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里徐家拳 30万学徒枝繁叶茂

2016-05-10 20:11:59 来源: 中华泰山网 作者: 朱后廷

徐勤启在表演徐家拳。记者 朱后廷 摄

最泰安中华泰山网记者 朱后廷

2016年1月30日上午,英国最高音乐殿堂伦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厅广场,徐家拳代表性传承人徐勤启身穿演出服,向旅英华侨华人表演了原汁原味的徐家拳,刚柔并济、虎虎生威的拳法得到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徐家拳发源于新泰市青云街道通济村,2014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徐家拳也面临一些主要动作、要领、“套路”已经失传,后继乏人的境地。如今,经过徐勤启这代传人的义务推广、打破传承局限,目前国内外学习徐家拳的人已达到30万人。

吸收南北派功夫精华,刚柔并济、招式凌厉

5月7日,2016新泰天宝樱桃节在莲花山景区开幕,作为当地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徐家拳被邀请到现场进行表演。作为徐家拳代表性传承人,徐勤启带领着二十多名七八岁的徒弟,向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表演。

刚柔并济、招式凌厉实用,动作快慢相宜,一招一式徐勤启都非常认真地完成。一套单打拳法打完以后,徐勤启额头上已经出汗,但面对观众的喝彩,稍作休息后他再次和徒弟们为大家进行了表演。徐勤启说,这些孩子都来自当地小学,为了更好地让徐家拳传承下去,如今他在全市中小学内义务教拳,已经有18所学校的学生开始学习徐家拳。

徐勤启告诉记者,徐家拳起源于雍正年间,由徐氏高祖徐盛才所创。“他自幼习武,曾走南闯北拜师学艺,练就一身绝技,创立徐家拳雏形。”经过一百余年的世代传承,到第六代传人徐花葶,徐家拳又掀起了一个高潮。据新泰老县志和徐氏家谱记载,徐花葶,字殿甲,1826年出生(清道光5年),1900年卒于通济村。“听家里的长辈讲,徐华葶非常聪明,不仅创造了很多招式拳法,还将各种武器的使用发扬光大。”

“徐家拳贴近实战,讲究快攻,同时兼具防守,对搏击技术、防身自卫有绝技,可一招制敌于死地。”徐勤启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就曾经在1982年用徐家拳制服过欲行不轨的歹徒,“我父亲还被公安部门评为擒敌英雄,这事给我们徐家拳扬了名。”

徐家拳拳术和器械独具特色,根据多年实战经验,形成了稳准狠的基本特征。它既有北派功夫出拳快、发力重的特色,又具有南派功夫轻灵、迅猛的特点。

因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山东武术和华东武术中独树一帜,徐家拳先后被新泰市、泰安市、山东省三级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1月,徐家拳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左为清政府赏给徐家拳宗师徐花葶的亮蓝顶戴花翎。右为徐家拳中所使用到的武器。

几度遭受毁灭性重创,独家器械无处寻

三百多年的传承中,徐家拳历经风雨沧桑,多次出现习武高潮,名人辈出,在齐鲁大地上曾经具有广泛的影响。但和其它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现象一样,徐家拳在今天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在近代曾几度遭到毁灭性的重创。

“就徐家拳而言,精通拳术的人已经不多,且都上了年纪。一些主要动作、要领、套路已经失传,传承工作难以继续。”徐勤启说,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年轻人大都出去创业,学武术的人越来越少,徐家拳面临后继乏人的境地。一些独家的武术器械无人会做,无处购买,徐家拳的武术理论也无人整理。“现在只剩下单打一套,双打五套,还有一些刀棍武器的使用,其他不少都已经失传。”

徐勤启今年52岁,在长辈的影响下他5岁开始学拳至今,在2007年6月山东省传统武术比赛中徐家拳术和徐家刀获得两项冠军。徐勤启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将徐家拳传承下去,现在他致力于将徐家拳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推出不同的拳法套路。

“比如年轻人可以学习一些动作较快的拳法,老年人可以学习动作较慢的,适合养生。练武不仅修武术,还得修武德,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我也会注重对徒弟品格的教育,习武是要以强身健体和弘扬中华传统文为目的。”

徐家拳创立之初,和其他多数传统技艺相同,徐家拳只传内不传外。如今为了将徐家拳发扬光大,从徐勤启的爷爷开始,打破了这一局限。

30多万人学习徐家拳,明年还要推微电影

如今徐家拳不仅传授本族人员,还广泛传授给全村及周边的群众进行练习,徐勤启的爷爷徐敏德曾把学到的徐家拳传授给村民,男女老少皆利用农闲时间习武。“现在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义务推广徐家拳进广场、进学校、进警营、进机关,只要想学,都可以义务教授。”徐勤启说,为了更好地挖掘徐家拳,他经常回村里,找那些年龄较大,曾经学习过徐家拳的老人请教。

2007年,新泰市文化馆、青云街道办事处文化广播站根据省、市文化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在市体育局的领导下,对通济村徐家拳进行挖掘、整理,把这一拳术发扬广大。通济村徐氏家族从2006年初就开始组织挖掘、整理具有民间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的徐家拳,并组织青少年练习徐家拳,使这一独具特色的竞技项目开始得到保护。

2016年1月28日至2月1日,作为武术项目惟一成员,徐勤启跟随新泰当地组成的民间文化艺术代表团,远赴英国伦敦参加首届“全英华人华侨新春团拜会”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为当地市民表演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徐家拳法。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也对徐勤启精彩演出进行了报道。

目前,经过徐勤启这代传人的努力,全世界范围内学习徐家拳的人已经达到30多万人。“下一步我准备出版一本学习徐家拳的科学读物,这样可以让那些喜欢徐家拳的人,通过自己学习就能学。”除此之外,徐勤启还计划今明两年推出关于徐家拳的微电影,利用这一新颖的方式,将徐家拳传承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