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济南暴雨”视频泛滥 朋友圈为啥“听风就是雨”

2016-07-01 08:04:27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胡磊

  近期济南的几场暴雨冲走了干旱,送来了凉爽的天气和蓝天白云的美景,与此同时,多条“济南暴雨淹没车辆、冲垮地下商场”的视频和消息在朋友圈中流传,事后经证实,这些都不是济南发生的事。

  各类披着温情提醒外衣的不实消息,长久以来不断在朋友圈中传播。本期的众筹新闻,不少网友就此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一则“爱心消息”究竟真假?连续3次剧情反转让人蒙圈

  ●市民韩留利

  前几天一场暴雨后,第二天我的微信接到一个视频,说济南一家地下商场被淹,当时看了好几遍,半信半疑,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往现场探究竟,假的!商场安然无恙。

  ●网友“猫小静”

  近期遇到最有意思的朋友圈消息,就属6月29号唐山父亲寻子的事了。一件事多次反转,让人摸不着头脑。先是在朋友圈里看见有人转发一位唐山父亲寻找儿子陈杨朝梵的启事,看起来“有图有真相”,接着有人出来“辟谣”,说这事是假的,还转发了一张“央视报道假寻子启事”的截图。随后,又有人站出来,说孩子丢了是真的,已经立案,公安部陈士渠也公开表示孩子失踪属实。

  到这里就已经够乱的了,然而,事情再次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接着又有消息称,父亲寻子是真,但这组图却是唐山某地产商精心包装拍摄的,抓住网友爱心泛滥的弱点进行营销,第一图就是广告。此前,该地产也利用寻找失踪儿童做过类似宣传。

  不知道别人啥感觉,反正我是彻底蒙圈了。

  ●网友“田大仙儿”

  前两天看见朋友圈里有人在转发一条消息,说什么西瓜和桃子不能一起吃,否则后果很严重,会出人命。当时我直接惊呆了,这两种水果一起吃的机会太多了,竟然也有人信这个,我估计最先编出这条消息的人也只是在恶作剧,却没想到真会有人相信吧?

  ●市民王先生

  前段时间,我发现朋友圈里有“红酒泡洋葱治三高”的消息,这对靠药物保持血压平稳的我来说简直太神奇了。于是我放弃了吃药,每天只喝泡洋葱的红酒。本来以为这偏方好用,可是没过几天,血压不仅没降,还因此住进了医院,差点出现生命危险。医生说,像这样的食疗方法,其实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预防作用,治疗效果微乎其微。

  ●网友“我给你们讲个笑话”

  我觉得老人朋友圈谣言的最直接受害者就是子女。我朋友圈和家庭群里几乎每天都被父母和其他长辈刷屏,除了养生文章、心灵鸡汤,就是一些谣言,比如抢孩子的、水果有毒的……除了看各位长辈刷屏,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他们辟谣。因为老人对微信内容真假的辨别能力不强,看到什么都会马上转发出去,这样容易引发更大的恐慌,所以我不时要为他们解释。

  老人是微信谣言的传播主力军?NO!谣言识别能力与性别有关

  作为子女,上面这位网友的感觉,不少人都有过,多数人以为朋友圈里的不实消息在老年人中更容易传播。但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6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2016新媒体蓝皮书》,调查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微信公众平台的谣言传播特征与受众心理机制。调查显示,“60后”和“70后”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平辈朋友爱转发真伪难辨的信息,而“80后”和“90后”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父母长辈爱转发此类消息。这说明,在人们的印象中,中老年人更容易被谣言蛊惑。不过在本次问卷的谣言识别能力得分上,并未表现年龄差异。

  蓝皮书课题组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识别谣言的能力与性别有关,男性识别谣言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男性与女性受访者在受教育程度、阶层上无显著差异,男性的年龄层稍微高于女性。

  不实消息为啥时常被转发?“感性战胜理性,那一瞬间难控制”

  《2016新媒体蓝皮书》显示,当遇到自己无法判断的信息时,人们主要求助于网络(86.2%),搜索查找相关资料,寻求亲友帮忙占56.5%,说明网络上虽然存在谣言,但也为人们识别谣言、弄清真相提供了帮助。

  那么,作为朋友圈的使用者和消息传播的参与者,大家认为不实消息是怎么产生和传播的呢?

  ●网友“龙龙”

  很多不实消息都是一些生活类、提醒类的内容,往往涉及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等实用信息,转发的目的是希望能分享给亲朋好友,使他们也从中受益。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有时候即使心里稍有疑问,感性战胜理性,那一瞬间难控制,很难做到花费心思研究思考一番,忍不住手一抖就点了转发。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从众心理在作怪。有的看起来很感人的谣言,朋友们都在转发,我不转就好像自己没有爱心,而且会觉得,反正大家都转了,消息本身应该问题不大。

  ●市民李建设

  现在的网络四通八达,网友又遍布各地,有些网友可能上传了当地真实的事件,但因为没有加上具体的时间地点等必备内容,然后经网络一传播,外地的网友很容易认为是发生在本地的事,于是随手一点就又传播了出去,于是本是发生在外地的事件就移花接木地成了本地的事。更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助网友猎奇凑热闹的心理故意制造谣言,再加上一些网友的添油加醋,摇身一变就成了“千真万确的事”,而谣言就是这样产生的。

  ●市民韩继联

  这些假消息为什么能时常被传播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很多网友相信谣言,并且热衷于转发未经证实的不实信息?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有些网友对科学知识的欠缺,对所传信息不加以分析,不进行了解和判断,甚至有的为了好奇而盲目转发,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新闻媒体的信息披露有时滞后于谣言的传播速度,未能及时将谣言披露和告知公众,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平台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的特征,网友在网络平台的身份“脱离”了真实性,失去了一种社会约束力,也为网络谣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衍生的土壤。

  谣言太盛微信自己都忍不了?公众号内推出“辟谣小助手”服务

  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微信正在成为谣言传播的主渠道。调查发现,在谣言的传播渠道中,受访者遇到疑似谣言最多的60.6%在微信上,远远高于微博的15.2%和论坛贴吧的21.6%。去年,谣言通过微博和微信传播的比例加在一起,一共占比近六成,而今年仅微信谣言就占比60.6%,这说明,被人们高频率使用的微信,正在成为谣言的产地和主要传播渠道。

  针对微信上不断的谣言,微信安全团队在“谣言过滤器”公众号内推出了“辟谣小助手”服务。

  此外,除了微信的“自我清理”,在不少读者看来,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各职能部门和每一位网络世界的参与者,对于谣言都有不少功课要做。

  ●市民韩继联

  网络平台是把双刃剑,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成为一些人凭空捏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工具,成为造谣、传谣的载体,各种网络谣言的滋生、扩散和传播,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引发了公众恐慌,而且破坏了政府公信力,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所以,整治网络谣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法治所求。朋友圈里需要和谐的氛围,需要用清澈的“雨水”来冲刷网络中的流言蜚语,使网络环境清新、纯洁。

  ●市民韩留利

  随着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使网络平台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笔者认为,清除网络谣言是重中之重,是大势所趋。如何治理网络谣言,首先,应加大修改完善有关互联网安全运行的法律法规的力度,其次,加大提倡文明上网、杜绝网络谣言的宣传力度,教育广大网友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信谣,不传谣,在不良信息没搞清楚前不要随意转发。另外,各相关部门也应多给网友普及一些日常生活、法律、安全方面的知识,减少公众一些不必要的担忧。

  新闻媒体应把握舆论主导权,及时向公众传递和披露各类公众模糊的热点、难点等信息,让群众更多的了解事实真相,减少网络谣言的出现。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 山东通报8起违规购买配备使用公车典型问题

    11.jpg

    近日,山东省纪委通报8起违规购买配备使用公车典型问题,分别是:省人大城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周燕明违规购买使用超标公车问题。省人防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发跃违规配备使用超标公车问题等。[详细]

    07-01 07-07大众网
  • 处方药不凭处方网上任意买 多地叫停网上售药

    11.jpg

    近日,广东、上海、河北等多地食药监局开始暂停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零售试点。自5月下旬,天猫向众多入驻天猫医药馆的商家发出通知,要求即日起停止发布销售药品类目商品。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可能是相关部门对网络药品交易不规范的应对举措。对此,业内表示监管难不应...[详细]

    07-01 07-07齐鲁晚报
  • 山东边防查获偷渡案件13起 抓获涉案人员14人

    11.jpg

    日前,青岛市公安边防支队成功破获“2016.1.25”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案,抓获涉案人员4人,捣毁组织偷渡窝点3个,查扣用于骗取签证的虚假资料600余份、查获伪造公章27枚[详细]

    07-01 08-07新锐大众
  • 省市级公立医院改革“满月” 专家号超百元依然火

    11.jpg

    6月1日,33家省部属和25家市区属公立医院进行改革,取消药品加成,降低检查费,提高门诊诊察费和手术费、护理费等体现人工价值的费用。改革实施一个月,在医院中情况如何呢?百姓就医出现了哪些变化?6月29日,本报记者对此走访多家医院展开调查。 [详细]

    07-01 07-07济南时报
  • 40℃极端高温7年没出现 济南是“火炉”?别逗了

    6月30日,济南的天气让人有点热得喘不过气。济南市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将有雷雨天气,气温在30℃左右,持续几天的炎热将要退场。可见,济南连最热城市的前10名都没能排进去,想和“火炉”沾边确实有点困难。[详细]

    07-01 07-07生活日报
  • 济南交通事故“救命钱”上半年划拨400万

    日前,记者获悉,去年1月1日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制度正式开始,截至目前,济南上半年划拨400万“救命钱”。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济南市设立道路救助基金定点医院主要有省立医院西院、市三院、市五院、456医院等医院。[详细]

    07-01 08-07济南时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