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26种特药纳入医保 2.12亿缓解大病医疗负担

2016-06-28 07:41:26 来源: 青岛早报 作者: 陈珂

  

  原标题:特药特材救助精准扶贫

  我市将26种特药特材纳入医保范围,治疗恶性肿瘤、罕见病及高致残率疾病,为6140名大病患者支付救助资金2.12亿元。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青岛市自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特药特材救助政策,将基本医保“三个目录”之外、重特大疾病治疗必需、疗效显著、费用较高的药品或医用材料纳入救助范围。这一举措极大缓解了大病家庭沉重的医疗负担,有效避免贫困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减少了因病致贫。

  谈判降低药品耗材价格

  据了解,因病致贫已成为当下导致人口贫困的最主要因素。据国家扶贫办数据,全国现有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42%,远超其他因素。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抓好医疗扶贫,逐步减少因病致贫现象。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的特药特材救助资金来自财政拨款,每年市、区两级财政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出资3亿元用于大病医疗救助,并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大病保障,避免了医保基金穿底风险,有利于保持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为使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青岛市医保部门引入了谈判团购降价机制,整合全市患者资源,以市场换低价为策略,与具备资质的制药企业展开谈判,综合考量实际疗效、价格让渡、服务保障等多种因素,经过药品遴选、专家评估、公开招标、社会公示等系列环节,最终确定准入名单和医保支付价。经过谈判,26种高值特殊药品耗材实现普遍降价,在原来市场价的基础上综合降幅达到30%以上,降价幅度最高可达54%,一年可节省资金5000多万元。

  26种特药特材纳入报销

  特药特材救助的患者人群是特定的,并有严格的资格准入条件,以保证药品应用疗效达到最优目标。在26种特药特材中有8种属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其突出特点是针对明确的致癌位点有的放矢地给予精准治疗。靶向药物的精确性要求患者有明确的适用症,患者须经过基因检测达到临床适用标准,并由责任医师诊断评估后,方可申请特药特材救助。精准医疗的好处在于,确保救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过度医疗和资源滥用,将患者医疗负担降低至可承担范围内,防止大额医疗支出导致的家庭灾难性风险。

  个人不缴费可报销70%

  市社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特药特材救助的核心是由政府、药企、社会、患者四方共同负担医疗费用,化解单一个体的大额医疗支出风险。政府将高值特殊药品耗材纳入大病医疗救助体系,由财政出资保障“大头”,按照谈判确定的支付价格报销70%,个人不用缴费也不承担起付线。制药企业经过谈判在原价基础上做出不同程度的降价让利,虽然价格降低了,但按照薄利多销的市场原理扩大了销路,参与投入的积极性非常高。

  社会慈善机构以此为平台加大赠药力度,提高药品买赠比,扩大捐赠受益面,特别是针对低保困难家庭降低了赠药门槛,部分实现了对低保患者免费供药。患者的医疗费负担大幅减轻,个人仅承担药品降价后的30%,使高价药的可及性进一步增强,后续治疗得到有力保障。不仅如此,低保患者还享受医保、民政联合提供的“一站式”特殊救助,个人实际负担更少,自2012年至今,共为600多名低收入患者减轻医疗费负担近1400万元。

  引进技术提升本地医疗水平

  青岛市的特药特材救助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保障体系,除了包含降价、买赠优惠等直接“减负”措施外,还将患者保健教育、治疗效果监测、临床技术支持等“增值”服务纳入协议管理。例如,青岛市将对治疗帕金森有显著疗效的DBS脑起搏器纳入特药特材救助,由于DBS脑起搏器对开颅植入手术的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国内能做这项手术的医院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青岛市把建立DBS技术中心列为谈判条款之一,要求药企在青岛市培训医生并建立服务团队,在极大方便患者的同时助推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此外,为防止药企激励医生多开药、滥用药,政府与药企共同约定某一类药品的支付人数和资金上限,在限额范围内按协议规定由四方共同负担,超限部分主要由药企支付,倒逼药企主动遏制发生过度医疗风险的可能性,另外还采取医师负责制、定点取药制等有效措施防控资金风险。

  精准扶贫取得良好效果

  有了这项政策,老百姓的医疗负担极大减轻,用上了原来想都不敢想的高价药,不少家庭卸下了背负多年的沉重包袱,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例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抗肿瘤药“凯美纳”,在纳入特药特材救助前费用高达8万元,这对经历了手术、化疗等一系列治疗措施的肺癌患者来说已经很难再承受。经过救助后,个人自付费用不到2万元,还可享受终身免费用药。

  按照WHO评判标准,患者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概率由救助前的111.54%下降至救助后34.94%,已经降到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标准之下。据统计,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仅凯美纳一个项目,便惠及1188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累计为患者节省医疗支出3746万余元。而且由于实施了精准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提高,截至2015年8月生存人数占比83%,显著高于临床试验平均水平,救助成效显而易见。

  以小博大建立多层次保障

  医保部门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绩效。由政府出面谈判团购,能提升与制药企业的议价能力,并极大程度获得药价让利。由财政资金为患者提供部分比例的报销,带动制药企业、慈善机构等多方共同出资出力,为患者提供更多物质及精神上的帮助,使患者可以依靠低自付和赠药完成后续治疗,提高患者整体的生存质量,是一种“以小博大、低耗高效”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套“提高保障、降低价格、完善服务”综合性保障体系。

  青岛市构建了 “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需求、提升大病保险二次报销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保障范围,对重特大疾病患者治疗必需的高值药品耗材予以高效精准救助,全面提高了保障层次,切实降低了大病风险,探索了一条医疗精准扶贫、破解因病致贫的有效可行路径。

  特药特材救助案例

  全可利是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特效药物,青岛市崂山区的宋女士在特药特材制度实施之前,自费购买平均每月药费约4000元,这对于患者是一笔很大的医疗负担。全可利纳入我市特药特材救助项目后,医保支付价有所下降,经70%报销后,患者平均每月使用全可利支出约1100元,较救助之前每年少支出3.5万元,大大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凯美纳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平度市蓼兰镇的周大娘在特药特材制度实施之前,需自付约8万元。这对于经历了手术、化疗等一系列治疗措施的肺癌患者来说,已经很难再承受,很多患者因病致贫或根本无法负担到达赠药阶段应付的费用。特药特材救助制度实施之后,凯美纳医保支付价有所下降,赠药门槛也逐步下降,且大病救助资金报销比例为70%。周大娘个人自付总医药费用降至约2万元,且享受终身免费赠药,较救助之前均有显著下降。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 山东近半被巡视高校科研费有问题 一些领域是重灾区

    11.jpg

    日前,省纪委官网上发布了省委第八巡视组向滨州学院党委反馈的专项巡视情况。在今年首轮巡视中,省委巡视组对高校巡视数量创下历年之最。梳理全国高校巡视反馈情况得知,科研经费、基建和采购领域以及工程招投标等成“重灾区”。 [详细]

    06-28 07-06齐鲁晚报
  • 山东人注意!民法总则草案出炉 7大变化影响你的生活

    11.jpg

    27日上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千呼万唤民法总则草案终于出炉。草案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详细]

    06-28 07-06人民日报
  • 满城找不到一支药!小众廉价救命药怎么就停产了呢?

    11.jpg

    德州一名不到5岁的男孩患淋巴肿瘤,急需一种名为平阳霉素的针剂进行化疗,家人以为只是普通的药品,没想到几乎找遍了济南的医院和药店,甚至连省内外的朋友都联系了,可还是一个结果:药早就断货了。齐鲁晚报记者联系生产厂家被告知药品已经停产。 [详细]

    06-28 07-06齐鲁晚报
  • 青岛曝光23名酒司机 男子酒后逞能送同事回家

    6月27日,青岛市公安交警部门实名曝光了今年第18批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驾驶人。吴某某不仅要自己承担事故损失,还将面临罚款1000元、记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处罚。[详细]

    06-28 07-06青岛新闻网
  • 山大综合评价招生一半没招满 有专业没录取一个考生

    27日,山东大学对2016年综合评价招生录取考生名单进行了公示,全省共录取45名考生。根据山大公布的招生简章,综合评价招生录取规则中,高考成绩占总成绩的70%,测试成绩占20%,另外10%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详细]

    06-28 07-06齐鲁晚报
  • 青岛新增造林2.33万公顷 绿化率稳定在40%以上

    昨天,市林业局局长曹友强向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汇报我市生态林业建设情况和下步打算。大力发展符合我市林业产业特点的经济树木、种苗花卉、林下种养、林木加工、生态林业旅游等特色林业产业。[详细]

    06-28 07-06青岛早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