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匠:他为208公里铁路轨道"把脉"

2016-06-03 08:08:00 来源: 青岛早报 作者: 衣涛

  

  

  试想一下,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上立起一枚硬币,持续行驶而硬币不倒,这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疾驰的速度、平稳舒适的乘坐环境……近年来,高铁愈发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火车运行如此平稳,与铁路轨道的“健康”密不可分,为诊好铁路轨道的“脉”,一代又一代铁路工人将汗水挥洒在那1435毫米轨距之间。

  葛昌林,从19岁成为济南铁路局青岛工务段一名普通线路工至今,已经在绵延的铁路线上度过了16个年头,刚刚而立之年就成为了威海客专线路车间主任。这些年来,葛昌林用自己的双脚丈量铁路,对辖下208公里铁路线、346736根轨枕了如指掌。为修铁路,他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广受赞扬。

  为修铁路过家门而不入

  “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愚公移山》一文中,愚公对智叟的一句话用在此处虽不合理却也贴切!祖父是一名线路工,父亲也是一名线路工,2000年毕业的葛昌林从父辈手中接过修路工具,同样来到青岛工务段成了一名普通线路工。“爷爷和父亲是我的偶像,能到他们奋斗过的地方工作,当时甭提多开心了。”葛昌林说,责任感促使自己一门心思守护好爷爷和父亲曾经守护过的铁路。为了锻炼自己,2001年,葛昌林主动申请调到车间最偏远艰苦的长沙堡工区工作。夏季的一个午夜,蓝烟线118公里处大桥发生滑坡,工区连夜抢险,虽然当时险情已经得到控制,但为了防止再次出现险情,葛昌林主动留下来值守防护。漆黑湿冷的雨夜里,葛昌林在荒山间度过了十几个孤独的夜晚,直到险情排除。

  在采访过程中,葛昌林的同事房天福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葛昌林带领作业组对西陌堂线路所3组道岔进行精调作业,期间需前往周围村落采购物品,而他的家人就住在离施工路段不足2公里的村里,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为早日完成任务,转战下一作业地点,虽然家门近在咫尺,葛昌林却没有进去看一眼。“平时工作忙、离家远,经常几个周都不能回趟家,我们当时在那里作业了一个星期,葛工愣是没进过家门,这跟当年治水的大禹太像了。”房天福这样说。

  为208公里铁路“诊脉”

  在铁路线上,记者见到了正在使用轨检仪对轨距进行测量、获取数据的葛昌林。“我们车间分为5个班组,合计56名工人,上、下行线路共计208公里的铁路路段均由我们负责。”聊起自己负责的铁路路段,葛昌林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每公里铁路均有轨枕1667根,208公里共有346736根轨枕。葛昌林表示,扎根铁路十多个年头,对于这30多万根轨枕,自己已是了如指掌。“这段线路,我们每15天就要使用动检车检查一次,之后经过大数据分析后便是人工检查、祛害,这么多年来,可以说每一根轨枕我都接触过。”

  葛昌林告诉记者,在高速运行的火车上确保硬币竖立不倒,“平稳”是第一要诀,这也是保障高铁舒适度的不二法门。“我爷爷那一辈为轨道‘诊脉’是使用抛灰包的方式,铁路工人携带灰包坐在火车上,哪一段坐着不舒服,就往下扔一个灰包,事后根据灰包对相关路段进行整修,现在情况不同了,各种新型仪器对两条铁轨各项指标的误差均是以毫米计算。”葛昌林表示,两条铁轨之间的轨距是1435毫米,一旦误差不在合理范围内,他们就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诊治’。为确保铁路正常运行,每天晚上与同事一起对铁路进行7-9公里的检测已经成为常态。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对高铁线路的精调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夜间拨道作业就是其中之一。所谓拨道,就是要让钢轨方向保持顺直,这就需要作业人员通过俯身观察钢轨的光带变化来判断方向是否超限。但是高铁拨道都是在夜间作业,如何获得合适的光源成了夜间拨道作业的难点。为此,葛昌林与技术人员一起探讨,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最终确定了在钢轨两侧安置照明灯,通过调整灯的角度,利用内外两条光束照射的交汇处观看轨面光带,从而确定线路病害的所在位置。

  走出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提升线路养修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施工效率,让铁路人真正成为铁路现代化建设的知识型工人。”这是葛昌林从业十多年来的愿望,为将愿望变成现实,这些年来,葛昌林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白天参加施工维修,晚上捧书研读,十年如一日。

  2008年,葛昌林参加“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举夺冠;此后,他还获得过“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山东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2011年,作为铁路系统劳模代表,葛昌林受到了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一名平凡的铁路工人终于走出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记者 衣涛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 山东省法院审结首例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11.jpg

    6月2日,省高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年来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共受理8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其中,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与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是我省法院审...[详细]

    06-03 07-06新锐大众
  • 山东肺癌率40年涨6.8倍!空气污染、抽烟是祸根

    11.jpg

    2011-2013年山东省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为50.4万人,占全部死因的22.83%。其中男性实际死亡率为女性的1.81倍,农村为城市的1.14倍。 [详细]

    06-03 07-06齐鲁晚报
  • 卖完房才知学区调整,济南市民起诉教育局!法院驳回

    11.jpg

    同样一套房,受学区、环境等因素影响可能价格会相差几十万元。日前,济南市民柏川(化名)就遭遇了这样一件事。在将自家房产卖出后,他才得知自己的房子卖便宜了,而主要原因就是他所出售的房产在一年前被划到了重点学区。对此,柏川认为,是因为市中区教育局没有及时公布学...[详细]

    06-03 07-06生活日报
  • 地下岩层塌陷曲阜一村庄现仨“天坑”离京沪高铁不足千米

    11.jpg

    凤凰山下刘庄村,位于曲阜市息陬镇,离京沪高铁线不足千米,列车不时呼啸而过。近日该村村民院中和麦田里突然出现三个“天坑”。山东省地矿工程勘测院专业人员初步勘测发现,出现天坑的区域地下岩层有断面。 [详细]

    06-03 07-06齐鲁晚报
  • 真情巴士驾驶员荣获全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

    本次活动涵盖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快递等各交通领域,于义睦从全国271名推荐人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山东省唯一获评人物。于义睦先后被评为青岛西海岸十大道德模范、青岛市劳动模范、中国最美服务明星,“于义睦工作室”被评为青岛市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详细]

    06-03 08-06青岛早报
  • 青岛市中院:设环境资源审判庭 案件统一审理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昨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市中院新设的环境资源审判庭正式成立,及近年来我市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工作总体情况。市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秦艳华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示,推行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是解决当前环境资源审...[详细]

    06-03 08-06青岛早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