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炎炎酷暑之下,高温津贴是否按时足额发放,关怀的不仅是高温作业下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也丈量着一座城市温度,考验着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所以,高温津贴能否不再是“纸上权益”,法律与行政监管显然不能缺位。
进入6月,不少地区迎来夏季高温期,高温津贴也进入发放时间。记者注意到,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明确了津贴发放标准。而本月,全国范围内也将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被列入其中。(6月12日中新社)
这些年,高温津贴这个话题几乎被谈烂了——冬季评取暖费,夏季论高温费,媒体评论年年“指点江山”,但环顾周围,高温津贴这项权利的落实,还是不那么理想。问一些企业,他们三缄其口,讳莫如深;问某些高温一线岗位人员,他们一脸茫然,不知“高温费”为何物;问个别劳动监察部门,有的竟理直气壮回应——不曾见有哪位劳动者因为高温补贴而投诉维权……
首先强调一点,高温津贴的发放,不是哪位“老板”的施舍,也不是哪个单位可以自选是否发放的,而是一种法定的岗位补贴、一种劳动补偿,因为根据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是“应当”,而非自由选项。
从政策法律层面,这些年,我国非常重视劳动者的这项权利。比如,除了国家层面修订《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之外,目前全国已经有28个省份明确了本地区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其中山东、陕西等地都是在去年上调了津贴标准。例如,2015年,山东省将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的津贴从每人每月120元涨至20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从每人每月80元涨至140元,发放时间为6-9月。
刚性的政策法律规定,数额明确的津贴标准,明明白白地写在纸上,按理说,无从曲解,也不能不闻不问。但是,就是有一些单位装聋作哑,要么干脆不发,要么用绿豆、饮料等防暑降温物资“冲抵”。凡此种种,绝非个别。尤其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高温津贴显得更为“稀缺”。
高温来袭,城市瞬间变“烤箱”,不少网民调侃称,走在路上感觉“距离烤肉只差一撮孜然”。炎炎酷暑之下,高温津贴是否按时足额发放,关怀的不仅是高温作业下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也丈量着一座城市的温度,考验着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所以,高温津贴能否不再是“纸上权益”,法律与行政监管显然不能缺位。
其实,国家和各地制定的高温津贴细则中,都有相关的处罚规定。比如,《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的,或者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此,敢问一声:多年来,有多少没有依法发放高温津贴的用人单位被罚款,乃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项法规是否刚性,在于惩戒措施是否给力。纸上写得再好,现实若是落实不好,那也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三伏天至,各地进入“烧烤”模式。此时,全国范围内即将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而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被列入其中,这对于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当然,各地落实高温津贴权利,更应该主动有为,而不应该坐等全国性的专项检查。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推进三网融合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17年,我省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用户规模达到600万户;2020年IPTV用户规模达到1300万户,高清双向电视用户达到1200万户。力争2016年年底前城镇全部实现网络双向交互覆盖,2020年基本实现全省...[详细]
进入6月,济南的天气越来越让人难以摸清脾气。虽然已经进入汛期,但从7日至今,仍无有效降水。7日的降水,全市平均降水量仅有3.5毫米,降水分布不均,泉城喊渴。好在从13日夜间开始,济南将会有一场雷阵雨,降雨将持续到14日白天,伴有雷电和大风,市民出行要注意带...[详细]
今年1月16日,济南长途汽车西站正式启用。半年时间过去了,这个济南最现代化的客运场站却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始发班次仅有50个,日均发送旅客仅400-500人次,最多时也不超过1000人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有什么办法让车站更充分地得到利用?记者对此...[详细]
5月份开始,青岛地区十几家银行已将首套房贷款利率降至85折左右,部分外资银行甚至已降至83折。从去年底开始降息的半年来,房奴一族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再算上打折,以贷款100万元20年还清为例,贷款利息少了10万元以上。 [详细]
在2009年制定的原《办法》中,并未做出如此具体的“禁令”,当时的要求是“获奖组织和个人可以在有关活动中宣传获得省长质量奖的荣誉,但必须标明获奖的时间。据了解,《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于2009年制定,评选已开展了5届,共有40家单位、21名个人获得了省...[详细]
昨日,记者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获悉,今年1-5月,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汽车口岸进口整车9111辆,进口额约4.1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在全国进口汽车同比下滑、行业库存依然严峻的形势下,青岛汽车口岸积极创新通关模式,并借助互联网平台打破传统实体店单一销售模式,实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