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项目迎来“大瘦身” 未来将呈三大趋势

2016-05-26 11:32:00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王凯蕾、刘硕、刘奕湛、廖君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加分项目迎来“大瘦身” 未来高考如何兼具公平与个性?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24日,福建省出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8年起取消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广东、天津、上海、江苏、湖北等20余个省份公布了改革方案。

  “新华视点”记者梳理发现,按照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文件精神,各地高考加分项目迎来“大瘦身”。

  多省份清理地方性加分项目

  “各地对高考加分项目的控制将日益趋严。除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加分项目,地方性加分将会越来越少。”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

  按照意见的要求,部分已经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的省份已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优秀学生等全国性加分项目,广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等多个省份将清理或逐步取消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

  目前,绝大多数省份保留的基本是意见规定保留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包括“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等。

  已经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的省份保留的地方性加分项目主要有“少数民族考生”“农村独女加分”等,但均有所调整或缩减使用范围。如天津提出,“少数民族考生”的地方性加分政策自2015年1月1日起只适用于市属院校在本市招生时使用,加分分值为5分。

  一些学校招办负责人认为,随着加分项目逐年减少,除了一些边远地区考生等确需通过加分照顾的群体外,为了达到公平,对加分的参照将越来越少。

  高考加分未来或呈现三大趋势

  高考加分制度的出现,本意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选拔优秀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甚至“招生黑幕”。未来高考加分制度会出现怎样的走向?有关专家提出可能出现三个趋势。

  一是除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等特殊考生外,加分项目进一步收紧甚至取消。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俊芳说,一些省份取消高考地方性加分或调整部分加分项目,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以往的加分照顾了部分特殊群体,但执行过程中容易混入各种复杂因素,被人为操作,影响高考公平。高考是人才选拔的过程,要确保公平、公开、公正,除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等特殊考生外,加分项目将进一步减少。

  二是加分在招录中的实际作用慢慢减弱甚至消失。

  从目前一些高校的招录情况看,这一趋向已有显现。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鹤说,吉林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投档看加分、录取专业不看加分的原则。原来一些地方加分项目太多,影响了教育公平,因此各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进行规范是有必要的。

  中国传媒大学的招生章程规定中提到,学校在提档时,原则上承认省级招办报教育部备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但录取时以实际高考成绩为准。实考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一些高校负责人表示,由于教育不均衡的长期存在,加分在未来还将继续存在,但其实际作用将逐步式微。

  三是随着信用体系建立完善,加分成为综合素质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劳凯生认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类似于加分的推荐制度。随着未来信用体系的建立完善,学生、家长或者学校如果作假,就会受到严厉惩处、影响声誉,加分成为综合素质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分“瘦身”后如何体现教育个性化?

  目前,各地加分项目持续“瘦身”,那么教育个性化何去何从?高考招录又如何真正实现选贤择优?

  吉林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教师张浩然说,很多加分项目取消后,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更公平,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多位专家认为,在取消加分、促进公平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学生个性化培养。一方面,高考改革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设计应该更为科学、合理、细化,不单纯从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角度衡量考生,更要从考生某一方面的潜质、某一学科的素养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为具有可培养潜质的专才留出成长空间;另一方面,高中教育中,不应因取消加分项目而忽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广泛培养兴趣爱好,否则又将重回应试教育。

  杨东平说,取消地方性加分,减少全国性加分的项目是大趋势。这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宗旨。现在,一些地方试行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对加分的择优功能正在形成替代。

  目前,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研究型大学,都在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试点。以广东为例,南方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参与了该省今年的的综合评价录取试点。这一录取模式参考学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6:3:1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招生录取。

  有关专家认为,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有可能成为主流。但它与加分制度一样,也需要建立一套严密的制度进行监管。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山东9高校试点综合评价招生 均一本高校

    置顶1.jpg

    今年将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等9所本科高校开展试点综合评价招生试点。 试点高校要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查询等途径及时将通过初审入围学校考核的名单告知考生。[详细]

    05-26 07-05青岛早报
  • 考题出偏要重考!莱芜近200名美术考生成绩被作废

    置顶2.jpg

    中考对每名学生来讲都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也是横在每个中考生家长心头的一座大山。原来,按照莱芜市中考政策,艺术考生实施片区考试招生,他15岁的孩子被划在莱芜一中、莱芜十七中的片区里。[详细]

    05-26 08-05齐鲁壹点
  • 济南豪宅卖给了谁?富人"不差钱" 选邻居很重要

    置顶3.jpg

      千佛山周边的两个豪宅项目 均邀请演艺圈的知名人士助阵, 并为楼盘代言。   跟常规楼盘一个置业顾问每 天接待大批客户不同,豪宅可能 是一天只接待一组客户,而且整 个团队提供服务。[详细]

    05-26 07-05生活日报
  • 成品油价迎来“三连涨” 济南92号汽油逼近6元大关

    11.jpg

    国家发改委5月25日下午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6年5月2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这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今年第三次上调。 [详细]

    05-26 10-05济南日报
  • 青岛“网红”多肉植物:渐成产业 远销江浙沪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市内的花店外,岛城多肉“扎堆”销售的地方主要有崂山枯桃和城阳夏庄两处。就在青岛多肉从业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的同时,也有一些多肉的种植和销售者选择搬离青岛。[详细]

    05-26 11-05青岛日报/青报网
  • 青岛租房提取公积金:每年一次 最高限额6000元

    5月25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做客青岛政务网“在线问政”栏目时介绍,1-4月份全市共收缴公积金56.1亿元,同比增长17.03%;共提取公积金38.17亿元,同比增长27.45%。[详细]

    05-26 11-05青岛日报/青报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