山路海绵城市改造。”公示期是6月21日至27日。
该消息爆出后持续发酵,可谓触碰到了济南市民的痛点。
网友“不孤散人”说:“马鞍山路的树必须砍吗?回植可以吗?像历山路那样把树放在路中间行吗,想想办法吧!!!”
网友“约等于零4”说:“济南本来大树就少,而且大树能涵养水源,和海绵城市并不矛盾啊,别再干傻事儿了。”
因为路窄,并且道路两侧大树参天、绿荫成景,马鞍山路一直被称为“最美林荫路”。爆料者说,“如果济南能够有什么可以和国外古老城市相媲美的,那就是马鞍山路上的这些参天大树。建设城市不能以破坏城市文化为代价。”
据悉,目前马鞍山路(玉函路-舜耕路段)正在进行道路径流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施工,在这914米长的道路上,将要进行海绵城市工程建设,并进行新建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等项目。
已伐五棵毛白杨 移植三棵法桐
目前已经过了告示上的公示期,马鞍山路上的74棵毛白杨是否已经被伐除?
14日,齐鲁晚报记者来到马鞍山路,道路一侧被设上施工围挡,里面工人正在处理人行道路的石板砖,路边的绿化带已经不见了踪影,但现场并未看见被伐除的树木。
济南市历下区园林绿化管理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示上说要伐的树不砍了,因为不少市民都反对这个事儿。13日刚接到通知,要暂停伐除杨树的行动,目前正在撤掉公示牌。”
不过,树真的没有被砍吗?在马鞍山路东头,路边的三棵法桐树不见了踪影,还有两棵法桐树死亡。在马鞍山路北侧的绿化带中,则新移栽了三棵法桐,但只剩下主干。
该项目施工单位山东顺河路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要进行道路改造,移植了三棵法桐树,并且已经伐除了五棵毛白杨。
对于移植的法桐,上述负责人表示,“马鞍山道路改造中,将在道路东头60米处增设一条右拐车道,缓解马鞍山路的交通堵塞问题。”道路改造过程中,不得不将树木移植。
“马鞍山路上的毛白杨已经有近30年树龄,经常会有死掉的枝干掉落,很容易砸到路人,所以才想借着道路改造的机会,对它们进行更替。”上述负责人介绍,“近日会新移植过来11棵法桐树,恢复景观。”
该负责人还介绍,根据马鞍山路道路改造方案,马鞍山路将增设非机动车道。方案中路南侧法桐下面的人行道将变成一条绿化带,在其南侧将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再往南靠近墙角的地方还留有50厘米的绿化带。在路北侧,同样设置绿化带,绿化带北侧改为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则计划设置在路北侧绿化带中。
改造后的马鞍山道路绿化面积将比改造前增加1000平米,虽然目前路北侧绿化带的最终设计方案未敲定,但绿化带中会种植大量时令花卉、花灌木、垂直攀援绿化等,并且增加一些节点绿化。
和平路改造时迁树 两年后仍难成绿荫
马鞍山路上数十棵树的生死,牵动着很多济南市民。
“我们不反对将马鞍山路改造得更美,但是像马鞍山路这样,在夏季有树荫能乘凉的道路确实太少了,不愿意这么美丽的路上少一棵树。”济南市民张先生说,“对砍树一事如此看重,是因为济南像这样的路太少了。”张先生说,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被越拓越宽,路边绿化却越来越少,每年夏天走到路上都“烫得慌”。
2013年到2014年和平路进行拓宽改造时,将部分国槐向路边移动了两米,部分则是先迁移到苗圃而后迁回。为了保证成活率,减少养分、水分的挥发,只得将大树去冠。14日下午,记者在和平路上看到,两年多过去了,国槐树冠只形成小型球状,根本达不到遮阴效果。经十路、泉城路、文化东路也都经历着这样的问题。
目前济南称得上树荫浓密的道路屈指可数,除了马鞍山路外,只有历山路、舜耕路、济大路、解放路、堤口路等还算有些绿荫。
除了行道树,其实济南城区内的绿地也很“金贵”。去年,济南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但此称号来之不易。2010年2月,济南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部署,五年来,共投入资金140亿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 . 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2%。
虽然济南成功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但很多市民却依然觉得城市中看不到绿色。济南林业部门工作人员曾表示,济南林木分布严重“贫富不均”。“林木山区多、城区少,像南部山区的这些山头都已经告别荒山,实现100%的森林覆盖,而有的城区仅10%多一点。”
可以说,城区中的每一寸绿地都值得市民珍惜。当然,保护绿地,更需要城市管理者去守护。
编辑快评
行道树也是济南的“市民”
近日,一纸砍树告示引来泉城市民吐槽。要砍的74棵毛白杨是济南市民最为珍视的“最美林荫路”马鞍山路上的,砍树的理由是要修“海绵路”。
海绵工程是为留住雨水,而大树具有同样的功能。且不论毛白杨吸水功能能否比得过海绵路,大树除了吸水,还有诸多益处,如吸收二氧化碳、提供绿荫等。从相关部门的最后回复来看,大树不砍也能修成海绵路。鱼与熊掌本可兼得,为何非得舍弃一个?
市民的感受也很能说明问题。炎炎夏日,无论是步行还是驾车,走在马鞍山路上,前方像“绿洞”,两侧是“绿墙”,把济南的火炉味儿隔绝在外,这和走在光秃秃的路上,比如和平路、文化东路上的感觉截然相反。一边是绿荫,一边是“被烤”,市民的反应也就顺理成章了。
得知砍树消息,济南市民反应强烈,也有深层次的原因。近几年济南大规模修路。修的是路,却伤了不少树。比如文化东路、和平路等。和平路修路后即便保留了原来的树木,绿荫也大不如以前。修路时600多棵大树树冠被砍掉,而胸径三四十厘米的树,需五年左右才能形成较好的遮阴效果,胸径更大的则年数更长。和平路上绿荫想要成形,还得再等几年。前后一对比,市民自然想留住现有的“绿”。
其实,大树也是城市的“市民”,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也扎根在市民的心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修路砍树,还真得谨慎一些。
此次砍树风波,城市管理者最终听取了市民的建议,事件也算终得善果。(李师胜)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张艳
德州市平原县水务局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崔巍:“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再加上汛期降雨集中,容易造成积水缓排和水土流失。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副局长董超:“当沂河发生16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时,我们通过科学调度,同时启用两座水闸,确保洪水安全下泄。[详细]
近日,济南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城市道路机动车停放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告),违停罚100元扣3分、停车管理员“贴单”、超过五天的“僵尸车”被拖移等政策,引发市民热议。[详细]
截至今年6月底,为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全省累计投入资金277.9亿元,校舍建设开工面积1398.8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57.3万平方米,完成设备购置46.26亿元。[详细]
济南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7月14日下发通知,自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讨论通过后,在5%至12%之间确定合适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经济南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通过后实施。[详细]
2016年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68起,处理2318人,党纪政纪处分1584人。 [详细]
而以济南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店为例,2014年调整时,班尼路和佐丹奴的位置由以前的A级地段调整到了B级地段,而经营面积从原来的50平米左右,下调到30平米左右。而全省范围内班尼路的直营店面有43家,主要分布在潍坊(9 家)、济南(7 家)、临沂(5 家)、淄博(5 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